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由张敏、戴志军、吴文挺和燕亚菲负责策划、构思。张敏、米婕负责资料收集、内容编写、实验操作和统稿校稿。谢天一、赵永生、杨可欣、吴航星和陆迪文参与了部分实验操作和资料整理等工作。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E0121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1282)、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21PJC096)、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3LSDMIS04)和上海师范大学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一流研究生教育项目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
本书依据国家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标准、规范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5章,主要讲述地基工程,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手算实例详解,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手算实例详解,基坑工程施工手算实例详解等内容。 本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地基基础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并列举了大量的设计计算实例,可供建筑结构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建筑工程院校各专业教学参考用书。
《建筑挖填方边坡工程评价与计算》综合分析了建筑挖填方边坡工程的特点,分别对瑞典条分法、简化毕肖普法、传递系数法(含显式算法和隐式算法)、萨尔玛法(考虑透水介质和不透水介质的两类算法)等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有限追踪法与单纯形优化算法耦合的潜在滑动面高效搜索方法,大大提高了危险滑动面的搜索效率。在此基础上,研发了算法合理、功能实用、界面友好、运算效率高、评价结果可靠的计算机软件,并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与验证。
本书基于作者所在团队多年研究和实践成果,结合深部岩体非线性力学行为特征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深部岩体地应力的测量方法。本书内容包括:地应力分布的主要特征和当前地应力分布规律研究成果,地应力测量中的岩石非线性表现,考虑岩体非线性行为的应力解除测量方法,考虑时间非线性的地应力测量方法,基于空心包体应变计原理的扰动应力监测技术,现场地应力测量及扰动应力监测实例。 本书可作为岩石力学领域相关研究人员及土木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采矿工程等相关深部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用作研究生教材。
《公路桥梁施工系列手册:梁桥》共有十一章内容,即:概论、先张法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制作、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制作、支架上现浇梁式桥、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悬臂浇筑、悬臂拼装、顶推施工、梁(板)安装、转体施工、斜腿刚构桥。《公路桥梁施工系列手册:梁桥》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版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和其他国内现行相关规范、规程等,全面反映了我国梁桥施工的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发展。《公路桥梁施工系列手册:梁桥》可供公路、桥梁施工、检测、监理技术人员作为工具书参考使用,亦可供桥梁设计、科研人员及在校师生学习使用。
《全国建筑物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土木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新进展》共收录论文180篇左右,内容涵盖综述与动态;理论与实验研究;测试、检测及鉴定;新技术新材料;加固设计与施工等五个方面。 《全国建筑物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土木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新进展》研究领域从房建拓展到港口、码头、桥梁、隧道等交通领域,以及大坝、渡槽等水利领域和输电塔架等电力领域,这充分说明鉴定与加固行业兴旺发达,社会需求量大,前景广阔;研究方向从前些年的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转向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鉴定加固的交叉融合,吸引更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投入力量研究,成果水平明显提升;研究目的从实现建筑物的安全性发展到满足使用者的舒适性,契合了社会发展需求。
高分解度泥炭土又称为无定形泥炭土,是有机质主要组分为腐殖物质的泥炭土。它在斯里兰卡、印尼、马来西亚等南亚、东南亚 广泛分布,我国南方地区也较为常见。昆明和大理市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市区下伏深厚泥炭土的城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原气候,环滇池、洱海区域属古代大片湖沼区,泥炭土层深厚。随着城市开发建设力度加大,诸如城中村改造、滇池下穿隧道、绕城高速等重大工程在建或拟建,越来越多地碰到泥炭土等软土软基问题。本书重点介绍环滇池及洱海区域的高分解度泥炭土工程特性,主要内容包括泥炭土物理力学性质统计指标特点及相关性分析、一维固结及次固结特性、渗透特性及直剪抗剪强度特性,以及斯里兰卡高速公路建设中成功运用砂桩、碎石桩、塑料排水板联合超载预压处理深厚泥炭土路基的珍贵案例。 本书是一部介
《全国建筑物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土木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新进展》共收录论文180篇左右,内容涵盖综述与动态;理论与实验研究;测试、检测及鉴定;新技术新材料;加固设计与施工等五个方面。《全国建筑物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土木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新进展》研究领域从房建拓展到港口、码头、桥梁、隧道等交通领域,以及大坝、渡槽等水利领域和输电塔架等电力领域,这充分说明鉴定与加固行业兴旺发达,社会需求量大,前景广阔;研究方向从前些年的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转向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鉴定加固的交叉融合,吸引更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投入力量研究,成果水平明显提升;研究目的从实现建筑物的安全性发展到满足使用者的舒适性,契合了社会发展需求。
暂无内容简介。。。。。。
《全国建筑物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土木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新进展》共收录论文180篇左右,内容涵盖综述与动态;理论与实验研究;测试、检测及鉴定;新技术新材料;加固设计与施工等五个方面。 《全国建筑物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土木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新进展》研究领域从房建拓展到港口、码头、桥梁、隧道等交通领域,以及大坝、渡槽等水利领域和输电塔架等电力领域,这充分说明鉴定与加固行业兴旺发达,社会需求量大,前景广阔;研究方向从前些年的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转向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鉴定加固的交叉融合,吸引更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投入力量研究,成果水平明显提升;研究目的从实现建筑物的安全性发展到满足使用者的舒适性,契合了社会发展需求。
这是一本依托实际项目来讲解BIM在土建施工中应用的图书。本书以Revit、Auto CAD和Navisworks为依托,首先讲解了土建施工中的基本知识,然后对结构施工图和建筑施工图的基本绘图规则进行了讲解, 以一个实际的综合楼项目为例讲解了BIM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内容。实例讲解的内容包含了项目图纸内容的具体识读、土建专业模型的搭建、施工总平面模型的搭建和BIM在土建施工中常用到的一些应用点等。全书在内容上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识图基础篇( ~3章)、项目实践篇(第4~7章)和项目应用篇(第8章和第9章)。识图基础篇讲述了施工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以及建筑和结构施工图纸的基本制图规则和识图技巧,项目实践篇主要是通过一个实际的项目案例讲解如何通过软件实现BIM土建模型的制作,项目应用篇讲述了BIM在土建施工中一些常用的应用点。本书在编写时,加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