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两版相比,《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3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首先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与时俱进,使指南内容和国内外临床抗感染治疗研究成果同步更新;第二,充分考虑新型抗感染治疗研究成果和药物研发,不断补充和完善指南内容;第三,近年新出现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也纳入指南内容,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耳道念珠菌感染等;第四,对抗菌药物超说明书使用进行了说明,提供了具体操作流程;第五,尽量避免可能导致临床用药错误或者混乱的治疗药物或方案。
本书意在向众人打开制药行业的门窗,运用药物研发过程中真实的实例来解说这一过程。作者首先从社会用药谈起;人们对制药企业的认知与误解、制药企业的利润与损失经典的药物发现过程、药物副作用的意义、药物研究开发的成败原因等,并重点讲述了寻找有效β-阻断剂所遇到的障碍。第2部分主要阐述一个药物从基础到临床所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例如,可成药的靶点、怎样发现候选药物、如何提高发现安全有效药物的成功几率、选择靶点的多种方法等。第3部分则详细讨论了生产及销售合法药物的商业性问题从一般的商业基础到企业与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的合作。最后,对影响药物生产的因素进行了总结,指出药片每天消耗量多于餐饮次数的现象将改变制药工业和立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日趋扩大。规范的药物治疗管理对提高慢性病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等有重要意义。本书共19章,总论介绍了慢性病概述、健康管理以及老年人用药特点等;各论结合我国目前慢性病发病实际情况,介绍了18种常见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肺结核、乙肝两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传染病,两种常见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管理等。每种疾病均介绍了疾病概论、治疗方案与治疗药物、患者的用药监护、用药指导等。本书可供高职高专院校和职业本科医学、药学、护理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医药行业从业人员、慢性病大众读者学习参考。
全书收载逾1700种常用药物,覆盖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每一药品除介绍名称、分类、指征和剂量、制剂、药动学、作用机制禁忌证、不良反应外,还专门阐述该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注意事项和患者用药指导。
以抗拴治疗临床需求为出发点,用 少文字,多图表,辅案例 的形式,编辑整理了抗栓治疗*临床指南和*学术研究成果,简洁、清晰地介绍了血栓形成及溶解机制、抗栓药物和相关药学监护要点、血栓性疾病防治策略,以及特殊情况下抗栓治疗策略等。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实用教程》(第四版)以新版《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为主要依据,以药品经营过程中的各主要环节为脉络,详细讲解了药品流通过程中,药品经营企业在计划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养护、销售及售后管理、出库运输等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方法。同时对组织机构、人员设置、设施设备、冷链药品管理、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计算机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等方面也做了详细论述,体现GSP标准的实施与药品经营实践的一体化。 本书对知识难点和重点进行多样化的微课制作,读者通过扫描教材上相应处的二维码可获得相关的教学资源。配套了技能训练项目,方便开展实践教学。 本书适合高等职业院校、成人教育学院药学和药品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药品经营、生产、使用、管理等部门的药学工作者学习参考
本书内容全面丰富,数据翔实可靠,图文资料珍贵,兼容并蓄,原创性强,具有极高权威性和实用性。适合广大中医药专业学生、医院、研究机构、药企、药农、药材销售从业人员、中医药爱好者及医务工作者收藏和阅读。对从事药物研究、保护、管理的专业人员,中药企业,中药院校师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郁仁存教授,首都国医名师,著名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从事临床工作60余年,特别在癌症治疗方面,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经验。本书以郁老“内虚学说”为依据,“虚、痰、瘀、毒”学术思想为基准,将其临床中常用有效的中药药对进行总结,主要从补益类、理气类、化痰散结类、活血类、抗癌解毒类、其他类,共6个方面介绍,其中每一药对均包括药对来源、单药功用、对药释义、主治、西医药理、郁老点评等内容。本书列举药对较多,基本可涵盖郁老从医中的常用药物,反映其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且本书郁老亲自对各药对进行点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药食同源品种及其功效》简要介绍了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的概念,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的资源与功效成分,具体介绍了具有增强人体体质功效、防止疾病功效、恢复健康功效、延缓衰老功效的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最后介绍了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工业的发展展望和食品工业中药食同源的应用案例等内容。
本次修订除增加了不少近年在国内外上市的新药之外,也删除了一些已经退市或临床上已被淘汰或基本不用的药物,包括部分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中成药。同时在介绍部分药物时新增了【关联药物】一栏,主要用于记录该药相应的特异性解毒剂/逆转剂,国外已经上市或富有前景的同类药物。另外,此次修订结合*指南或专家共识进一步增加了关于临床用药指导和建议方面的篇幅并进行了理念更新。
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按照科学、严谨、简明、实用的原则,以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为目的,根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国家标准,对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的268种中成药进行了重点介绍。 全书正文分为总论、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简要介绍中成药的命名、分类及组成,中成药的常用剂型、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合理应用、不良反应,以帮助广大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全面了解中成药的基本概念、科学内涵及相关内容,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科学地选用中成药。各论部分分为内科用药、外科用药、妇科用药、眼科用药、耳鼻喉科用药、骨伤科用药、儿科用药七个部分。各部分收载品种参照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中成药功效分类进行介绍。每个品种项下按【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方解】
本书汇集了6种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经典案例,即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真菌病和间质性肺疾病,每种呼吸系统疾病选取3~5个经典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临床药学监护要点和常见用药错误;最后依据最新的临床监护路径,形成针对每种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特点的标准化临床药学监护路径。
本书是一部结合理论与实践论述中药汤剂煎煮与服用方法的专著.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汤剂的历史沿革及历史成就.第二章至第五章从现代煎煮法的研究、汤剂临床服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尤其对影响汤剂煎煮的因素作了详细而深入的解析与探讨.同时挖掘并建立了“煮散”研究的示范方法.对于节约药材、减少资源的浪费、规范临床煎煮使用方法、完善中药的形式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意义.第六章阐述了饮片汤剂的未来发展趋势.附录收载了相关的管理法规.便于读者查阅.书中列举了大量科研实例.可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宝贵的一手参考资料.
方剂学(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用)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 十三五 规划教材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系列中的一种,由将近三十所院校参与编写,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必修课程。本书对于选收的基础方、代表方及常用方以辨证论治思想为核心,分析证治机理,以药力为依据阐述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以中医学的逻辑思维方式详释配伍方义等,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的桥梁课程,供中医药院校的学生使用。
本书汇集了临床常见血栓性疾病治疗的典型案例,共7个病种,即冠心病、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心脏瓣膜病及骨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每种病种选取3~5个经典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药学监护要点和常见用药错误,最后依据最新的临床监护路径,针对每个病种的治疗特点,形成标准化药学监护路径。
本书汇集了临床常见的8类免疫及器官移植相关疾病的40个典型案例,系统地介绍了各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等基础知识,并重点通过典型案例的治疗分析,对相应疾病的规范化治疗,特别是治疗方案选择、用药宣教、并发症处理、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相互作用审查等药学监护要点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形成规范的、可指导实践的全程药学监护路经,为进一步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规范指导。
本手册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集结了全国乳腺癌治疗领域权威的临床专家和药学专家共同编写,本指南的编写将严格遵循循证依据,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准确性,新版延续了上版的结构,包括:概述、常用药物使用规范、辅助治疗原则及规范、新辅助治疗原则与规范、晚期治疗原则与规范、相关辅助治疗用药原则与规范。并在上版的基础之上,新增了近年来新批乳腺癌适应证的抗肿瘤药物的有关信息,更新了乳腺癌的药物治疗手段和化疗方案。为提高我国乳腺癌整体诊疗水平提供指导与参考。
本书总结GMP、GSP等检查及注册核查工作中重点及难点,内容包括质量体系、CAPA、无菌控制、设施设备、公共系统、确认与验证、药物警戒、药品经营、药品稽查、注册核查等监管要点,并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进行举例说明。 本书涉及药品生产、经营多个重点环节,收集案例真实,可作为药品检查员、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丛书是由广东省药学会专家组成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出版的一套适合全科医生和药师阅读和参考的案头书。每个分册根据临床实际工作经验收集整理了不合理用药处方案例,全套书共收集处方案例千余例。每一个案例均从药师的角度进行了处方合理性分析,并提出了处方审核建议,便于指导基层医生和药师开展处方审核工作。本书作为《临床处方审核案例详解》丛书的分册之一,三审部分书稿内容,未发现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问题。本书能够遵照《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标准,以近年来公布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诊疗指南为依据,以处方案例为基础,将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的知识点与临床处方案例相结合,进行临床处方审核分析、机制分析、干预建议详解。
本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医大师临床研究》分册之一,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本书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的临床常用药对,根据刘老用药的规律主要划分为生熟药对、同株药对、协效药对、经方药对、辨病药对、辨证药对、对症药对以及经验药组等几类,在引证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侧重阐述刘老之经验,同时也记述了作者的心得与体会,以便加深对药对的理解与运用,组方简便,疗效确切,对应用中药和方剂颇具价值,有利于中医药同道更为清晰、深刻的认识中药药对配伍关系,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用方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