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2001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根据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需要,对原标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6章和8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353201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增加了建筑物架空层的面积计算规定,取消了深基础架空层;2.取消了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规定,增加了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面积计算规定;3.修订了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的面积计算规定;4.增加了凸(飘)窗的建筑面积计算要求;5.修订了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的面积计算规定;6.删除了原室外楼梯强调的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要求;7.修订了阳台的面积计算规定;8.修订了外保温层的面积计算规定;9.修订了设备层、管道层的面积计算规定;10.增加了门廊的面积计算规定;11.增加了有顶盖的采光井的面积计算规定。
电梯作为现代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代步工具,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其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其数量及安全状况也正在成为世界多国城市建设及管理水平的标志性指标。我国是电梯生产和使用大国,据统计,2002年我国电梯拥有量仅为34.6万台,到2017年底已达562.7万台,15年间增长了16倍多,且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目前我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量均为世界*。由于电梯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其本身所具有的风险,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就开始对电梯实行安全监察制度,以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发生。通过多年努力,电梯的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电梯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万台事故率呈稳中有降趋势。然而,近年来发生的若干起社会重大影响的电梯事故表明,电梯安全
本标准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培育和发展工程建设团体标准的意见》(建办标〔2016〕57号)的文件精神及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开展第二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建协函〔2018〕52号)的要求,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项目经理及其责权利;4.施工准备管理;5.施工过程管理;6.施工合同及文件资料管理;7.竣工验收与结算管理;8.施工项目管理总结评价。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基地与总平面;5 建筑设计;6 专门要求;7 建筑设备。
《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一书以国家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为依据,详尽阐述了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应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理论知识,有助于读者掌握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操作技能,助力建筑施工安全。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余热处理钢筋、热轧光圆钢筋和不锈钢钢筋采用机械连接的相关规定;2.增加了套筒原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的有关规定,以及采用45号钢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时,应进行退火处理的相关规定;3.调整了I级接头强度判定条件,由 断于钢筋 和 断于接头 分别调整为 钢筋拉断 和 连接件破坏 4.增加了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结构,接头应选用带疲劳性能的有效型式检验报告和认证接头产品的要求;5.增加了接头型式检验中有关疲劳性能的检验要求;6.取消了现场工艺检验进行复检的有关规定;7.增加了对现场丝头加工质量有异议时可随机抽取接头试件进行极限抗拉强度和单向拉伸残余变形检验;8.增加了部分不适合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抽取接头试件的场合,采取见证取样的有关规定;9.增加了接头验收批数量小于20
1\t总则\t1 2\t基本规定\t2 3\t检查\t4 3.1\t一般规定\t4 3.2\t建筑检查\t5 3.3\t结构检查\t6 3.4\t设施设备检查\t7 4\t修缮\t9 4.1\t一般规定\t9 4.2\t建筑修缮\t10 4.3\t结构修缮\t13 4.4\t设施设备维修\t14 5\t改造\t16 5.1\t一般规定\t16 5.2\t建筑改造\t16 5.3\t结构改造\t18 5.4\t设施设备改造\t19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编著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图解》对建筑工程建筑面积的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掌握规范和更好的使用规范,本书为规范的各个条文配以图示和例题,具体讲解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本书也可以作为造价工程师、造价员的继续教育和工作参考用书。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 1规定了本规范的总体目标、要求、适用范围、以及与其他规范之间的关系。 2规定了钢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工作年限、应满足的性能要求、以及建造和使用阶段的要求等。 3 规定了钢结构的选材原则,以及在不同情况下钢材需满足的性能指标。 4 规定了构件及连接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和构造要求,以及疲劳计算原则、验算方法等。 5 规定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多层和高层钢结构、大跨度钢结构、塔桅钢结构、钢筒仓、城市钢桥等结构体系的选型、强度及稳定分析、变形控制、沉降观测、防腐防火等设计要求。 6 规定了钢结构的抗震、隔震与减震、防护等设计要求。 7 规定了钢结构施工及验收的管理流程、技术管理措施、焊缝工艺流程、质量检验标准、验收流程等。 8 规定了钢结构的日常维护内容、加固改造及绿色拆除的原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13》由本社编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系列教材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一书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为依据,详尽阐述了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应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理论知识,阅读本书有助于读者掌握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的操作技能,助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E2009]88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86和《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100~2001的基础上共同修订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5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模数、模数协调原则、模数协调应用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整合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86、《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100—2001的章节结构;2.强调基本模数,取消了模数数列表,淡化3M概念;3.强调模数网格与模数协调应用;4.简化
《建筑装饰行业工程建设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标准 环氧磨石地坪装饰装修技术规程 T/CBDA-1-2016》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发布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材料4.设计5.安装施工6.工程验收7.保养和维护
本书作为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标准,由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和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组织有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自动化监测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自动化监测技术与方法要求;自动化监测硬件系统要求;自动化监测软件系统要求;监测成果与信息反馈。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自动化监测。本标准由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负责管理,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系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 2021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 的通知》(沪建标定[2020]771号)的要求,在《多联式空调(热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GTJ08-2091-2012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标准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深化设计;安装;调试;验收。本标准对规范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工程和以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作为热源的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深化设计、安装、调试及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专业指导价值,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中,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工程和以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作为热源的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施工和验收。
..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防水材料;5.防水设计;6.防水施工;7.质量验收。本规程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30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3年12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