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全书共分三卷,*卷分相地、立基、室宇、装折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235幅。本书由我国造园学的创始人陈植先生为《园冶》一书所做的注释。陈植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注释工作,还与许多知名学者,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刘敦祯、建筑科学院的刘致平、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及杨超伯等人,相互切磋,分别增补、订正,力求作到真实反映该书的特色。本书对于今天的园林设计人员和园林专业师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 书是作者*代表性的论文集之一,文中杰克逊对 景观 进行了开创性的全新定义。对他而言, 景观 并非纯粹自然之物,而是一个人与环境整合的空间,是社会生产的结构,是为人的集体服务的背景和舞台。他研究的对象不限于原始的风景、农田和牧场, 他也关注市镇中的文化景观,街巷、停车场、高速路、购物中心都是他笔下的景观议题。他*的影响力,就在于通过景观,将日常生活经验、环境、地域认同连接在一起,突出了文化与景观的情感交流与相互建构。
本书系美国景观的权威机构 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组织编写的景观设计书籍,作者结合多年的设计经验,用新的视角重点介绍一些实用的设计方法,是国内景观设计师较理想的参考资料。本书引领了景观设计的时代潮流,将为推动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本书也可作为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及相关专业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
俞孔坚、李迪华主编的《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第2版)》介绍现代及*广泛意义上的景观设计,范围从区域、城市和社区,到小规模的住所和花园,从生态角度到艺术角度,涉猎广泛,现在**版的基础上对当下景观教育行业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以便于*适合形势的需求。
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实践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当前,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品牌也开始走向世界。重大主题公园项目的开发不仅受到企业的重视,也备受政府、业界、学界和民众关注。本书通过对过去30多年中国典型主题公园开发案例的深度剖析,对其开发、规划、经营管理进行理论解释,寻找适合中国国情,乃至适用全球情境的主题公园理论。本书中许多案例的数据资料罕见,分析深入,理论视角独特,所提供的系统解释和分析思路为未来中国主题公园走向理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书是由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和国家植物园等单位建立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组织(SITES)编写的。SITES号召美国乃至全球的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中遵循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在经历了6年的推广和实践后,总结出一系列的可持续设计方法和经验。本书是ASLA和SITES的*成果,全书翔实细致地解析了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场地选择、评估、水资源、土壤、植物等各方面的指导策略和原则,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由吴必虎主编的《旅游规划与设计(绿道风景道游径)》聚焦于线形廊道——绿道、风景道和游径这一旅游规划焦点与旅游目的地热点,对其进行概念解析和研究综述,并分别对三种类型的相关理论探索与实践案例展开阐述,对旅游规划师、景观设计师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大有裨益。
本教材是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南省尚兰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郑州鑫楷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市政园林分院、河南贝德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黄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等园林设计企业合作编写的,合作企业负责提供设计案例和相关项目基础资料,并参与教材编写内容的审定,学校负责资料的整理和教材内容的编写。该教材依据项目进行内容组织和编写,主旨是通过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庭院设计、屋顶花园设计、滨水景观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高校校园环境设计七个具体的园林设计项目,以设计任务引入相关知识,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园林专题项目的设计能力,针对性强,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
《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是风景园林建筑系列教材之一。本书是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与表达》一书中对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简要介绍的基础之上,系统地对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并配有相应的建筑实例分析,使学生在了解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掌握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的方法。全书共分6个章节,分别为绪论、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分析、风景园林建筑体量与组合、风景园林建筑立面设计、风景园林建筑细部设计及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作品分析。全书理论结合实践,每章后附有相关思考题,供学生考研复习参考。 《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适合风景园林、园林、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环境艺术设计及相关设计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感兴趣人员的自学教材以及相关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由张晋石所*的《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系统阐述了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进而也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作了一定的思考,认为:一方面,我们塑造属于中国的景观,除了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 向自然学习;不仅将天然的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放宽视野,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和考察对象,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的情况下,关注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也有助于学科向大地景观规划的层次进展。
本书将中西方 意义符号 的哲学思想引入地铁空间艺术设计研究领域,建构了地铁符号空间的逻辑演绎框架,从 符号空间 的整体研究切入,探究了城市人文精神与地铁空间艺术设计的关系、特质和演进规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地铁空间艺术符号是 图解空间规划 的意义符号,是融合环境指示功能、体验城市地域文化、内涵城市精神的文化象征符号,并对其具体设计措施、方法和价值取向给出了独到的解释。本书资料丰富、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内容详实,适合于景观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轨道交通空间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人员以及轨道交通建设人员、管理人员等参考使用。
《景观设计:景观中的微地形(2014年5期·总第65期)》主要内容包括:设计风行、走向新景观、首届拉丁美洲景观双年展、万科中心、清莱中环广场、传承记忆——世界文化遗产洛尔施修道院、自然基金会生态中心与总部设计、墨西哥暴力事件遇难者纪念园、堪培拉国家植物园、巴塞罗那的岩石住宅、植物配置与生态空间、微地形在植物景观营造中的运用等。
本期杂志将继续以 桥梁景观 为专题,讨论并汇集桥梁景观的实践案例,文章内容专业、精炼;图片精美、大气。相信本期的 桥梁景观 专题,会带给您全新的设计理念!
李鑫编著的《景观照明设计与应用(第2版)》是《景观工程设计技术》丛书中的一分册。本书从景观照明设计案例分析开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事景观照明设计需要了解的光学基础知识和景观照明设计原理。全书共分为4章,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实例看景观照明设计与应用、景观照明中的光学基础知识、景观照明设计原理以及景观照明设计应用。 《景观照明设计与应用(第2版)》可供规划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照明设计师、电气工程师、城市照明管理人员以及任何对照明设计感兴趣的读者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
很小的时候看露天电影《哪吒闹海》,这本没有 政治色彩的儿童电影算是生活在小山村里的孩子们 早的美学启蒙,电影里的云朵与海浪、浑天绫与空中 飞舞的龙深深地留在心底,多么美丽的线条!正是这 些美丽的曲线,就如播下的种子,深刻影响到蔡梁峰 从事景观设计和教学这个很有意义的工作。曲线之美 ,翩如惊鸿,宛若游龙,千百年来,深入体现在中国 各种如书法、绘画、服饰、建筑、园林等艺术领域。 《景观设计之曲线之美》力求展现曲线在景观设计中 的应用价值,即使是简单的一个圆、一条曲线也能产 生丰富的景观和惊人的美;而地形在景观设计中就是 蜿蜒线条组成的等高线。同时,曲线也能形成如梵高 《星空》般的景观肌理。后,结合分形几何学—— 一门以不规则几何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着重讨 论了分形泡沫景观等方面的内
近这几年,陆续在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科技大学给建筑规划学院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以“释疑——走进景观人生”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交流,既是对学生的解答,也是我对景观的理解与诠释。现在以此报告核心内容作为本书的序言。 “景观”这个跨越风景园林、建筑学及城市设计、艺术设计学的新名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并迅速渗透到几乎所有的领域。如今景观已经很顺利地融人到物质文化和社会进程等各个方面,并被很快地认可为现代都市地景,有了新的意义。景观不再是静态的,它不断地将不同的、分离的或者是异常的画面组合在一起。在这个定义之下,景观也不再是传统的“如画风景”之代名词。景观不仅再现了视觉规律,同时也将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结合的空间结果以城市地景的方式而使所谓的城市景观具体化,由此导出的景观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