《癫狂的纽约》(Delirious New York)一书中,库哈斯认为 曼哈顿的建筑是一种拥塞的开拓之范型,曼哈顿已产生自己的大都会都市主义――拥塞文化 ,并提出了拥塞文化的三个定理:格子(Grid)、脑前叶切开术(lobotomy)、分裂(schism)。 格子代表曼哈顿的都市规划,表现出一种不自由和自由间的辩证关系;脑前叶切开术代表摩天大楼内外关系的决裂;分裂则代表摩天大楼叠豆腐式的空间构成造成上下楼层关系分裂的状况。库哈斯认为拥塞文化 解决了形式(外)与机能(内)长久以来的冲突,使曼哈顿的的建筑物兼具建筑和高效能机械;现代的和永恒的。
北京中轴线 的概念最早由梁思成先生提出,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北京市诸多其他建筑物亦位于此条轴线上。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是北京城规划、建造的主要依据。2018年,北京中轴线申遗确定了14处遗产点,《北京中轴线知识一点通》即以此为线索展开,对北京中轴线上大家关心的小问题给予深入浅出的解答,侧重于建筑营造与古迹保存,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北京中轴线沿线的古建筑,了解古人如何通过规划布局来表达对政治理念、文化象征和生活空间的认识。
这本完整而全面的专著从设计的角度对密斯 凡 德 罗的全部建成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书中重现了这些作品在当时是如何建造的,并从今天的视角重新审视它们,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见解,来了解这位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开创性的建筑特质。本书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密斯设计的80个建筑作品以及一个校园规划,并对其中30个作品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析,首先介绍建筑当时建造的信息资料,随后记录了建筑后来进行的改造,*后将密斯的作品与当代理论相结合进行了分析。书中所有平面图和效果图均由作者卡斯滕 克罗恩重新绘制,所有照片也由作者本人拍摄。
乡村文旅建筑包括民宿、客栈、精品酒店、书吧、餐厅、咖啡厅、游客中心等多个概念,是乡愁之思,是设计艺术,更是人文关怀。 本书汇集多家设计院所、设计师与设计团队的20余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为民宿酒店及餐饮空间以及文化及服务空间两大类型。以设计一手资料作为出发点,而非停留在调研采风体验的表面阶段,深入解构这些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的山间庭院与居所隐庐,为设计从业人员、建筑相关专业师生、文旅爱好者们,呈现这些诗意栖居地的选址、改造、设计、建造以及经营利用等设计思路、建造资料、分析图与破解图。以文字结合具体案例的方式,*终向读者们展示了文旅建筑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赵冰、王明贤主编的《冯纪忠百年诞辰研究文集/冯纪忠研究系列》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中国城市规划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同济大学教授冯纪忠(1915.3.19-2009.12.10)先生代表作品的研讨论文合集,书中包含了大量精彩照片。
本书紧扣审批、审查的关注点,循着设计的渐进过程和审批时序,展开陈述。 第1章作了综述,介绍设计的目的和作用,设计的基本任务、设计阶段、涉及的专业范围、设计文件深度等。 第2章说明了建筑设计需要收集的设计依据,包括政府批文、建设方任务书、基础资料,以及相关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等;说明了设计文件的主要内容和深度。 第3章结合浙江省杭州市的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文件申报及审批程序,详细说明了设计申报文件的关注要点。行政职能部门或其认定(或指定)的技术机构,从各自分管的职权角度出发,阅读、审批设计文件,设计文件的格式应能便捷、清晰、针对性地向审批者表述设计所采用的技术策略。审批环节关注程序的合法性、送审文件的格式和深度。评审依据政策性文件和技术标准,其中技术标准除主管部门作原
在这本全新设计的《体育场馆设计指南(原*第5 版)》中,作者杰兰特 约翰、罗德 希尔德和本 维克多展示了诸多无可比拟的案例,包括专业人士委托的体育场馆项目的规划、设计和高质量的管理工作。 有关体育场馆设计和使用的理念在本书中得到了进~步的发展,本书第五版还包括该领域*新的发展成果。新修订后的章节还包括可持续性发展、总体规划和服务、品牌运作以及*新的全球实例研究。本书还提供了关于体育场馆设计全方位的指导建议,从地方性的俱乐部建筑到国际性场馆。 除了广泛的国际案例研究,作者还充分介绍了 Populous事务所的经验:包括近几年交付使用的2010 纽约扬基体育场、2010年都柏林Aviva体育场、2004 年里斯本的本菲卡球场、2010年约翰内斯堡的足球城体育场、2012年迈阿密马林鱼棒球场以及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等。
.本书的编著者是北京建筑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工作团队的主要成员。该团队成员均为拥有多年国际组织任职经验及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经验的高校一线工作专家及人员,参与了 一带一路 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的筹备、成立与建设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创新性成果。近年来,团队致力于 一带一路 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的运行和品牌创立,对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国际化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科研合作等具有较全面的认识与见解。
上卷为 设计篇 ,主要探讨了辅助服务空间设计、医疗康复空间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方面的相关内容。其中,辅助服务空间是养老设施的后勤中枢,关乎运营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本书*章详细分析解读了辅助服务空间的需求,帮助设计师增进对此类空间的理解,并体现在方案设计中。 医养结合 是近年来我国养老设施发展建设的重要趋势,越来越多的养老设施开始提供医疗康复服务,但在相关功能空间的配置与设计方面,尚不具备成熟经验,导致在运营当中出现了诸多不适用的问题,本书第二章能够为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室外环境是养老设施入住老人接触自然的重要渠道,营造适老化的室外环境不但有利于丰富设施的空间层次,而且能够为有益的室外活动创造条件,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书第三章助力建筑师为养老设施打造宜人的室外环境
北京大兴国际机杨能够由 设计出来 转变为 计算出来 ,我想是基于社会环境的两点进步:一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即使消费级的电脑,也有足够的算力实际复杂设计的要求;二是参数化设计的积累,有大量现成的方法和打包的算法可以使用,设计人员不再需要专业的数学知识,从而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同时,制造行业的迭代、建造技术的进步,也成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数字设计得以实施落地的保证。数字加工的平台,使得大兴国际机场每一片面板得以单独加工,即使各不相同,对建造成本的影响也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内;数字建造技术的成熟,使复杂的设计成果,也能正确地安装实施。
上卷为 设计篇 ,主要探讨了辅助服务空间设计、医疗康复空间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方面的相关内容。其中,辅助服务空间是养老设施的后勤中枢,关乎运营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本书*章详细分析解读了辅助服务空间的需求,帮助设计师增进对此类空间的理解,并体现在方案设计中。 医养结合 是近年来我国养老设施发展建设的重要趋势,越来越多的养老设施开始提供医疗康复服务,但在相关功能空间的配置与设计方面,尚不具备成熟经验,导致在运营当中出现了诸多不适用的问题,本书第二章能够为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室外环境是养老设施入住老人接触自然的重要渠道,营造适老化的室外环境不但有利于丰富设施的空间层次,而且能够为有益的室外活动创造条件,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书第三章助力建筑师为养老设施打造宜人的室外环境
《建筑设计资料集》是建设领域的工具书,被誉为行业 天书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是对半世纪前经典品牌的传承与创新,全部重拟大纲,重新编写,是一部当代建筑设计领域的 百科全书 。 新版资料集共8册,本册为《第5分册 休闲娱乐 餐饮 旅馆 商业》,由16家编写单位历时7年多共同编写完成,包括休闲娱乐建筑、餐饮建筑、旅馆建筑、商业建筑、商业综合体5个专题,涉及KTV、歌舞厅、洗浴中心、美容美发场所、网吧、电玩城、健身房、餐馆、快餐厅、自助餐厅、饮品店、食堂、商务旅馆、度假旅馆、会议旅馆、国宾馆、主题旅馆、精品旅馆、步行商业街、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商店(家具建材店、家居用品店、汽车4S店、汽车城、书城、家用电器店、服饰店、珠宝饰品店、眼镜店、字画店、花店、工艺礼品店、中药/西药店、食品店、菜市场)
本书从建筑学所应涉猎的场地设计技术入手,对现有的场地设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比较系统地进行了大量的原创性分析,建立了建筑学领域内的场地设计中技术的一些新的分析方法。本书尽量避免同类书籍的模棱两可的弊病和空洞的原理,实事求是地把原理落实到技术层面上,是建筑师场地设计技术的指导资料,而不仅仅是为注册建筑师考试服务的。 本书分为七部分,分别从等高线的运用、场地标高调整、土石方技术、台地护坡、停车场(库)、建筑间距分析、不同类型总平面分析、道路设计原理、无障碍设计、综合管线以及绿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建筑专业师生 场地设计 课程的教材,更适合作为广大建筑师实用的技术资料。
对医院各重点部门建筑布局从实用性出发进行阐述,结合图例分析规范的执行、工作流程的设计、感控工作的重点。 章概论 阐述医院布局的重要性、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章感染性疾病的建筑布局与感控 结合当前新冠疫情,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布局的利弊进行分析,在平疫结合方面做了较详细的介绍,通过示意图及实例布局图为读者提供借鉴。同时,围绕布局及防控的常见问题做解答。 第三章感控重点部门的建筑布局与感控 对消毒供应中心、血液净化中心、手术室、产房、内镜、新生儿室、ICU、口腔科、微生物实验室、移植病房等布局要点及感控要求等做介绍,同时,提供图例做布局分析,并设常见问题解答。 第四章 其他部门建筑布局与感控 包括医疗废物暂存地、给水排水、空调及通风设备、洗衣房等布局及感控要求。
本书以案例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修建性详细规划各个阶段草图表达的目标、过程和方法。在理论陈述部分,本书将手绘草图所进行的工作划分为三个部分:规划设计分析、规划设计表达与规划设计创新,并结合计算机制图及 大数据 分析背景介绍了当前规划草图的表达重点及表达创新。本书还结合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四大规划阶段,即设计前期阶段、初步构思阶段、方案完善阶段与方案表达阶段,详细介绍了手绘构思的过程以及如何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更好的规划创新。本书重点对居住区、商业区、度假区、大学校园、历史文化保护区、滨水区等实践案例的阶段性草图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的完整案例,向读者阐述各个阶段草图表达的重点与方法,帮助初学者及规划设计师在计算机及 大数据 时代更好地完成手、脑、计算机的协同创作。
本手册(第四版)根据近年来我国新修订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的国家标准及建筑行业标准,如《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18、《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2-2021、《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等有关内容并参考有关技术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包括荷载分类和荷载效应组织,永久荷载、楼面和屋面荷载、吊车(起重机)荷载、雪荷载、风荷载、温度作用、偶然荷载、地震作用及结构内力计算例题共10章,还有自动扶梯荷载参数、部分工业建筑及专业建筑楼面等效应荷载标准值、车辆荷载、国内吊车、直升机的技术资料等8个附录,资料翔实使用方便。
20世纪50年代,作为集合住宅起源的日本团地住宅区大量建造。而这种代表先进生活方式与设计理念的住宅,随着建造时间的增长和居住人数的逐年减少,面临 人口与建筑的老龄化 社区的衰退 等难题。但团地住宅区并非只有堆积如山的问题,在设计手法上也有非常多的优点。本书以日本团地住宅区为研究对象,从地形与景观,规则与约束,社区与规划,平面与布局等对团地住宅区进行剥茧抽丝的调研、阐述与思考。本书共分四章:第1章是对两个团地住宅区的实地考察;第2章是团地住宅区空间的解读方法; 第3章通过 地形 土地平整 整体布局 住宅楼 房间布局 的关联对7个团地住宅区进行图解说明;第4章通过对规划和设计专家的访问,不断探索在场地、技术和经济效益等各种因素限制下团地住宅区的设计。本书获得2017年 日本造园学会奖 。 当前中国也面临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