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源方论》全书一卷,后经明人熊宗立类证析为四卷。卷一为养子真诀及小儿变蒸候,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保养要点。卷二为形证门和面部形图,提出了儿科简易有效的诊断方法。卷三为惊风门和方药,强调 急惊属阳属腑,当治以凉;慢惊属阴属脏,当治以温 的观点。卷四为惊风引证和痘疮引证,以病案说明了小儿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药。全书有论、有方、有案,颇具特色,对后世儿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校注以宛委别藏本(收入熊宗立明成化三年丁亥(1467)类证本)为底本,以明正德戊辰(1508)存德堂新刊本为主校本,以日本元禄癸酉本(1693)为参校本。 作 者 简 介 林慧光,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编过《陈修园医学全书》、《中医传统芳香疗法》等著作。
《协和名医谈血管保卫战》采取问答式体例,详细介绍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治疗和预后,以此献给广大读者:让健康的人们了解并预防疾病;让患病的人们豁然并战胜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近年来,先心病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大量现存的及每年新增的先心病患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减少先心病危害的**途径。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居民总死亡人数的41%,其中冠心病患者预计有1000多万,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为积极倡导和推进国家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理念,进一步提升全国心血管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于2016年编写完成了《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并在1年多的时间发行了近2万多册,根据版指南的使用情况,结合冠心病学科的进展、循证医学证据和流行病学数据等因素,并规范循证等级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启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修订工作,相信对于指导基层医师的冠心病防治水平具有深远意义,必将造福更多冠心病患者。
本书是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之一,体现了风湿病专家的智慧,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对促进风湿病临床诊疗水平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常见病的治疗与调养丛书”共18个分册,分别针对18种常见病症,从治疗和调养两个方面介绍不同病症的诊治方法、治疗方案和调养方式。本书介绍胃病的治疗与调养,对胃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疾病防治等做了精要的说明,读者不仅能够掌握防治知识,还能了解胃病的饮食、运动和保健之道。
胃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胃肠道黏膜上皮并向胃肠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简单而言,就是长在胃肠道的“疙瘩”。根据息肉所处消化道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肠息肉、大肠(结肠和直肠)息肉等。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变、饮食结构的调整,胃肠息肉发病率(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胃肠息肉是常见病,随着现代医疗干预措施,如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广泛应用、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治疗等的影响,胃肠道息肉的发病特点、患病人群、临床表现等诸多方面正发生着改变。在我国,目前人们对于胃肠息肉的认识不足,正规诊疗率偏低,如何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干预、手术治疗等方面规范化防治胃肠息肉,很多人仍一知半解。基于此现状,我们组织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脾胃病科的临床工作
临床路径释义是对临床路径的答疑解惑及补充说明,目的是帮助试行临床路径医疗单位的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准确地理解、把握和正确运用临床路径,解读每一个具体操作流程,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临床路径释义:风湿免疫分册(2018年版)》是对临床路径的答疑解惑及补充说明,通过解读每一个具体操作流程,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认识,帮助相关人员准确地理解、把握和正确运用临床路径,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森田心理疗法解析》作者根据多年来对森田心理疗法的深入学习、研究和临床实践,系统、全面地对森田心理疗法进行了解析。作者以森田心理疗法理论为依托,根据理论和实践经验全面剖析了森田理论的神经症发病诱因、神经症形成的心理机制和森田心理疗法的治疗机制,详细描述了神经症的各种精神病理,解析了森田心理疗法的治疗原理、方法和技巧及治疗重点、神经症迁延难治的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对于森田心理疗法进行了深入思考,探讨精神方向理论和精神能量等理论与森田心理疗法的关联: 分析了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哲学理论与森田心理疗法的关联; 用森田心理疗法原理提出了详细的神经症预防理论,尝试扩大森田心理疗法的使用范围; 不仅介绍了神经症的治疗案例,对神经症以外的心理疾病的治疗经验也予以介绍和点评,对于
我国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高发国家,因此临床医生对Hp感染处理格外关注,本书作者对Hp感染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耐药状况的地区差异、耐药率逐年上升Hp对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状况、Hp耐药对Hp治疗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叙述,并表述个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最终提出应积极应对,避免发生Hp耐药。本书是一本临床参考书,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药物涂层球囊于2014年下半年正式在中国广泛应用,随着广泛的临床使用,很多的临床介入医生对于药物涂层球囊的使用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如何使用药物涂层球囊也缺乏相关的临床经验。本书为首次就药物涂层球囊的历史、设计、作用机制、基础和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并详细介绍如何规范地使用药物涂层球囊,对临床工作非常实用。此外根据介入中心的经验,对于目前药物涂层球囊的适应证进行了具体病例的详细描述,具有参考意义。
《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共三个部分,深入浅出地将颈动脉硬化狭窄与脑卒中的诊、治、防,以科普问答的形式给予讲解,并配以典型病例介绍、特殊疑难病例详解以及生动的图片,图文并茂,使临床医务工作者以及普通人士能进一步了解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的防治知识。 《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可供血管外科、神经内外科医师以及中老年读者阅读参考。
《无“幽”更健康:暨 解读》主要以“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解读(2015版)”为核心,详细介绍幽门螺杆菌的基本知识,让读者能够充分了解到幽门螺杆菌对于胃癌的危害以及预防和控制油门螺杆菌的必要性。《无“幽”更健康:暨 解读》介绍了国际上关于幽门螺杆菌新的研究进展和对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癌和其他消化道疾病的新认识,能提高基层医疗人员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好的对胃癌和其他消化道疾病进行防控。
以供基层单位医务人员在STEMI溶栓救治中参考。应强调的是,由于各地医疗条件、技术水平、救治能力不同,在使用本指南时可因时、因地制宜参考应用。考虑我国基层医疗单位的实际和指南的可读性,为便于我国基层单位医务人员对本指南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本指南并未沿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推荐方式。傅向华、霍勇主编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共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定义与发病机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原则、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前救治流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的处理流程、并发症诊断及处理、二级预防等7章内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现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总体风险的评估、血脂异常治疗的药物流行病学、血脂及脂蛋白、血脂异常的分类及常见病因、血脂异常的相关检测及临床意义、血脂异常治疗与心血管病防治的关系、调脂治疗的新进展、血脂异常临床干预的循证医学证据、血脂异常相关指南综述、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不同类型血脂异常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临床处置、特殊人群的调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