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知识读本》由梁志静主编
罗凤基主编的《预防接种手册·疫苗篇》旨在为从事基层预防接种工作者提供一本使用便捷的应用手册,包括了预防接种简史,预防接种的相关概念,预防接种实施过程的规范,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与处理,冷链管理,以及目前国内35种常见的预防用生物制品的使用方法等内容,希望能为一线预防接种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由专家编写。全书分两部分:部分包括应急管理基础知识,应急预案和(或)技术方案,应急法律法规与工作规范,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传染病基础知识,呼吸道、肠道、虫媒与自然疫源性及其他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疾病监测与疫情和(或)事件应急处置等;第二部分为传染病案例。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题量大、范围广、实用性强。《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可供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竞赛、职业医师考试、职称晋升考试时使用,也可供卫生管理人员和临床医师参考。
罗凤基主编的《预防接种手册·疫苗篇》旨在为从事基层预防接种工作者提供一本使用便捷的应用手册,包括了预防接种简史,预防接种的相关概念,预防接种实施过程的规范,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与处理,冷链管理,以及目前35种常见的预防用生物制品的使用方法等内容,希望能为一线预防接种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书采用问答形式对近2000条预防接种中安全知识方面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分为基础篇和应用篇两大部分。基础篇包括传染和免疫、疫苗和冷链、免疫程序与接种实施、特殊健康状况下的预防接种和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5个部分;应用篇介绍了24种疫苗的疾病病原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免疫预防等相关内容。本书供预防免疫工作者及相关人员使用。
本书将带领读者从流感的历史、疾病的发展、免疫和健康、生命和进化、社会和国家、全球与人类的层层递进、娓娓道来,通过十章的内容,深入浅出地将科学的知识,犹如打开了神秘的藏宝图,在疑惑的海洋中探险猎奇,和未来的科学家讲述科学的传奇,向今天的我们传播科学的春天。
本书将带领读者从流感的历史、疾病的发展、免疫和健康、生命和进化、社会和国家、全球与人类的层层递进、娓娓道来,通过十章的内容,深入浅出地将科学的知识,犹如打开了神秘的藏宝图,在疑惑的海洋中探险猎奇,和未来的科学家讲述科学的传奇,向今天的我们传播科学的春天。
《中国卫生年鉴(2013)》是一本综合反映我国卫生工作各方面情况、进展、成就的资料性工具书。《中国卫生年鉴(2013)》自1983年以来,已出版30卷,本卷为2013卷,收编的内容截至2012年底。分为12个部分:1.特载·抗震救灾医疗卫生工作;2.重要会议报告;3.政策法规;4.工作进展;5.军队卫生工作;6.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工作;7.学术团体和群众团体;8.人事与干部;9.卫生工作纪事;10.卫生统计信息工作;11.索引。
现代医学最的成就之一,就是让传染病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不再成为对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历史上,人类曾经饱受瘟疫的痛苦,在埃及法老的尸体上还有天花的痕迹;在《》中,记录着耶路撒冷的那场鼠疫:《波罗奔尼撒战争史》叙述了伤寒的可怕…… 细细抖落历史的风尘,不难看出,瘟疫如影随形,但是人类总是以战胜瘟疫而一步步前行。 历史上有几次瘟疫大流行,甚至改变了人类的历史文明。奠定了欧洲文明基础的古希腊居然是毁于一场闻所未闻的大瘟疫;罗马帝国的命运居然也系于此,一战之外居然还有另外一场恐怖的“世界大战”,甚至中国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基督教的兴衰、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拿破仑命运的转折居然都掌握在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大瘟疫手上……
本书采用问答形式对近2000条预防接种中安全知识方面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分为基础篇和应用篇两大部分。基础篇包括传染和免疫、疫苗和冷链、免疫程序与接种实施、特殊健康状况下的预防接种和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5个部分;应用篇介绍了24种疫苗的疾病病原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免疫预防等相关内容。本书供预防免疫工作者及相关人员使用。
本书以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为原则,对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基本知识和调查方法、采样要求、实验室检验、控制措施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等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收集了相关典型案例,是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和参考教材。
从非洲丛林的黑猩猩,到婆罗洲雨林的猎人追踪,作者将自己研究的亲身体验写成文字,带领读者一起踏上科学探索之旅。途中充满生物学奥秘,又常常险象环生,不仅逐层揭开医学史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艾滋病毒的起源面纱,而且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角度探索了病毒在人类进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疾病社会史研究为我们揭开了医学史的另一个面目:疾病以超乎想像的方式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病原微生物以难以置信的方式干预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病毒来袭: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暴发》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整体观测人与病毒的关系,尤其是病毒在动物和人之间的传播,包括艾滋病的灵长类动物起源;审视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迁对新发再发传染病流行的影响。作者适时地提出公众对加强公共卫生能够做出
黑死病也许是人类有史以来遭受过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它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受影响地区有四分之一到超过一半的人口死亡。在《中世纪的世界:黑死病》中,读者将了解中世纪和现代医学对这场瘟疫的看法。书中探讨了瘟疫对当时的社会、城市、个人和艺术的影响。年表列出了灾难中的重大事件及其时间。8幅插图展现了艺术家如何描绘瘟疫对自身和社会的冲击。附录提供了12篇原始文献,其中一半是首次翻译,它们的作者目击了君士坦丁堡、大马士革、布拉格、意大利、法国、德意志和英格兰的瘟疫。《中世纪的世界:黑死病》还附有按主题分类的参考书目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