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全书共分三卷,*卷分相地、立基、室宇、装折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235幅。本书由我国造园学的创始人陈植先生为《园冶》一书所做的注释。陈植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注释工作,还与许多知名学者,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刘敦祯、建筑科学院的刘致平、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及杨超伯等人,相互切磋,分别增补、订正,力求作到真实反映该书的特色。本书对于今天的园林设计人员和园林专业师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 书是作者*代表性的论文集之一,文中杰克逊对 景观 进行了开创性的全新定义。对他而言, 景观 并非纯粹自然之物,而是一个人与环境整合的空间,是社会生产的结构,是为人的集体服务的背景和舞台。他研究的对象不限于原始的风景、农田和牧场, 他也关注市镇中的文化景观,街巷、停车场、高速路、购物中心都是他笔下的景观议题。他*的影响力,就在于通过景观,将日常生活经验、环境、地域认同连接在一起,突出了文化与景观的情感交流与相互建构。
本书系美国景观的权威机构 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组织编写的景观设计书籍,作者结合多年的设计经验,用新的视角重点介绍一些实用的设计方法,是国内景观设计师较理想的参考资料。本书引领了景观设计的时代潮流,将为推动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本书也可作为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及相关专业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
俞孔坚、李迪华主编的《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第2版)》介绍现代及*广泛意义上的景观设计,范围从区域、城市和社区,到小规模的住所和花园,从生态角度到艺术角度,涉猎广泛,现在**版的基础上对当下景观教育行业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以便于*适合形势的需求。
本书是由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和国家植物园等单位建立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组织(SITES)编写的。SITES号召美国乃至全球的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中遵循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在经历了6年的推广和实践后,总结出一系列的可持续设计方法和经验。本书是ASLA和SITES的*成果,全书翔实细致地解析了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场地选择、评估、水资源、土壤、植物等各方面的指导策略和原则,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实践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当前,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品牌也开始走向世界。重大主题公园项目的开发不仅受到企业的重视,也备受政府、业界、学界和民众关注。本书通过对过去30多年中国典型主题公园开发案例的深度剖析,对其开发、规划、经营管理进行理论解释,寻找适合中国国情,乃至适用全球情境的主题公园理论。本书中许多案例的数据资料罕见,分析深入,理论视角独特,所提供的系统解释和分析思路为未来中国主题公园走向理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由吴必虎主编的《旅游规划与设计(绿道风景道游径)》聚焦于线形廊道——绿道、风景道和游径这一旅游规划焦点与旅游目的地热点,对其进行概念解析和研究综述,并分别对三种类型的相关理论探索与实践案例展开阐述,对旅游规划师、景观设计师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大有裨益。
本教材是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南省尚兰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郑州鑫楷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市政园林分院、河南贝德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黄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等园林设计企业合作编写的,合作企业负责提供设计案例和相关项目基础资料,并参与教材编写内容的审定,学校负责资料的整理和教材内容的编写。该教材依据项目进行内容组织和编写,主旨是通过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庭院设计、屋顶花园设计、滨水景观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高校校园环境设计七个具体的园林设计项目,以设计任务引入相关知识,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园林专题项目的设计能力,针对性强,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
《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是风景园林建筑系列教材之一。本书是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与表达》一书中对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简要介绍的基础之上,系统地对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并配有相应的建筑实例分析,使学生在了解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掌握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的方法。全书共分6个章节,分别为绪论、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分析、风景园林建筑体量与组合、风景园林建筑立面设计、风景园林建筑细部设计及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作品分析。全书理论结合实践,每章后附有相关思考题,供学生考研复习参考。 《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适合风景园林、园林、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环境艺术设计及相关设计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感兴趣人员的自学教材以及相关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由张晋石所*的《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系统阐述了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进而也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作了一定的思考,认为:一方面,我们塑造属于中国的景观,除了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 向自然学习;不仅将天然的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放宽视野,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和考察对象,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的情况下,关注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也有助于学科向大地景观规划的层次进展。
高等院校环境艺术/园林景观设计专业教材 本书围绕景观设计手绘表现的内容,涵盖了景观手绘基础训练(如不同的工具介绍,不同的线条练习、不 同的材质如何表现、各种景观植物的表现技法以及山石组合表现、景观小品、建筑配景的表现、平面图、立面图)、透视原理与构图、马克笔表现技法、景观方案整体设计与表现、手绘优秀作品欣赏等几大章节 的内容,图例中包含有步骤讲解,读者可以直观地进行学习与借鉴,是一本实用的教材与参考书。
《景与心会Ⅱ——日式庭院设计》收录了近50个成功的日式庭院设计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有详细的设计图纸、实景图和设计说明。这些项目的设计师都是有名的日本设计师,他们传达给人们的是地道的日式景观,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日式景观的空灵和禅意。
田永复编*的《中国园林建筑构造设计》是普及 一般仿古建筑基本知识的简易读本,全书特按中国园 林中常见的单体建筑进行逐个逐项的叙述,内容分为 十章。**章为仿古建筑构造通用规则,第二章至第 八章分别介绍了庑殿建筑、歇山建筑、硬山与悬山建 筑、亭廊榭舫建筑、垂花门与木牌楼、室内外木装修 、台基与地面,第九章介绍了彩画知识的鉴别,第十 章为石券桥。 本书在第二版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中国古建园林 建筑知识,按照原版的编写结构.进一步将我国祖先 遗留下来的建筑文化历史遗产:宋《营造法式》、清 《工程做法则例》、民国《营造法原》等*作中,对 相关部分的知识论述,再一次进行了整编补充、汇聚 归纳、整体组合等工作,用以达到便于读者进行对照 阅读,充分了解三个历史时期的异同之点的目的。 本书可供园林建筑工作
本书从风景园林快题方案设计的思路讲解和图纸内容的表现技法两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快题设计的整体训练过程,结合相关图纸表现,直观表达设计要点与手绘要点;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从两个层面拆解快题训练的不同类别,即方案类型和设计元素,结合相关案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风景园林快题设计;本书后的案例分析部分从两个方向进行详尽评析,其一是以完整的快题设计为基础,进行方案设计和图纸表达的评价;其二是步步解析快题设计从头至尾的完成过程,直观展示快题设计的训练过程。
本书根据作者近年来在设计教学和项目实践中梳理与总结出来的经验撰写而成。全书由概念的基本认识与态度、概念构思形式表达、概念构思的运用方法和概念构思实例解析四个部分组成。通过介绍景观设计概念构思的基本方法与实际运用,重点培养设计人员多样化的概念构思图示表达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综合的设计分析能力和娴熟的设计创意交流能力。 本书内容丰富、解析透彻、相关数据翔实,具有理论性、示范性和实用性强的鲜明特色,适合景观设计专业、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及相关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参阅。
本书所选案例均为世界各地城市生态景观的** 代表作。佳图文化主编的《城市生态景观》分别从滨水空间、交通景观、城市设计、城市广场以及城市规划等方面全方位的介绍城市生态景观的特色及功能。 从不同的层面体现出城市生态景观所蕴涵的人文关怀、生命意识、文脉传承以及区域特色等,是对自然和谐的城市空间的**诠释。书中所选案例均配有精美的技术图和实景图片,并辅以简洁、明了、详实的文字介绍,内容全面且重点突出。 作为城市生态景观的*新专业读本,本书精选的案例可谓是设计灵感的进发与技术**结合的成果,代表了当下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前沿理念。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心的排版以及新颖的展示,我们相信本书定会给景观设计师及相关行业读者带来视觉享受和设计启迪。
本书包括上、中、下篇。上篇:空间设计理论包括:导论、“生活空间的景观构筑”——苏州传统园林空间形态研究引论、“真实景观的艺术虚构”——明清苏州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研究的途径之一、“景观图像与园林意匠”——《金瓶梅》中的晚明园林艺术呈现、“点·线·面”——苏州传统园林空间设计要素建构、·‘理想景观图式的空间投影”——苏州传统园林空间设计图式理论。中篇:空间设计实验包括:“秩序.置换.重构”——后现代艺术视野中的苏州园林空间设计实验。下篇:空间案例聚焦包括:“历史沿革与空间形态”——网师园空间形态演化的个案聚焦、“空间比较与类型抽取”——网师园空间形态演化的个案聚焦。 本书可供从事古典园林工程研究、设计、管理、修缮等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和广大园林爱好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