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作者团队近些年对于大跨度组合板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大跨度组合板的破坏模式及受力性能;组合板中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界面的相互作用机理;压型钢板-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大跨度组合板纵向抗剪性能的评价方法;基于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大跨度组合板的设计理论及方法。本书可为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组合板的研究及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专业的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的教师以及研究生参考、使用。
本书介绍了风的特性,大跨度屋盖结构的分类、风灾害及破坏机理。结合风洞试验介绍了风压分布特性,包括风压时程、平均风压分布图、脉动风压系数随风向角的变化趋势,以及风压分布特性的CFD数值模拟方法,结构风振响应分析方法。介绍了结构静力风荷载取值规定,大跨空间结构的抗风设计方法,既有大跨空间结构的抗风加固措施,并给出了抗风加固工程实例。 本书可为工程师进行大跨空间结构抗风加固设计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风工程研究人员进行大跨空间结构抗风加固研究提供参考。
本书按照工程的设计思路,围绕一套完整的建筑结构设计实例安排各章节内容,并突出框架结构设计要点、难点。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篇。建筑设计篇包括总论、单体建筑、建筑构造设计、建筑施工图绘制;结构设计篇部分包括结构设计前应做的准备工作,现浇楼板设计,楼梯、雨篷结构设计,一榀框架计算,柱下独立(联合)基础设计、PKPM软件在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结构施工图绘制。
为实现韧性城市的建设目标,首先需要发展抗震韧性结构的关键技术和设计理论,有效提高强震作用下建筑和基础设施的震后恢复能力。本书以“材料—元件—构件与节点—结构”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自复位抗震钢结构性能和设计方法,重点突出其中采用的新型自复位元件应用于结构的工作机理及其设计关键技术。包括:SMA棒材、环簧、碟簧的加工工艺与基本力学性能;基于SMA棒材的钢结构节点抗震性能与设计;基于SMA环簧的钢结构节点抗震性能与设计;基于SMA环簧的自复位阻尼器抗震性能与设计;基于SMA碟簧的钢结构节点抗震性能与设计;基于SMA的钢-混凝土组合节点抗震性能与设计;基于SMA的自复位钢框架抗震设计与地震损失分析。本书适合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和工程抗震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高校教师从事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参考。
《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技术/工程试验检测系列教材》详细介绍了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结合工程应用,提出了预应力孔道循环压浆施工过程中的密实度测量技术。全书共分8章,介绍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压浆密实度对结构性能影响、检测技术、检测设备、评价方法、检测工作流程、缺陷修补技术,以期能为业主和检测实施人员解决一些应用中的实际疑惑。 期望通过《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技术/工程试验检测系列教材》,读者可全面了解当前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希望读者在开展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的学习、工作和研究过程中有所收获。
本书主要针对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根据作者多年的设计及审图工作实践,对审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违反强制性条文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讨论,给出审图依据,提出审图建议。 本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书中介绍有大量审图案例,均源自设计和审查工作线的实际工程,可供读者参考。
本书根据《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7、《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GB/T 12212-2012、《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2012、《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2011等标准编写,主要介绍了钢结构工程识图基础知识、建筑钢材类型、钢结构连接材料与方法、钢结构工程施工图识图综述、建筑钢结构工程图识图诀窍、钢结构工程识图实例。本书详细讲解了近期新制图标准、识图方法、步骤与诀窍,并配有丰富的识图实例,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强、内容简明实用、重点突出等特点。 本书可供从事结构工程设计工作人员、施工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各高校建筑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生土建筑与修护
本书是按照我国现行有关规范与规程,参考同类教材,并结合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状况而编写的。全书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布置原则,高层建筑结构荷载及其效应组合,框架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的内力与位移计算,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和构造,高层建筑动力时程分析基础,高层建筑动力时程分析实例。附录还详细介绍了FORTRAN语言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实例介绍了质点系层模型地震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全书深入浅出,在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为帮助读者学习,本书采用了很多图表和例题,并附有思考题与习题。本书还详细介绍了FORTRAN语言源程序,为读者今后提高利用程序解
《动力弹塑性分析在结构设计中的理解与应用》以数值仿真技术特征为切入点,从数值模型建立、数值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解读等几方面,全面介绍了动力弹塑性分析的背景知识、计算原理和应用方法;对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研究探讨,并以实际工程为基础,通过对比不同分析软件,对动力弹塑性分析在工程中的设计与研究应用提供了详细的案例资料。 《动力弹塑性分析在结构设计中的理解与应用》既可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快速了解并掌握动力弹塑性分析基本知识的工具书,也可供专业从事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钢结构工程施工》以钢结 构工程标准规范为依据、以培养钢结构工程专业 施工技术人才为目的进行编写。《钢结构工程施工》 主要内容包括认知钢结构、钢结构材料、钢结构连接 、钢结构施工图及其识读、钢结构加工制作、钢结构 安装施工、钢结构涂装工程。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土 建类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钢结构工程制作安装 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房屋建筑构造》基于建筑施工工作过程化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进行编写,强调职业能力本位,以成果产出为导向,打破传统学科理论体系内容编排顺序,以完整项目为载体,掌握认知不同结构建筑的内部构造,更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完整地掌握建筑施工工艺及流程,更加接近于将来岗位工作实际。全书分为6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认知、砖混结构建筑构造认知、框架结构建筑构造认知、剪力墙结构建筑构造认知、传统木结构建筑构造认知、钢结构工业厂房认知。 《房屋建筑构造》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和建筑设计人员使用参考。
本系列丛书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的通知》的要求,在工程质量安全手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细化有关要求,制定简洁明了、要求明确的实施细则,帮助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认真执行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将工程质量安全要求落实到每个项目、每个员工,落实到工程建设全过程。根据工程质量安全手册的具体要求,统筹考虑专业、篇幅安排,共分为9个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