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域集中供冷的前海实践与探索》一书以全球城市区域集中供冷的发展历程为基础,结合前海合作区规划定位和开发建设模式,提出并论证了城市区域集中供冷的三个属性,梳理了城市区域集中供冷项目的特征与挑战。本书基于前瞻性的探索实践,遵循实践总结与理论提炼相结合、实践整体性与特色案例相结合,从项目投资、建造、运维以及技术、服务等全生命周期多角度出发,总结和剖析了前海区域集中供冷项目在技术应用和管理模式及其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探索思考。在前海区域集中供冷规划落地实施十周年之际,我们推出本书,希望能够为城市区域集中供冷项目的决策者、实施者、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用户带来一些启发。
本书一方面从盾构区间施工环境条件出发,系统研究了复合地层条件下大型地下工程长距离开挖中盾构机选型、刀盘刀具选型、渣土改良、管片优化以及隧道施工应用技术,结合现场调查、现场监测、理论分析、三维全仿真数值模拟等多种技术手段,针对本工程施工的关键节点深入剖析,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城市湿地复杂地质条件下复合盾构超长距离施工技术。另一方面,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手段全面研究非开挖长大管线施工关键技术,着力于盾构隧道结构内大直径管道的运输、安装、对接等重要工序,旨在完善大直径管道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与品质提升。可为当前同类型诸多城市中的供水管道施工提供宝贵实践经验。
本书组织了一些多年从事水暖专业设计的人员,结合他们多年的设计实践,对水暖专业设计中的常见错误进行了系统的汇总分析,以便引起大家的重视,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做些工作。本书主要面向水暖设计专业初学者和刚从事水暖设计的人员。本书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相关专业的大中、专学生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书以中国城镇供热协会2017年起启动的供热企业会员单位统计工作中获得的企业基础信息、经营信息、能耗水平等内容为基础,协会对所有统计数据重新整理分析后得出供热行业整体情况信息。本书内容根据2020-2021供暖季的企业统计数据分析整理,一部分数据以2017-2018、2018-2019、2019-2020、2020-2021四个供暖季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包括我国城镇供热行业概况、行业经营数据、各地重要运营指标、行业能耗水平、企业能效 经验介绍等内容,为我国供热系统技术机制体制改革、供热行业制定发展方向、供热企业创新发展等提供参考资料。
本书作者根据城市供热系统智慧化和低碳化发展的需要,结合所从事研究工作和教学方向,并基于自己多年智慧供热工程实践编写而成。全书从智慧城市供热系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出发,探讨了多种智慧城市供热系统关键技术。全书包括6章,第1章对智慧供热系统进行简要介绍;第2章介绍了智慧供热仿真基础理论以及现有的仿真软件;第3章介绍了供热系统分布式输配系统技术,该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水力调节方法来适应分布式变频供热系统,可以实现多热源环状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第4章介绍了供热系统全网平衡技术,从热网水力平衡和全网平衡控制两个方面对供热系统普遍存在的水力失衡及冷热不均问题做了深刻分析;第5章介绍了供热系统智慧诊断技术,通过仿真技术和智能算法的结合对管网常见的老化、泄漏和堵塞故障进行诊断;第6章介绍了供热系统喷射泵技术,并提出了一种
本书以暖通空调系统BIM集成化模块的创建、暖通空调系统集成化设计方法和思想为背景,创新性的提出一种基于BIM的集成化设计的方法,通过创建标准的工程结构体实现对于设备及其附件的模块化与集成化设计,进一步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分上、下两册。本书根据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基本要求和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编写。在上册——供暖工程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以热水和蒸汽作为热媒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 GB/T 51074-2015》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本书系统阐述地下工程软弱围岩的变形破坏及高强控制机制,提山约束混凝土高强支护体系,阐明约束混凝土支护体系的承载特性,形成约束混凝土拱架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并详细介绍支护体系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应用的典型案例。 本书可供岩土工程、矿山工程、隧道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及从事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镇燃气、燃煤供热厂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
书稿主要内容包括综合管廊规划、综合管廊设计、综合管廊施工、综合管廊运维与管理、综合管廊投融资研究等部分。在书稿的每个部分都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读者对象可包括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与学生。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分上、下两册。本书根据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基本要求和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编写。在上册——供暖工程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以热水和蒸汽作为热媒的
《雨洪管理街道设计指南》是美国国家城市交通官员协会 街道设计指南丛书 的第五本,将街道设计的核心放在如何进行雨洪管理上。 本书描述了各种类型的城市街道应该如何进行雨洪管理,以创造伟大的公交街道,支持社区发展并满足城市中心的巨大交通需求。 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第 1章为作为生态系统的街道,第2章为雨洪规划,第3章为雨洪街道,第4章为雨洪要素,第5章为合作与绩效。本指南是多位城市交通专家和雨洪专家共同合作的结果,指明了各类型的街道如何将雨洪管理技术与可持续的多模式交通相结合,旨在帮助城市设计者重新认识水的价值,并进行更高水平的城市设计。
本书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对城镇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行与维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其中涵盖城镇燃气专业推荐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从钢管的焊接连接、管道的腐蚀防护与保温、燃气管道及附属设备的安装、燃气管道安装质量监督检验、管道的试验与验收开始,直到燃气管道安全运行、管道的维护管理、抢修的全过程内容,还包括在用燃气管道的检验、门站和储配站的安全运行、调压装置的使用与维护、室内燃气管道的使用与维护、燃气管道的破坏与事故处理等内容。本书紧密联系实际,内容大都是从生产实际中总结的经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从事城镇燃气管道运行管理、检验、检测及监督检查人员的实用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大专院校、高等职业院校有关专业的学习教材,也可供设计、科研机构有关人员参考。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本书根据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基本要求和新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编写,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以热水和蒸汽作为热媒的集中供暖和集中供热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介绍了有关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本书汲取了国内外供热工程教材的特色,体现了编制组多年来在“供热工程”中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工作体会,反映了国内外供热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文字力求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图形表现注重清晰、标准和突出重点。内容系统性强、信息量大、涉及面广,为教学和自学提供便利。每章后附形式多样的思考题与习题,利于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本书可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教材,亦可作为其他有关专业的参考教材,还可供从事供热通风空调工程设计、制造、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