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探索和发展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基于复杂系统视角提出了大健康工程管理的战略、理论、创新路径及典型实践,内容横跨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工学等学科门类,包括大健康工程技术研发、产业生态构建、管理模式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社会文化传播、标准规范制订等内容,是对大健康工程实践中技术突破、产业创新、管理优化、文化传播等重要问题的深度阐释。本书通过聚焦中西医协同诊疗、序贯医疗与创伤救治、应急医学、智慧养老、食品安全与环境健康、医学传播等领域发展医疗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实践,探索大健康领域新服务模式、新合作业态、新发展动能的产生与应用,旨在为推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做出积极贡献。
本书主要介绍2023年度中国居民健康状况、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基层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药品供应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卫生资源等内容,还附加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与 省卫生状况、世界主要 卫生状况及我国主要人口与社会经济指标等内容。但全国性统计指标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 省数据。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医院可分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
“ ,医学在成功地完成它的使命后,却在胜利中迷茫了。”从古希腊时期医学的理性发端,到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推动的医学科学化,再到近两百年细胞学、细菌学、免疫学、心理分析等等重大进展,医学的进步毋庸置疑。 从起初的疾病观之争、性别污名,到20世纪沦为战争工具,再到如今的技术化取向、卫生资源分配问题,医学也从未远离争议与危机。 这是一部医学史,也是一部疾病史、医院史、外科史、药物史, 是一部医学背后的社会史与思想史。透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剑桥医学史》探寻医学的本质和价值,召唤医学的人文关怀。
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通过对富县的田野调查,本书呈现了我国“新医改”政策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过程及面临的困境。基于 与社会的分析框架,本书分析了这些政策实践困境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破解之策。
正视高危人群的存在,反对社会歧视,拓宽高危人群的生存空间,完善宽容政策,促使社会主流文化人群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社会边缘人群,团结帮助高危人群共同预防,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是构建我国高危群体预防干预的必由之路。、 本书以社会学理论为视角,探析我国流行现状及社会影响因素。通过对西南11个地州市的实证调查研究,分析高危人群的认知、态度、社会诉求与宽容需求,调查社会主流群体对高危人群的宽容程度,调查相关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高危人群实施宽容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特别是具有西南地域特色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本书分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病毒的基本结构、基因特征、病毒生物学、机体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反应以及流行病学等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的实验室检测技术,不仅包括商业化的检测试剂,也包括非商业化的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技术,如病毒分离技术、分型技术、药物筛查以及耐药检测技术、病毒感染后免疫检测技术和近期感染的检测技术等;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对试剂、检测技术的质量控制以及评价方法。作者都是从事研究一线工作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青年专家,所以本书内容充实、全面、实用,反映了相关检测技术的进展。 本书适用于从事研究以及临床检验的工作者,也适用于大学教师和研究生。
孟群主编的《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统计指标集精选》通过23个元数据,详细解读了每个统计指标的指标含义、定义、相关术语、数据来源、测量方法、估计方法以及局限性,从而可比较出我国现行健康指标与卫生统计指标与WHS的一致性和差异,可作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卫生单位了解国外健康指标、贯彻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和医改监测制度、推进健康指标与卫生统计指标标准化的重要学习资料,也是医学科研与医学教育机构从事卫生统计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参考书籍。
杨维中主编的《中国卫生应急十年(2003-2013)》力求以纪实的方式,准确、全面展示SARS后十年中国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建设——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卫生应急法制、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和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建设,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医学救援,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和卫生应急文化建设等方面迅速发展的过程和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对中国卫生应急工作今后面临的挑战及展望做了初步的探讨,希望更多的人关心、支持中国卫生应急事业的发展。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理论与实践》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理论延伸为主线,注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各地实践总结和外经验借鉴,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过程评价的实证研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病时,很迷茫不知道要去医院的哪个科;看病时,稀里糊涂做了一堆检查;体检时,被医生的一句“需要做手术”吓得心惊肉跳--这些经历你可曾有过? 本书就是为这样的你准备的。 本书根据现阶段美国医师学会发表的方案,以通俗易懂、附带说明的形式详细阐述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100种过度医疗,为患者理智就医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让我们能够根据病情正确区分真正该接受的治疗和坚决不该接受的过度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治疗给身体和经济带来的双重伤害。本书介绍的100种过度医疗中不仅包含了癌症等重大病症的信息,还包含了日常健康检查、普通病症中的常见病等。 为自己、为家人,在进医院前要看看本书!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编著的《中国卫生检疫发展史》重点记述了中国早期海港检疫在传播、普及西方医学科学方面的推动作用;对中国卫生检疫立法、卫生检疫机构建设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东北陆路、边境检疫在控制鼠疫流行、传播方面的国际示范作用;还重点记叙了海港检疫在控制霍乱流行、研究霍乱弧菌方面所作出的成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卫生检疫在法制建设,检疫的宗旨、目标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本书主题方向:深入宣传贯彻党的精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也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本书反映自1840年鸦片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艰难曲折的发展振兴之路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写就中国人告别“东亚病夫”走向全民健康的伟大历程,而从“东亚病夫”到“健康中国”的历程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生动的缩影。近年来,随着中央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卫生健康领域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实践也成为我国积极参与 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有说服力的样本。由此,我们在2019-2020的特殊时间节点上策划推出大型对外出版项目《健康中国》,本项目集合 卫生健康委员会 成果,以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为依托,以系统总结并向
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通过对富县的田野调查,本书呈现了我国“新医改”政策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过程及面临的困境。基于 与社会的分析框架,本书分析了这些政策实践困境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破解之策。
《2014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精)》收录了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情况和目前居民健康水平的统计数据,以及历史重要年份的全国统计数据。本书为《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卷,收编的内容截至2013年底。全书分为16个部分,即: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卫生设施、卫生经费、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人民健康水平、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居民病伤死亡原因、食品安全及卫生监督、医疗保障、人口指标,另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世界各国卫生状况。各篇前设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简要说明主要介绍本篇的主要内容、资料来源、统计范围、统计方法以及历史变动情况。
2021~2022年,国民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大幅提高,我国对心理健康的投入持续增加。本书基于近20万人次的调查,综合分析呈现了当前我国多个群体的心理健康基本特征。本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总报告显示,成年人群自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的便利性和满意度较以往显著上升。分报告分别对青少年、大学生、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工作者四类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专题报告围绕特定群体或主题展开,分别涉及心理健康热点研究主题、心理健康素养、居民心理健康科普需求、不同人群人生意义感、乡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双减”带来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变化、“心理韧性”课程的积极影响、大学生睡眠健康等主题。本书为深度了解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 目标,直接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健康意识和对美好生活需要要求构建高质量的健康产品及服务供给体系,合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实现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加快推动经济增长转向依靠内需驱动。因此,发展大健康产业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完善医疗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健康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侧改革,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发展大健康产业符合郑州建设 中心城市功能定位。郑州 中心城市功能定位明确指出,要建设“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幸福城市”、“ 活力创新创业中心”,“开展健康城市计划”、“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打造养老健康产业链和服务品牌”、“提升医养服务与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2011年9月国家卫生部发布《医院评审暂行方法》[卫医管发同(2011)75号],随后陆续发布《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卫医管发(2012)2号]《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卫办医管发(2012)57号],新一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开展。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没有“核心条款”(在标准中以“”标识,共计33项),要求所有核心条款都必须至少达到“C”级,才能通过评审,“核心条款”具有“一票否决”的特性。本书结合我国二级综合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以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为范例,对每一个“核心条款”分别从政策背景、标准解读、资料准备、关键要素、涉及部门和内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和实践探索,为二级医院做好内审和自评提供了操作指南。该书既可作为二级综合医院开展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的内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术丛书·应急处置技术指南》依据常见、多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处置规范和多年工作经验编写,每一种事件主要包括引言、概述、应急处置和附件四个部分。重点是34种突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关键技术,分别是鼠疫、布鲁氏菌病、霍乱、斑疹伤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人禽流感、炭疽、猩红热等传染病、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和疫苗衍生病毒、食品安全事故现场调查处理、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非职业性CO中毒事件、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核和放射事故、群体性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高温中暑事件、消毒技术、病媒生物防制、现场毒物快速检测技术。
医疗服务体系整合是国际卫生体系改革的热点,也开始了积极探索。本书深入进行了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理论分析,并利用深入定性访谈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Ridit分析、2检验等方法,分别从宏观角度,利用全国范围数据,研究分析了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有关就医流向。接着从微观角度,以镇江市医疗集团模式为例进行了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战略分析,构建了医疗服务纵向整合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行了镇江市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结构-过程-结果"评价研究。再从宏观角度,进行了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提出了总结结论和具体政策建议。
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 目标,直接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健康意识和对美好生活需要要求构建高质量的健康产品及服务供给体系,合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实现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加快推动经济增长转向依靠内需驱动。因此,发展大健康产业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完善医疗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健康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侧改革,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发展大健康产业符合郑州建设 中心城市功能定位。郑州 中心城市功能定位明确指出,要建设“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幸福城市”、“ 活力创新创业中心”,“开展健康城市计划”、“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打造养老健康产业链和服务品牌”、“提升医养服务与食品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