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2012]5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建筑与建筑热工;4.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5.给水排水;6.电气;7.可再生能源应用。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建立了代表我国公共建筑特点和分布特征的典型公共建筑模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标准的节能目标;2.更新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和冷源能效限值,并按建筑分类和建筑热工分区分别作出规定;3.增加了围护结构权衡判断的前提条件,补充细化了权衡计算软件的要求及输入输出内容;4.新增了给水排水系统、电气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应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垃圾接收及预处理系统;5、炉排型垃圾焚烧炉与余热锅炉系统;6、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系统;7、烟气净化系统;8、汽轮发电机及其辅助系统;9、电气系统;10、热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11、化学监督与金属监督;12、公用系统及建(构)筑物维护保养;13、炉渣收集与输送系统;14、飞灰处理系统;15、渗沥液处理系统;16、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2月1日实施。原《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与安全技术规程》CJJ128-2009同时废止。
.
为推进老年人照料设施与适老居住建筑技术升级与转型发展,提升质量和品质,推动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部品应用,促进产业进步,本标准编制组深入调研老年人照料设施与适老居住建筑建设改造中适老化部品的需求,认真总结建设实践,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部品类型,汇集了国内优秀专家和机构参与标准的编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7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适老化部品、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品体系、适老居住建筑部品体系、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部品体系。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E2007]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边坡工程勘察;5.边坡稳定性评价;6.边坡支护结构上的侧向岩土压力;7.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8.锚杆(索);9.锚杆(索)挡墙;10.岩石锚喷支护;ll.重力式挡墙;12.悬臂式挡墙和扶壁式挡墙;13.桩板式挡墙;14.坡率法;l5.坡面防护与绿化;16.边坡工程排水;l7.工程滑坡防治;J8.边坡工程施工;l9.边坡工程监测、质量检验及验收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材料、构配件;5荷载;6设计;7结构实验与分析;8构造;9搭设与拆除;10质量控制;11安全管理。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383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轻冰区新建110kV 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和大跨越线路的设计。
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通俗易懂,以操作工艺、质量、安全三大部分为主线,分别配之基本知识、材料、工种配合及相关知识,以解决每个工种“应怎样干?”、“怎样才能干好?”及“怎样确保不出安全事故?”三个关键问题。 本书共分八篇,包括建筑工程基本知识、混凝土基本知识、混凝土施工常用的机具及生产技术、混凝土季节性施工、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施工、混凝土质量验收、质量通病及防治,混凝土工与其它工种的配合以及混凝土生产施工安全与环保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轻冰区新建110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和大跨越线路的设计。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电缆路径、电缆敷设方式、电缆型式与截面选择、电缆附件的选择与配置、电缆金属护套或屏蔽层接地方式、电缆支架和夹具、电缆防火设计、自容式充油电缆供油系统设计、环境保护等。
《施工标准化作业系列丛书:声屏障工程施工作业操作手册》共分4章,主要内容包括:普速铁路路基声屏障、普速铁路桥梁声屏障、高速铁路桥梁声屏障、城市轨道交通声屏障的施工方法等。《施工标准化作业系列丛书:声屏障工程施工作业操作手册》集系统性、规范性、操作性、工具性和精细化于一体,对工序、工艺、质量、安全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让操作方法更到位,易于理解,更易于操作,实现“拿来就可用,用了就有效”。
《节能日光温室设计建造规程》除了介绍我国节能日光温室的区划、节能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设计规程、建造原则与方法外,重点给出了适宜东北及华北和西北北部生态区、华北南部生态区、黄淮海生态区、西北生态区的节能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及建造规程图。建造规程图不是设计施工图,而是给出整体结构和重要节点的结构简图,使用者可根据此图设计施工图。《节能日光温室设计建造规程》既适合作为高等学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也适合作为科技推广人员和生产者的实践指导书。
本书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过程控制”的原则,将修订的10本标准相关条文内容汇编成册。“目标导向”即本次修订核心目标是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使相关专业的主要标准在理念和基本方式上进行统一和协调;“问题导向”即本次修订结合海绵建设过程中“标准规范制约”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障碍排除,使得海绵城市建设得以落地;“过程控制”,在修编阶段始终注意各专业的衔接、协调,使得海绵城市的系统性得以体现。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以下简称《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年9月6日以42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4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紧密配合《规范》的颁布实施,准确理解和深入把握《规范》的相关内容,真正使《规范》确定的指标和要求落到实处,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牵头组织参与编制《规范》的专家和有关专业设计人员共同编写了这本《养老设施建筑设计实施指南》。本书按照《规范》的原有结构层次,围绕编制概况、条文实施要点、典型设计案例、外相关政策法规和专题研究成果等内容,对《规范》的重点章节、主要指标以及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了细致地分析阐释,同时还结合其他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了对照分析;针对《规范》提出的许多功能、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提供了多种实施的技术途径和方案;
《岩土工程规范杂议》选取了典型的三十余部岩土工程规范,对其在应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疑惑的规范条文的背景、依据、理由等进行深入挖掘,帮助读者理解条文所要表达的准确意思并能在工程实践中灵活应用。《岩土工程规范杂议》共分16章,~2章总结了岩土工程规范相关基础知识、外岩土规范在技术与管理体制上的差异,第3~15章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及理论研究成果对岩土工程规范条文进行了深入的思考,6章是对规范编制及执行的期盼。 《岩土工程规范杂议》适合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审图、管理等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从设计人员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了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异同点,讲解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划分、节点连接技术、设计及方法和施工图设计与深化设计的划分等内容,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全书分为十一章,分别从连接材料与连接形式、装配整体式}昆凝土结构的分类、结构布置和整体分析、典型结构体系、结构构件、性能设计和BIM在装配式结构中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既可作为设计人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设计指南,也可作为业内人士的培训教材,同时对相应专业的高校师生学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也有很好的借鉴、参考和学习价值。
本书按照建筑设计一般规定、建筑设计基础知识、场地设计和竖向设计、建筑防火和防烟设施设置、室内安全疏散、建筑无障碍设计,楼梯和楼梯间、电梯、门窗、卫生间、建筑防水和排水、建筑结构和抗震、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建筑设计基本元素,对现行常用的几十本建筑法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的相关条文进行了分类整理和重新编排,便于建筑设计相关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快速查询和使用。
国家标准《建筑振动荷载标准》GB/T 51228-2017已经正式颁布实施,为了使工程技术人员尽快准确地应用该标准,由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编写了《建筑振动荷载标准理解与应用》。本书重点介绍了标准编写原则、靠前外相关标准状况、制定的依据和适用范围、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并对标准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本书不仅是标准应用的指导教材,也是从事工程振动控制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书。本书可供从事工程振动控制设计、施工、产品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