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内容围绕庭院中的基础工程与景观小品展开,本书分为六章,首章讲解庭院建筑的基础,如尺寸比例、水电排布等等;接下来第2章讲解地面构造,如路面、台阶、坡面、停车场等等地面的设计和施工;第三章讲解墙面构造,如各种挡土墙、围墙、景墙的设计与打造;第四章讲解顶面的构造,如阳雨棚、采光顶、张拉膜的设计施工要点;第五章讲解阳光房、亭子、廊架等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第六章讲解具体案例。全书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庭院中基础工程与景观小品的造景施工方法,为设计师与施工人员提供设计和施工指导。
为了解决年轻设计师苦于对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全流程无从下手的问题,本书以横向广泛、纵向深入的方式涵盖了相关园林景观方案设计及工程施工常识,以列举工程实例的方式对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现场的把控步骤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本书主要讲解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的水景、照明、电气及植物景观设计的知识,取材于编者参与的实际设计工程中已按照施工图完成的项目,同时符合国家施工图绘制标准。本书可以作为初涉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者的设计绘制指导,对初入职场人员有较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作为具有园林景观设计能力和常识的学生进行方案及施工图深化设计的自学材料。
《景观材料及应用(21世纪高职高专园林工程技术系列教材)》(作者杨丽、乔国栋、王云才)立足景观材料特性和景观材料在设计施工中的应用两大环节,从硬质景观材料和软质景观材料的内涵、分类和应用开始分类分析,以理论够用、技术突出为原则,通过概念与实例的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不同材料的特性、在设计以及施工中的应用特点。通过对不同景观材料的特点与应用技能的掌握,提高园林工程专业学生景观设计和施工的应用能力。 《景观材料及应用(21世纪高职高专园林工程技术系列教材)》共分8章内容,包括石材、砖材、木材、钢材等硬质景观材料的特性及应用,以及植物和水体等软质景观材料的应用,还有一部分景观其他材料与景观设备材料的介绍,此外,本书还列举了一个材料的综合应用实例,通过对景观材料在方案设计、扩初及
本书通过范例详细介绍了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的编制与组卷方法,全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园林绿化工程资料基础知识、园林绿化工程基建文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资料编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资料填写范例、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资料管理和园林工程资料归档管理等。 本书可供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编制人员使用参考,也可供园林绿化工程监理人员、技术人员及质量监督人员使用和参考。
全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绪论、园林工程施工图识读、园林土方工程施工、园林给排水工程施工、水景工程施工、园林铺地工程施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园林供电与照明工程施工、园林假山与园林建筑小品工程施工。在阐述园林工程建设中各项内容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系统阐述了各主要分项内容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质量要求等。本书内容系统、丰富,实用性强,突出对园林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的指导性,可供园林设计、施工单位及相关管理人员、工程师、现场技术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园林专业的在校学生、园林爱好者等使用。
眼前这本《晚明美术思潮》一书,是李振同志近8年深入研究明代美术的阶段性总结。他在全面掌握现今对这一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爬梳手资料,对纷繁复杂的明末美术,进行重新审视,做出自己的判断。现在看来全书结构比较严谨,条理清晰、文笔流畅、材料翔实,涉猎数十部原典文献。《晚明美术思潮》中对晚明社会各阶层的剖析、对晚明复古美术思潮特征的准确把握、对徐渭、陈洪绶等个案的深入分析、对晚明版画艺术“求新”“尚奇”思潮的缜密阐释等等,都显示出李振的扎实的文史功底及深厚的理论修养。
《设计形态学》是专门针对设计领域“形态学”研究的学科。其内容主要是围绕形态的“造型规律”和“创新方法”进行的实验性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涉及的范围既包括形态固有的功能、原理、结构、材料以及工艺等科学知识,也涵盖了形态承载的视觉、知觉、心理、情感、习俗和文化等人文知识。它以形态研究为基础,通过“造型”将诸多相关知识整合起来,运用“设计思维与方法”系统、科学地进行形态研究与创新。 此外,《设计形态学》还十分注重造型的过程研究,强调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材料、结构及工艺对造型的影响和制约,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将“设计思维与方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中。通过该过程的研究与实践,既是对设计方法的灵活运用和检验,也是对生产方式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本书介绍了伦敦从19世纪至近期的代表性项目,其中包括很多现有建筑的更新与扩建项目以及街区与地区的更新案例。这些项目描绘了通过“时间 ”“场所”和“社会”文脉中的对话而逐步完善的“城市”环境—— “城市”成为建筑与人的总体记忆。 书中收录了阿伦·鲍尔斯的文章《小即是美:伦敦建筑200年》和克里斯托弗·伍德沃德的文章《伦敦:独特不再》,还收录了4位在伦敦工作的建筑师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