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系统安全为切入点,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建筑消防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内容紧密结合我国现有相关防火设计规范,全面而较系统地介绍了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消防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体包括燃烧基本知识、火灾成因及划分、火灾条件下人员逃生与自救、耐火等级与耐火设计、建筑防火分区、人员安全疏散、建筑平面防火布局、建筑消防系统、防排烟系统、建筑火灾性能化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以具体而翔实的图表和设计实例对建筑消防工程设计进行了阐述,是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性教材。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建筑学、消防工程、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参考教材以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消防行业人员的参考用书,还可以作为国家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培训类参考
本书是坝基非一致地震波动输入以及此种输入方式下沥青心墙坝动力响应特性方面的著作,重点阐述了非一致自由场的构建、非一致波动输入的建立以及非一致地震波动输入下沥青心墙坝的动力响应特性。首先总结了自由场构建和地震动输入的发展趋势,然后提出了单波斜入射、多种类型波组合斜入射下基岩和覆盖层地基非一致自由场的构建方法,提出了基岩和覆盖层地基非一致波动输入的建立方法,最Z后分析了非一致波动输入下基岩和覆盖层地基上沥青心墙坝响应特性,揭示了覆盖层地基与沥青心墙坝动力相互作用机制。
本教材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中 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上海分中心、上海市职业技 能鉴定中心、上海市消防局依据上海1 X灭火救援员( 五级)职业技能鉴定细目组织编写。教材从强化培养 操作技能,掌握实用技术的角度出发,较好地体现了 当前*的实用知识与操作技术,对于提高从业人员 基本素质,掌握灭火救援员核心知识与技能有直接的 帮助和指导作用。 《灭火救援员(5级1 X职业技术职业资格培训教 材)》由朱建伟所著,本教材在编写中根据本职业的 工作特点,以能力培养为根本出发点,采用模块化的 编写方式。全书共分为四篇,内容包括:专业理论、 技能操作、考核鉴定、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其中* 篇专业理论中,第1章由杨波、赵锦祯、朱建伟编写 ,第2章由冯杰、胡有为、陈建槐编写,第3章由李庆 、陈祥泰、黄晓玮编写;第二
《消防工程施工现场要点》采用“要点”体例进行编写,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消防工程施工现场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全书共分为六章,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知识、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施工、消火栓系统施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消防电气系统施工、其他消防灭火系统施工等。《消防工程施工现场要点》内容翔实,体系严谨,简要明确,实用性强。《消防工程施工现场要点》可供从事消防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由仇保兴主编的《地震灾后生命线工程修复加固与重建技术(地震灾后绿色重建手册)》为《地震灾后绿色重建手册》之一。本书主要包括总论、电力设施、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燃气工程、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卫系统、避灾场所与避灾绿地等内容。 本书主要面向从事地震灾后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修复、加固与重建中,参与决策、设计、施工、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村镇干部和居民等。
1.本套丛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划分章节,对涉及的条文进行了整理分类,方便读者快速查阅。2.本套丛书对所列条文进行解释说明,并根据条文内容加入例题,力求有重点地、较完整地对常用条文进行解析。 本书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等30余种国家现行标准编写。本书共分为6章,包括建筑分类、耐火等级及性能等级、建筑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系统等。本书既可作为工程设计、施工及消防管理等领域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参考。
《消防救援心理学》是面向消防救援学院所有专业学员开设的一门通识必修课程。消防救援人员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工作任务特点对其身心健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的困难挑战和经受的心理压力极大,迫切需要加强我国消防救援人员的心理研究,对救援人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索,提高人员心理素质,保证各项救援任务圆满完成,促进救援队伍科学发展势在必行。在“大思政育人”理念 下,充分发挥心理理论传授与价值 的协同作用,引导学生在消防救援活动中有意识地运用消防救援心理学理论知识使工作 加人性化、科学化,同时遵循人的心理规律开展工作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消防救援能力。全书共有十一章,分别介绍消防救援人员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集体心理和家庭管理,消防救援高效团队建设,消防救援人员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