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民族药医院制剂目录》分四卷出版:卷收载藏药医院制剂,第二卷收载蒙药医院制剂,第三卷收载维药、傣药和彝药医院制剂,第四卷收载苗药和其他民族药医院制剂。民族药医院制剂是已获省(自治区)食药监督管理部
享有盛誉的经典著作“牛津医学手册系列”之一的本书涵盖了大量与临床药学相关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实用技能等重要主题和内容,是一本兼具科学性、 性和实用性的临床药学参考书。 本书由经验丰富的胡欣教授带领 老中青三代临床药学工作者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精心翻译而成。全书语言简练,结构清晰,通俗易读。书末还附有常用、必需的参考数据等附录和详细的索引,方便检索。 本书适用于药师、医师、高等医药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等医药相关工作者。
。。。
。。。
......
本书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的《药用植物学》教材所采用的分类系统来编排,将文字描述与摄影技术相结合,特写与局部解剖相结合,科学、艺术地展现药用植物的鉴别特征,从而达到易掌握、易记忆、易推广之目的。在编写方式上,对于每一类、每一科药用植物,本书先简要说明其识别特征,再根据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选用图形精美、特征突出的图片,生动地呈现该类组织器官、该科植物普遍特征或该科主要药用植物的识别特征。编者还在图中做了一些文字标示以精准扼要地解释说明某些图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解剖放大图的识别意义。此外,本书在每幅图下注释了药用植物中文名和省略命名人的拉丁学名,并简要提示入药部位和主要功能。附篇列述了 图解植物器官形态功能的适应与进化 作为趣味性补充知识,以飨读者。本书为广大读者构建
享有盛誉的经典著作“牛津医学手册系列”之一的本书涵盖了大量与临床药学相关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实用技能等重要主题和内容,是一本兼具科学性、 性和实用性的临床药学参考书。 本书由经验丰富的胡欣教授带领 老中青三代临床药学工作者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精心翻译而成。全书语言简练,结构清晰,通俗易读。书末还附有常用、必需的参考数据等附录和详细的索引,方便检索。 本书适用于药师、医师、高等医药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等医药相关工作者。
......
......
江忍庵编的《中国药物新字典》是民国时期较早编纂出版的一部药物辞书,具有从传统本草著作向现代药典转变的起步特征。江忍庵编,1931年上海中国医药研究会出版。全书仿《康熙字典》体例,按药名首字部首归类,共分十二集,每集所分之部,每部所列之词条,按笔画为序排列。前置总目录和检字表,便于检索。采录药物以“通行于中国者为限”,编写方法主要是“采录古今名人本草汇合而成”,但“偏重于性质功用”,每一种药名下设置有名称、种类、性质、功用、禁忌、用法、附录等细目。全书收罗颇多,词条文字较为简明扼要。本次据原书影印出版,供中医药人士参者。
......
享有盛誉的经典著作“牛津医学手册系列”之一的本书涵盖了大量与临床药学相关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实用技能等重要主题和内容,是一本兼具科学性、 性和实用性的临床药学参考书。 本书由经验丰富的胡欣教授带领 老中青三代临床药学工作者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精心翻译而成。全书语言简练,结构清晰,通俗易读。书末还附有常用、必需的参考数据等附录和详细的索引,方便检索。 本书适用于药师、医师、高等医药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等医药相关工作者。
享有盛誉的经典著作“牛津医学手册系列”之一的本书涵盖了大量与临床药学相关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实用技能等重要主题和内容,是一本兼具科学性、 性和实用性的临床药学参考书。 本书由经验丰富的胡欣教授带领 老中青三代临床药学工作者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精心翻译而成。全书语言简练,结构清晰,通俗易读。书末还附有常用、必需的参考数据等附录和详细的索引,方便检索。 本书适用于药师、医师、高等医药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等医药相关工作者。
《中国中医药年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综合反映中国中医药工作各方面情况、进展、成就的史料性工具书。《中国中医药年鉴》前身为《中医年鉴》,1989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年鉴》,自1983年起已连续出版32卷。2002年《中国中医药年鉴》分为行政和学术两卷出版。本卷《中国中医药年鉴》(行政卷)(以下简称《年鉴》)为2015卷(总35卷),收编内容截至2014年底。2015卷《年鉴》共21个部分:(1)综述篇;(2)文献篇;(3)会议或活动篇;(4)专题工作篇;(5)业务工作篇;(6)直属单位篇;(7)中药篇;(8) 地方篇;(9)军队篇;(10)医疗机构篇;(11)科研机构篇;(12)院校篇;(13)社会团体篇;(14)大事记篇;(15)数据篇;(16)荣誉篇;(17)管理干部篇;(18)机构名录篇;(19)港澳台地区篇;(20)国外篇;(21)附录篇。
《中国中医药年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综合反映中国中医药工作各方面情况、进展、成就的史料性工具书。《中国中医药年鉴》前身为《中医年鉴》,1989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年鉴》,自1983年起已连续出版32卷。2002年《中国中医药年鉴》分为行政和学术两卷出版。本卷《中国中医药年鉴》(行政卷)(以下简称《年鉴》)为2015卷(总35卷),收编内容截至2014年底。2015卷《年鉴》共21个部分:(1)综述篇;(2)文献篇;(3)会议或活动篇;(4)专题工作篇;(5)业务工作篇;(6)直属单位篇;(7)中药篇;(8) 地方篇;(9)军队篇;(10)医疗机构篇;(11)科研机构篇;(12)院校篇;(13)社会团体篇;(14)大事记篇;(15)数据篇;(16)荣誉篇;(17)管理干部篇;(18)机构名录篇;(19)港澳台地区篇;(20)国外篇;(21)附录篇。
《中国民族药医院制剂目录》分四卷出版:*卷收载藏药医院制剂,第二卷收载蒙药医院制剂,第三卷收载维药、傣药和彝药医院制剂,第四卷收载苗药和其他民族药医院制剂。民族药医院制剂是已获省(自治区)食药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有制剂批准文号的民族药成药。本目录还适当收载民族医医疗机构的协定处方剂。 《中国民族药医院制剂目录》收载医院制剂时涉及的少数民族,均设有民族医医院或民族医专科,包括藏、蒙古、维吾尔、傣、彝、苗、土家、畲、侗、壮、瑶、朝鲜、满、哈萨克、回、白、纳西、水、羌、傈僳、布依共21个民族。共计收入这些民族药医院制剂(含部分临床协定处方剂)共1882种。本目录为全面展示民族药医院制剂,选择了89家医疗机构,既有公立医院,又有民营医院;既有部队医院,又有寺庙医院;既有专门的民族医医院,又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