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按照22G101图集及相关规范、规程,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建筑类相关专业职业需求进行编写的教材,特别注重新图集对应知识点的更新、新老标准细节的区分,涵盖钢筋算量基础知识、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梁构件、柱构件、板构件、剪力墙构件、楼梯构件等内容。本书采用平法图结合示意图和三维效果图的创新性讲解方式,各章节均有对应的实际案例,计算过程详细,思路清晰,步骤明确,同时附有22G101图集的相关变化及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实例,与实际工程接轨,便于读者学习。本书在编写体系上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知识点提取精准,能够有效帮助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建立系统的学习方法,掌握岗位技能。本书不仅能满足职业教育层次的有关专业教学需求,同时也可供从事建设工程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 发布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知 川建标发〔2020〕278号 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经我厅组织专家审查通过,现批准以下7项为四川省推荐性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见附件)。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0年9月23日
本书主要介绍了常用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品种、规格、应用、检测标准,典型吊顶装饰材料与构造,典型墙(柱)面装饰材料与构造,典型地面装饰构造,常用装饰五金材料,常用水暖装饰材料,常用装饰灯具及其安装,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本书针对职业院校建筑装饰专业的特点,配有丰富的插图,力求简单实用、通俗易懂、突出技能培养。本书适合作为职业院校建筑装饰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建筑装饰行业岗位培训教材。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室内环境参数;5.能效指标;6.技术参数;7.技术措施;8.评价。
《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类)》根据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改革的需要,采用模块式编写体例,满足土木工程大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改革要求,以材料(砌体材料、水泥混凝土材料、金属材料、防水材料、保温材料、装饰材料等)为载体,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就业岗位群,围绕材料性能、规格及检测、管理的内容,采用现行的土木工程建设规范和建材标准编写而成。 《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类)》中除课程导人外,共分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砌体材料及其检测、普通水泥混凝土及其检测、金属材料及其检测、防水材料及其检测、保温隔热材料及其检测、建筑装饰材料及其检测等七个模块。为了满足学生后续职业发展需要,书中设置了部分拓展知识,各个学校可根据所在区域对学生就业技术技能的不同需求和课时自行安排。
.
.
.
.
.
.
本规范主要内容有:总则,基本规定,园林绿化工程要素,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与游园,植物园,动物园,郊野型公园,道路绿化,绿道,绿化隔离带,生态保育与生态修复。 本规范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
为了规范煤化工工程的防火设计,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GB 51428-2021 煤化工工程设计防火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以煤为原料,经过煤气化或煤直接液化过程制取燃料和化工产品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 煤化工工程的防火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煤化工工程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矿物掺量对轻骨料混凝土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充分利用内蒙古当地丰富的天然浮石资源和工业废料,研制了水泥、天然浮石、砂子、粉煤灰、石粉等混合的新型轻质节能寒区材料——天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矿物掺量对轻骨料混凝土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系统研究了天然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耐久性,并结合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环境扫描电镜、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试验分析探讨了细观力学特点;首次利用低温核磁共振仪测量分析了冻融过程中轻骨料混凝土孔溶液的结冰量,得出了孔溶液结冰的一般规律;并结合亚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提出轻骨料抗冻耐久性预测模型,不但定性地判断轻骨料混凝土抗冻性的优劣,而且就轻骨料混凝土冻害全过程进行了定量描述。 《矿物掺量对轻骨料混凝土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可供土木、水利、交通等行
本书介绍了手工瓷砖的历史发展情况,新型手工瓷砖产品的器型和花样,手工瓷砖的制作工艺以及大量的将传统工艺瓷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案例,内容详实图片精美,最后还附有瓷砖生产的国家标准,为读者提供有效、准确的参考。
《固体废物协同处置与综合利用》是“中国水泥行业节能环保知识问答丛书”的一个分册,详细介绍了固体废物基本知识,外固体废物处置法规、标准和有关政策,固体废物水泥窑协同处置和综合利用技术,系统地讲述了近年来受到业内普遍关注的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危险废物、污染土壤以及工业固废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本书在内容上既有必要的理论阐述,也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供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及管理人员参考。
《绿色建筑用建材产品评价及选材技术体系》汇集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典型地区建筑工程用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2011BAJO4B06)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采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结合区域化特点,开展了钢材、混凝土、墙体材料、门窗、保温材料等五类共计17种建材产品及体系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制定重点产品的相关环境声明认证(PCR)规程。 《绿色建筑用建材产品评价及选材技术体系》同时对建材能耗和碳排放数据进行相关的影响分析,开发了建材产品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分析系统以及建筑选材和优化软件,并应用于3个不同气候区、3种结构体系的示范项目上,实现了建筑设计方案和建材产品选型的优化,初步实现了示范项目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 《绿色建筑用建材产品评价及选材技术体系》对于推动绿色建筑
.
陈滨主编的《中国典型地区居住建筑室内健康环境状况调查研究报告(2012-2015年)》系统介绍了课题组自2012年至2015年在全国典型城市所开展的居住建筑室内健康环境状况的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的主要成果,包括居住室内环境关联健康影响问卷调查篇、居住建筑功能房间室内环境健康性能实测调查篇以及专题研究篇三大部分,重点探讨了不同地域建筑空间布局、生活方式、周边环境、建筑室内通风、室内污染物现状等对居民健康、特别是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影响。另外,在专题研究篇中还详细介绍了课题组针对卧室健康性能表征参数及评价方法、物联网健康室内环境数据采集及评价系统可视化平台的研究开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