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通过加强巡视,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只有及时发现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才能防止事故发生。《现场监理安全隐患巡查》一书体现了监理工作的核心思想,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书稿结合相关标准,详细介绍了施工现场安全巡查的要点、难点,以及施工现场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正确处理方法。这不仅是现场监理人员的作业指导工具书,也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书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的逐项分析,为监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理解和实施有效的监理策略。这本书的编撰旨在提高现场监理人员发现隐患、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
彭圣浩主编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4 版)》仍以采用传统施工技术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为主,同时包括应用日益广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施工。 本次修订,保持原书的体例、编排方式和写作风格。同时,照顾城乡不同地区量大面广的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条件的差异,保留了本书中所有采用适用建筑技术的一般施工项目,增补了遗漏的和新出现的施工项目,删除了已陈旧、落后的内容。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4版)》在第三版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动,新编了脚手架、索膜结构、墙体保温、设备安装、电梯、智能建筑、地下空间、既有建筑物加固、轨道交通和桥梁工程等10章,质量通病项目由第三版的1633项增加到2340项,并按照第三版出版后新发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全书做了修订。全书共设50章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如一些含有放射性、毒性、腐蚀性和致病性的固体废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2016年我国纳入统计的危险废物总产生量达5347.3万吨,同比增长34.5%。但是,由于统计口径等原因,我国实际危险废物产生量要远大于统计数据。每年有超过一半以上危险废物由产生单位自行利用处置,大部分游离于监管之外。根据*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07 年全国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573.7万吨,是当年环境统计数据的4.24倍。2011年起国家对纳入危险废物统计的申报口径做出调整,由年产10kg以上的纳入统计调整为年产1kg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很重要、很基本的要求,安全生产既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障,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建设工程领域,相应的设计和施工安全尤为重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
本书主要结合现行检测鉴定规范、标准要求编写,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可靠性鉴定、建筑工程抗震鉴定、危险房屋鉴定、建筑工程灾后鉴定及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等,并按照不同鉴定内容、不同结构形式汇总了工程检测鉴定典型案例
本书是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依据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以下简称《统一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配套用书,编制的目的是为广大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帮助,帮助他们学好、用好《统一标准》,学会编制验收用表。 本书共12章。第1章首先介绍了《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介绍了体系建立的目的、体系的架构及建筑施工质量专业的标准体系的具体内容,并对 外施工质量规范做了比较。第2章对《统一标准》修订情况做了介绍,介绍了修订的法律依据、修订过程、主要修订内容和章节设置,介绍了《统一标准》的发展过程和主要任务,并对主要条文做了详细的解读,对通用验收表格做了范例和详尽的填写依据及说明,还对质量验收信息化工作方式,即Cpad+云平台,做了初步介绍,介绍工作示例和信息化工作特点、软件主要功能。第3章到 2章
大型机场是典型的复杂工程,集合了多个专业、多种功能、多元组织。北京大兴 机场不仅是国之重器、动力之源,也是我国从民航大国走向民航强国的 重大标志性工程,并被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本书采用人员访谈、档案分析、理论建构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人民至上为指导思想,以大安全观为主线,围绕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目标,从安全体系、保障机制、关键环节三个篇章揭秘重大工程安全零事故背后的机理和规律,从指导思想、管理对象、时间跨度、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五个方面 解构北京大兴 机场“五角星”安全管理模式,从安全方面印证中国建造“为什么行”“凭什么能”,为平安工程建设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的这本《建筑施工安全标准汇编》摘选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图集中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相关标准38种,为广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解读与资料编制指南:依据GB50300-2013及各专业验收规范编写(附光盘)》是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依据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一2013(以下简
本书是《水泥与混凝土科学技术5000问》的第8卷,介绍了计量、包装、安全及其他的相关知识。具体内容包括:计量与给料,包装与散装,安全生产,风机、电机与安装等。书中共有条目494条,以问答的形式,解答了相应领域生产和科研中的多发和常见问题,内容丰富实用。 本书可供水泥行业的生产、科研、设计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工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硅酸盐工程专业的教学和参考用书。
本书从城市综合体运营期间消防安全管理、安全疏散、消防设施设置可靠性与适用性和建筑主动防火系统、结构等几个方面,讨论其消防安全关键技术问题。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城市综合体概述、建筑特征、消防特征、防火分隔、安全疏散、消防设施和消防管理等。 本书读者对象为消防、建筑、城市规划、防灾安全等领域的企业人员、高校师生、科研机构人员及政府管理人士等。
暂无内容简介。。。。。。
金孝权、冯成编著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共2册)》以国家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为主线,介绍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程序,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批的划分、质量标准、检查数量、检查方法,材料、设备、半成品的进场质量验收、进场抽样检测的频率、方法、检测参数,工程实体及主要功能的检查方法,工程实体、机电安装工程系统现场检测的抽样数量、检测方法,优质结构工程和优质单位工程质量的评定方法,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法,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的有关规定。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整理工程技术资料的职责、工程资料组卷、工程电子档案的建立等。
·
本书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水利工程安全监测和检测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作者从常规安全监测入手,简述了工程安全巡检、水利工程外观、内观监测方法,并在随后的章节详细介绍了监测和检测新技术。外观监测自动化技术,将卫星定位监测、测量机器人等主要外观监测手段集成为自动化观测平台,全天候、实时提供精度为毫米级的外观变形成果;渗漏检测技术,针对渠道和输水隧洞裂缝和渗漏,研究开发基于低温超导磁通量、电位、多波束声纳、三维激光、全景摄影等的多种检测方法,取得可推广成果;针对穿黄隧洞盾构封闭曲面和南阳段膨胀土边坡形变,研究开发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形变检测方法和系统平台,具备点云数据处理、核心比较算法、自动提取特征数据及多期比较分析等功能,是安全监测的有效补充和技术发展方
本书是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依据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以下简称《统一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配套用书,编制的目的是为广大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帮助,帮助他们学好、用好《统一标准》,学会编制验收用表。 本书共12章。第1章首先介绍了《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介绍了体系建立的目的、体系的架构及建筑施工质量专业的标准体系的具体内容,并对 外施工质量规范做了比较。第2章对《统一标准》修订情况做了介绍,介绍了修订的法律依据、修订过程、主要修订内容和章节设置,介绍了《统一标准》的发展过程和主要任务,并对主要条文做了详细的解读,对通用验收表格做了范例和详尽的填写依据及说明,还对质量验收信息化工作方式,即Cpad+云平台,做了初步介绍,介绍工作示例和信息化工作特点、软件主要功能。第3章到 2章
本书全面介绍了抹灰工程、吊顶工程、门窗工程、饰面工程、地面工程、涂饰工程、裱糊与软包工程、幕墙工程、隔墙工程、细部工程等分项工程的材料质量控制和施工质量管理,并着重介绍了以上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验收标准、检验方法等,同时对以上各分项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建筑装饰工程污染的控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按照先进性、针对性和规范性的原则,特别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作为建筑装饰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以及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建筑装饰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水利工程安全监测和检测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作者从常规安全监测入手,简述了工程安全巡检、水利工程外观、内观监测方法,并在随后的章节详细介绍了监测和检测新技术。外观监测自动化技术,将卫星定位监测、测量机器人等主要外观监测手段集成为自动化观测平台,全天候、实时提供精度为毫米级的外观变形成果;渗漏检测技术,针对渠道和输水隧洞裂缝和渗漏,研究开发基于低温超导磁通量、电位、多波束声纳、三维激光、全景摄影等的多种检测方法,取得可推广成果;针对穿黄隧洞盾构封闭曲面和南阳段膨胀土边坡形变,研究开发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形变检测方法和系统平台,具备点云数据处理、核心比较算法、自动提取特征数据及多期比较分析等功能,是安全监测的有效补充和技术发展方向
李继业、边树举主编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实用技术手册》以现行标准而编制的有关公路工程在材料检测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概述、砂浆和混凝土用原材料及检测、混凝土及检测、建筑砂浆及检测、墙体材料及检测、建筑钢材及检测、防水材料及检测、建筑功能材料及检测、建筑门窗及检测、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主要污染物质检测与控制、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主体结构工程检测、钢结构工程检测、建筑幕墙工程检测、智能建筑工程检测、道路工程土工试验、道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检测、道路工程无机结合料检测、道路工程砂石材料检测、道路工程路面砖与路缘石、道路工程建筑钢材检测、道路工程桥梁检测等。 本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遵循 性、全面性、实用性、规范性的原则,特别强
本书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水利工程安全监测和检测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作者从常规安全监测入手,简述了工程安全巡检、水利工程外观、内观监测方法,并在随后的章节详细介绍了监测和检测新技术。外观监测自动化技术,将卫星定位监测、测量机器人等主要外观监测手段集成为自动化观测平台,全天候、实时提供精度为毫米级的外观变形成果;渗漏检测技术,针对渠道和输水隧洞裂缝和渗漏,研究开发基于低温超导磁通量、电位、多波束声纳、三维激光、全景摄影等的多种检测方法,取得可推广成果;针对穿黄隧洞盾构封闭曲面和南阳段膨胀土边坡形变,研究开发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形变检测方法和系统平台,具备点云数据处理、核心比较算法、自动提取特征数据及多期比较分析等功能,是安全监测的有效补充和技术发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