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不应追求形式,而要从感觉入手。” 《建筑的声音》是建筑大师隈研吾生涯作品集,收录了他近10年来32件经典作品。在他看来,建筑不只是各种建材的堆砌,而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存在,它们用声音表达自己——啪嗒啪嗒、沙啦沙啦、骨碌骨碌……隈研吾用这11种声音概括、剖析了自己近年来的代表作品——莲屋、九州艺文馆、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等。全彩图文让你跟随隈研吾回到建筑现场,看到建筑的同时,也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另外收录作者长篇访谈,以及32件建筑作品的所在地、竣工年份、用途、构造等大量信息。??
《梦想改造家》是由东方卫视打造的一档大型家装改造节目。本套图书,把节目内容制作成了图书形式出版,节目大胆突破了以色彩和软装为主的传统装修形式,革命性的聚焦在空间改变和功能实现上,狭小的空间、奇葩的房型、看似无法解决的居住困难,都由设计师在有限的资金、有限的空间里根据委托人的特殊需求进行的改造,真正解决委托家庭的住房难题。 《梦想改造家Ⅲ》收录了第二季的六期节目,胖大婶的幸福新家、馄饨埔里的家、假山一样的家、山底之家、水塔之家、守护太阳部落的家。通过聚焦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域特色的建筑物、不同类型和背景的家庭故事,揭示家给予人的意义,见证家装改造给予人的幸福。
建筑施工技术是研究建筑工程中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规律、施工工艺原理和施工方法的学科;建筑施工管理是指施工项目从准备阶段到建设项目施工,很后到项目竣工验收、回访保修等全过程的管理活动。本书主要对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进行研究,内容有: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建筑工程投资与进度控制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采购与资源管理,以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本书对边坡工程失稳机理、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坡体加固措施等理论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介绍,涵盖了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设计方法、安全系数确定方法、计算参数选择及加固控制理论等。本书为高等工科院校采矿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根据国家颁布的《建筑装饰装修职业技能标准》(JGJ/T 315—2016)以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 29—2015)、《建筑室内用腻子》(JG/T298—2010)等标准编写,主要介绍了基础知识、常用材料、常用工具、涂饰施工、壁纸裱糊与软包工程、工程质量检查与问题防治等内容。本书结合《建筑装饰装修职业技能标准》讲解了装修工人施工实操的各种技能和操作要领,同时也讲解了装修材料的应用技巧,力求使装修工人在短的时间内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本书采用图片、实操图配以简洁文字的形式编写,直观明了,方便学习。 本书适合家装工人、公装工人、从事住宅装修工作的其他工程人员阅读,可作为装修工人培训教材,对即将装修
“建筑不应追求形式,而要从感觉入手。” 《建筑的声音》是建筑大师隈研吾生涯作品集,收录了他近10年来32件经典作品。在他看来,建筑不只是各种建材的堆砌,而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存在,它们用声音表达自己——啪嗒啪嗒、沙啦沙啦、骨碌骨碌……隈研吾用这11种声音概括、剖析了自己近年来的代表作品——莲屋、九州艺文馆、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等。全彩图文让你跟随隈研吾回到建筑现场,看到建筑的同时,也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另外收录作者长篇访谈,以及32件建筑作品的所在地、竣工年份、用途、构造等大量信息。??
全书共14章,内容包括导论、土木工程材料、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基础工程、建筑结构、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防灾与减灾、数字化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等。 本书是面向应用型本科生编写的,其特点是易读易懂。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教材,也可以作为高职高专学生的参考教材。
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11G101-2原创解读为平法创建者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对11G101-2标准设计中的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进行原创解读。 《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11G101-2原创解读》基于结构科学理论和国家规范,对11G101-2的楼梯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在科学概念与实用功能上进行了深度分析和梳理。本书首推的楼梯间结构竖向桁架模型分析,对楼梯参与结构整体地震作用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理论模型。 阅读本书,可加深理解平法楼梯制图规则和构造设计的理论依据,显著提高鉴别伪科学概念及构造谬误的识别能力,更为熟练地应用平法楼梯制图规则和构造,有效升级自身技术水平。 本书可供建筑结构设计、施工、造价、监理等专业人员阅读及在具体工程项目中直接应用,并可供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参考。
小面积空间中有时会为了让所有人都得到满足,而做了很多的隔间,使得原本就很小的空间变得更为零碎,不仅会遮挡阳光,生活也不够舒适。不如适当地拆除隔间,使空间获得释放并合并使用,以维持空间的完整性。同时以公共区和私密区的角度分开思考,适度运用隔间遮蔽卧寝的私密区,而公共区则有效整合使用功能,动线不分散、不凌乱。 在房间数目足够的情况下,有时会出现空间比例不适当的情形,例如卧室过大或是空间太小不能作为卧室使用,只能用作储藏室。另外,不当隔间的配置也容易造成畸零空间的产生。此时可通过微调格局,调整隔间位置,让空间尺度获得合理使用,同时消除畸零区域使空间比例更为平衡。 在高度许可的情况下,小面积空间通常会选择向上发展出两层以争取更多生活空间,但若是做得太满面积过大,虽可获得较多的使用面积
这本《建筑手记(精)》是作者卢峰多年工作、教学、研究经历之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旅行笔记,建筑速写,建筑草图-项目成果。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速写写生,另一部分则是近20年来的各种设计资料收集的线条图。本书可用于建筑学院学生参考用书,另可读性非常强,也可作为图书阅读。
本册包含市政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共三章,章自来水厂,主要从自来水厂平面、定位、管线、工艺流程、沉淀池平面及剖面、型滤池平面及剖面、清水池平面及剖面、二级泵房平面及系统和泵房剖面、加药间平面、剖面及系统设计图等方面进行施工图详细解读。第二章污水处理厂,主要从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水力流程、生产管线、给排水管线布置、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爆气沉砂池、A2O生物池、反硝化滤池、紫外消毒渠、污泥浓缩脱水车间等方面进行施工图详细解读。第三章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从总平面布置、场区圩堤平面布置及标准横断面、截洪沟平面布置及横断面布置、防渗系统平面布置和横断面布置、地下水导排、沼气导排、渗滤液导排等方面进行施工图详细解读。
多层面立体城市是城市形态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模式,在中国城市化以及存量建设背景下,能否与城市集约化建设需求相适应,是我国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董贺轩著的这本《立体城市(空间营建理论与实践)》共7章,分为3个主体部分:靠前部分是对与城市立体化相关的城市实践和发展需求在城市形态与城市功能方面进行的分析,找寻城市立体化存在与发展的现实依据与价值基础。第二部分是对城市立体化系统与使用以及城市立体化景观的分析,力图建立城市立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与理论体系。第三部分是对有利于城市立体化建设实施的相关机制的分析,力图形成对城市立体化实施条件与发展前景的初步评估。另外还有对本书部分研究成果的实践验证与后继研究工作的展望。 本书可供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研习、实践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