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突出基本理论并注重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汲取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实践经验,主要研究了地籍测量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房产的产权调查、测量、制图和房产面积测算等内容。全书包括土地分类、土地调查、地籍控制测量、地籍勘丈、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房产调查、房产图测绘与变更测量、房产面积测算等主要章节,努力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书依据国家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标准、规范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5章,主要讲述地基工程,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手算实例详解,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手算实例详解,基坑工程施工手算实例详解等内容。 本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地基基础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并列举了大量的设计计算实例,可供建筑结构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建筑工程院校各专业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编写,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的理论知识 与方式方法。全书共分16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识图、建筑工程测量概论、工程测量工具与仪器、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测量误差、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地籍测量、摄影测量、房产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工业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建筑物变形测 量、竣工总平面图的编制和测量常用数据等。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叙述内容一目了然,着重于对建筑工程测量人员技 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可供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辅导用书。
本书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编写,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的理论知识 与方式方法。全书共分16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识图、建筑工程测量概论、工程测量工具与仪器、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测量误差、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地籍测量、摄影测量、房产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工业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建筑物变形测 量、竣工总平面图的编制和测量常用数据等。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叙述内容一目了然,着重于对建筑工程测量人员技 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可供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辅导用书。
《全国建筑物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土木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新进展》共收录论文180篇左右,内容涵盖综述与动态;理论与实验研究;测试、检测及鉴定;新技术新材料;加固设计与施工等五个方面。 《全国建筑物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土木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新进展》研究领域从房建拓展到港口、码头、桥梁、隧道等交通领域,以及大坝、渡槽等水利领域和输电塔架等电力领域,这充分说明鉴定与加固行业兴旺发达,社会需求量大,前景广阔;研究方向从前些年的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转向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鉴定加固的交叉融合,吸引更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投入力量研究,成果水平明显提升;研究目的从实现建筑物的安全性发展到满足使用者的舒适性,契合了社会发展需求。
本书分为13章。章绪言,系统性地介绍了我国超大型工程的总体情况,工程测量的技术发展以及其在超大型工程建筑中的作用;第2章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及发展,介绍了新、应用广泛的16种工程测量技术及发展;第3~13章分别为高速铁路、桥梁隧道、水利水电、异型结构、大型场馆、高耸建筑、精密科学、城市轨道、大型设备安装与检测、海岛礁与港口航道和健康安全监测等11类大型工程的工程测量案例,共收集了38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分别介绍了各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以及其中应用到的测量新技术和多技术融合的情况,并对未来同类型工程项目的测量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本书适合从事测量技术研究、应用的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