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系统总结了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经验,借鉴国外小交通量公路建设理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自然环境、交通特性、气象气候等条件,对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进行补充完善。《标准》由12章、2个附录组成,分别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路线,路基,路面,排水,桥涵,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安全设施,沿线设施及其他。本书所有文字、数据、图像、版式设计、插图等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著作权法保护。未经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同意, 任何单位、组织、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作品进行全部或局部的复制、转载、出版或变相出版。任何侵犯本书权益的行为,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奖举报电话: (010) 85285150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工程勘察及建(构)筑物调查;5荷载;6材料;7衬砌结构计算;8隧道衬砌;9抗震设计;10防水与防腐蚀;11壁后注浆;12地层加固及施工辅助措施;13附属结构物;14环境保护及风险控制;15工程监测。
修订后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3830 2018)包括3章和7个附录,分别是:1总则、2概算预算编制方法、3概算预算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附录A~G。
选题针对当前我国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自身功能不健全、 枢纽建设与周边用地开发脱节等主要问题提出 耦合发展 的理念。研究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的交互耦合关系,揭示我国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的多尺度耦合特征、关键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开展枢纽分类研究,给出不同类型的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的耦合作用范围,初步建构我国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耦合发展的理论体系。探讨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与周边城市空间耦合发展的合理模式;研究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站区周边用地的合理配置;梳理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与周边用地耦合开发的思路与流程;提出枢纽与周边用地耦合开发的规划设计要点指南以及体制机制保障建议。
.
本书包括总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包括理论概念篇、历史与未来征程篇、先进经验篇、技术创新篇、体验交通篇、全球交通篇、货运新型业态篇、城市交通篇、低碳交通篇等。全书从现代化的视角,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与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和组织方式的交互推动,重点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当下站位;总结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结合我国未来发展前景和世界科学、技术、文明进步趋势,勾勒出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建设"快速通达、畅美宜人、人人享有、兼行天下"的交通运输发展愿景,研究提出2030年和2050年两步走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战略;从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作用和强化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实施建议,以期供有关部门决策和相关交通规划研究借鉴。 本书可供交通行业工作人员和感兴趣人
根据交通运输部厅公路字〔2011〕115 号《关于下达2011 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工程造价管理局承担《公路隧道养护工程预算定额》(简称 本定额 )的编制工作。本定额以交通运输行业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已制定的养护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为依托,并吸纳国内、外相关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兼顾目前公路隧道运营养护工作的技术水平和行业需求,遵循 贯彻国家政策、法规,广泛调研、全国兼顾,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 的原则。本定额包括两章和四个附录等内容:*章土建工程,第二章机电工程,附录A 砂浆及水泥混凝土材料消耗配合比,附录B 材料的周转及摊销,附录C 人工、材料、半成品损耗率及基价表,附录D 公路隧道养护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
根据交通运输部厅公路字〔2011〕115号《关于下达2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工程造价管理局承担《公路隧道养护工程预算定额》(简称“本定额”)的编制工作。本定额以交通运输行业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已制定的养护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为依托,并吸纳靠前、外相关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兼顾目前公路隧道运营养护工作的技术水平和行业需求,遵循“贯彻国家政策、法规,广泛调研、全国兼顾,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本定额包括两章和四个附录等内容:靠前章土建工程,第二章机电工程,附录A砂浆及水泥混凝土材料消耗配合比,附录B材料的周转及摊销,附录C人工、材料、半成品损耗率及基价表,附录D公路隧道养护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
根据交通运输部厅公路字〔2011〕115号《关于下达2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工程造价管理局承担《公路隧道养护工程预算定额》(简称“本定额”)的编制工作。本定额以交通运输行业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已制定的养护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为依托,并吸纳靠前、外相关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兼顾目前公路隧道运营养护工作的技术水平和行业需求,遵循“贯彻国家政策、法规,广泛调研、全国兼顾,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本定额包括两章和四个附录等内容:靠前章土建工程,第二章机电工程,附录A砂浆及水泥混凝土材料消耗配合比,附录B材料的周转及摊销,附录C人工、材料、半成品损耗率及基价表,附录D公路隧道养护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
本手册是《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的操作手册,以规范原文条款为主线,逐条对监理规范的原文进行了说明、解释和宣贯。本手册共分为7 章,主要包括基本规定、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施工阶段监理、验收与缺陷责任期阶段监理、合同事项管理、监理工地会议、监理资料等。本手册指导性高,实用性强,可供工程监理人员学习参考。
针对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工作亟待规范和提升的现状, 编写单位充分总结吸纳交通运输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近年来公路养护重大专项研究成果及公路养护设计的成功经验, 通过国内外调研和工程化验证, 建立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技术体系, 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沥青路面养护设计方法, 完成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 5421 2018) 的编制任务。本规范立足于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并在路况专项调查及评价、养护类型划分、病害原因诊断、养护对策选择、结构组合设计、方案综合比选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分析及设计方法, 可有效指导沥青路面养护设计工作, 促进公路养护决策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内容提要本手册为《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的配套图书,对规范条文的编制背景、编制目的等进行了详细解释,并以附件形式列出了相关桥梁抗震分析算例。本手册可供公路工程设计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是《施工工艺标准手册》系列丛书之一,依据现行市政、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及检验评定标准的基础,结合行业成熟的施工工艺编写。全书包括2项工程概述与10项施工工艺标准:路基工程总体工艺概述、路基开挖施工工艺标准、软基处理施工工艺标准、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标准、支挡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防护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路面工程总体概述、水稳层施工工艺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工艺标准、雨污水管网施工工艺标准、人行道及附属施工工艺标准。
本书是《施工工艺标准手册》系列丛书之一,依据现行市政、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及检验评定标准编写。全书包括11项施工工艺标准:桥梁总体施工、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墩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制施工工艺标准、预制梁架设施工工艺标准、箱梁支架现浇施工工艺标准、箱梁悬臂现浇施工工艺标准、钢箱梁施工工艺标准、支座及附属设施施工工艺标准、涵洞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大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本书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由交通运输部批准发布。
本书编写组根据我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编写人员多年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培训经验,全面汇编(选编)了我国涉及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本书是涉及我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法规政策标准的权威资料,它既是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科学规范执法的依据,又是道路运输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运输的学习及培训材料。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悬挂式单轨交通技术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函〔2017〕792号)的要求,悬挂式单轨交通设计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以及*研究成果,参考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工程建设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共分26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运营组织;4车辆;5限界;6线路;7轨道梁桥;8道岔;9车站建筑;10高架车站结构;11地下结构;12工程防水;13通风与空调;14给水与排水;15车站其他机电设备;16供电;17通信;18信号;19自动售检票系统;20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21风力监测系统;22综合运维管理系统;23运营控制中心;24车辆基地;25防灾;26环境保护。
本指南是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相关应用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分8章、2附录,主要包括:原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原沥青路面材料回收、预处理及取样、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回收沥青路面材料试验评价、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配合比设计应用实例等。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2 年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厅公路字〔2012〕184 号) 的要求, 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JTG/ T 3334—2018) 的制定工作。本规范编制过程中, 编制组分析总结了我国公路及相关行业的滑坡防治工程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 借鉴了靠前外相关标准规范的优选技术方法, 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环境协调的设计理念, 按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有效治理的原则, 提出滑坡分类与防治工程安全等级及安全控制标准, 以及各类滑坡勘察与防治设计技术要求。本规范共9 章, 第1 章总则, 第2 章术语和符号, 第3 章滑坡分类与防治工程安全等级, 第4 章滑坡勘察, 第5 章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第6 章滑坡防治设计要点, 第7章滑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2 年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厅公路字〔2012〕184 号) 的要求, 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JTG/ T 3334 2018) 的制定工作。本规范编制过程中, 编制组分析总结了我国公路及相关行业的滑坡防治工程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 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的先进技术方法, 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环境协调的设计理念, 按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治理的原则, 提出滑坡分类与防治工程安全等级及安全控制标准, 以及各类滑坡勘察与防治设计技术要求。本规范共9 章, 第1 章总则, 第2 章术语和符号, 第3 章滑坡分类与防治工程安全等级, 第4 章滑坡勘察, 第5 章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第6 章滑坡防治设计要点, 第7章滑坡
如何为老年痴呆症患者设计理想的建筑室外空间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然而针对这一人群所进行的外部空间设计却一直被忽略,本溯试图填补这一空白,这是本书得独特之处,因此就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我们应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包括老年痴呆症患者、患有听觉和视觉障碍的人、行动不便的产籍人士等,当我们体会到这些弱势群体的需求,真正地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进行外部空间设计师,他们才能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 本书阐述了 可持续环境满意度 (WISE)科研项目的目标和内涵,总结了过去十年WISE项目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共9章,第1章为绪论,第2~9章分别针对薄壳结构、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索穹顶结构、开合结构、张弦结构8种常见的大跨度空间结构类型,详细论述了该类型结构的定义、构造特点、研究应用现状、分类、受力特点及设计方法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建专业空间结构方向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土建专业从事科研、设计、施工、管理的人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