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怀仁、王旭东、吴承艳、孙世发编著的《中医方剂大辞典(第2册第2版)(精)》在保持《中医方剂大辞典》原有的基础上,主要对该书中的脱、衍、倒、讹,86年以后至今正式出版的方书及有价值的中医药著作中确实有值得收录研究的方剂,以及86以后的方剂研究的新成果如方剂的实验研究成果等,从目录学、版本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多种角度,分别进行考证、校勘、辑佚、辨伪等研究与补充,按辞书形式归类整理、使之系统化、工具化、实用化、现代化,编纂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完整的方剂专书,全面反映每首方剂的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历史成就和现代成就。
本手册着眼于如何问病荐药,让一线药店人全面系统地了解疾病的诊断标准、处理原则,以便为顾客提供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手册涵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中医养生等7大版块,超100种药店常见疾病。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和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药学》(第七版)为参考,精选了233种临床常用且疗效确切的中草药。从别名、来源、形态特征、生境分布、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便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应用;同时,本书还精选了1000多首单方验方,以使人们在阅读本书之后,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而*化地发挥本书的传承、传播效应。此外,本书所选的图片均为手绘图片,图片清晰,容易识别。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围绕骨科的纸版口袋书。结合当前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防治指南,按照疾病简述,症状和体征,诊断,外科治疗及所涉及的临床用药,分项阐述。方便做笔记及翻阅。具体而言,本书拟结合当前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防治指南,介绍骨科临床相关用药,全书拟初步分为: 第一部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 第二部分:术后感染及开放性伤口给药方案 第三部分:疼痛评估及镇痛方案 第四部分:围手术期抗凝及血栓的处理 第五部分:骨质疏松管理 第六部分:神经修复用药管理 每个部分按照疾病/状态简述、症状和体征、诊断、外科治疗及所涉及的临床用药,分项阐述。
本书收录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的中成药部分共1238种(含民族药88种)以及2017年7月13日新增的5种中成药,以现代医学病症大类为主线,以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每味中成药正名之下设【药物组成】【方解】【剂型规格】【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特别提示】等栏目。重点介绍药品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对指导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医保药品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全书分为基本知识篇、重点法规解读篇、监管实务篇3篇,重点论述了药品监管与立法、生产监管、流通监管、科研监管、注册监管等相关内容。 本书旨在为药品监管部门及相关人员履行药品安全监管职能提供系统性参考,全书内容详尽系统、实用性强,可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提升监管水平。
《药品说明书撰写指南》由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组织,一线药审人员编写。本书共20章,详细介绍了药品说明书撰写的建议,并列举案例进行说明。前16章介绍说明书各相关项目的撰写建议;后4章介绍对4个不同类别药物的特殊撰写建议。在撰写上,各章首先介绍撰写要点,包括撰写的主要内容、格式和注意事项;然后列举说明书案例,指出存在的问题,列举正确的撰写案例,使读者从正反两方面认识撰写要点;*后介绍我国和欧美有关法规与指导原则,扩大读者视野,从而使读者获取更多的撰写灵感。 《药品说明书撰写指南》适用于医药企业药品说明书撰写、药品注册有关人员。
《中国药学年鉴(2013第29卷)(精)》是我国的药学学科专业年鉴,由全国著名药学专家、教授组成的编委会负责编纂,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司勋教授任主编。 《中国药学年鉴(2013第29卷)(精)》系统、全面、概括地记载了我国药学领域各方面的发展和成就,自1980年起逐年连续出版。全书共分十一个大栏目,内容包括专论、药学研究、药学教育、药物生产与流通、医院药学、药品监督管理、药学人物、学会与学术活动、药学书刊、药学记事、附录等。2013年版是至今已出版的第29卷。 《中国药学年鉴(2013第29卷)(精)》对从事医药教学、科研、生产、使用、经营、管理的药学工作者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本书因其密集的信息、翔实的统计资料而深得广大读者的好评,是医药工作者案头备查备考的资料书,也是医药企事业单位的馆藏书目。
《中国药典》2015年版药品微生物检验系统全面与国际接轨,除了对检查项目进行修订,大肠菌群修订为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外,其他项目的检验系统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方法的建立*是由原来的验证修订为适用性试验。为了使《中国药典》2015年版能* 顺利的实施,让各药品生产企业和检验机构*好的了解新旧版要求下同一品种检查方法的差异,这本由罗卓雅主编的《中国药典2015年版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实例》以100个品种为实例,按新旧两版要求平行操作建立检查方法并予以比对,直观实用,是各级药品微生物检查人员很好的技术参照,为各级药品微生物检验人员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实例,适合从事微生物检验人员使用。
《医生专用药物手册》药品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为标准。内容涵盖了抗感染药物,感染性疾病药物及生物制品,抗肿瘤药物,神经系统药物,精神病常用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代谢病药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扩充血容量药物,利尿剂和脱水剂,肾病及风湿性疾病药物,解毒药物,麻醉科药物,外科常用外用药,妇产科用药,耳鼻咽喉科用药,眼科用药,口腔科用药,皮肤科用药,抗过敏药物,放射科用药,共二十五章。
徐彦贵、杨文杰、王春革主编的这本《社区医生抗菌药物应用指南》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学和药学专家共同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两大部分,部分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内容包括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原则、特殊人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第二部分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内容包括疾病概述、常见致病菌、临床表现、实验室与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抗菌药物应用评估及注意事项等。 本书的编写旨在提高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能力,减低药物治疗的风险,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水平。书中内容详细实用,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临床抗菌治疗工作有较强的指导作用。适合基层社区医生和年轻医师参考阅读。
《新编中国药材学》是在1996年出版的徐国军院士主编《中国药材学》的基础上,由黄璐琦院士主编,补充完整了《中国药材学》的内容,通过近几年来广泛地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结合对传统经验的进一步总结和现代有关科学研究资料的汇集整理编著而成。全书分总论与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概述中国药材学的历史和任务、药材化学成分、我国药材资源及其生产、利用、鉴定和中药应用的基本原则;各论部分收载植物类药材882种,动物类药材60种,矿物类药材40种。各药一般记述其名称(药材名、汉语拼音、拉丁名、英文名、别名)、来源、历史、植(动)物形态、产地、生产(栽培、饲养、采收、加工、贮藏、商品流通)、炮制、性状、商品规格、显微鉴定、化学成分、理化鉴定、药理作用、性味、功能、主治、用量、方剂与成药等。还附有植(动)物形
第三增补本共收载新增品种126个,修订或订正品种89个。其中一部新增60个(成方制剂60个),修订或订正27个(药材4个,成方制剂23个);二部新增65个(化学药47个,辅料18个),修订货订正62个(化学药54个,辅料8个);三部新增1个。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附录也进行了增修订,其中一部增订1个,修订或订正2个;二部增订1个,修订或订正7个。
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是新医改重要方案中的重要政策,《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和《临床应用指南》是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重要配套出版物,在药品使用、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均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12年卫生部药政司对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作了较大幅度以修订工作,根据新版目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的《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详尽介绍了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以上医院日常诊疗工作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每类疾病都从概述、诊断要点、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四部分内容作以阐述。在疾病诊断明确的前提下,讲解具有处方权的医生如何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白族药用植物图鉴》首次以图鉴的形式,对白族传统聚居地大理地区的白族漩用药用植物进行系统的汜录与描述。全书收集约426种白族惯用药用植物,是迄今为止收集白族药用植物种类*多、考察与拍摄植物信息量大的一部白族医药专著。 《白族药用植物图鉴》作者历时五六年,行程数万里,以大理白族聚居地为核心,滇西地区为重点,全面梳理并系统考察了白族药用植物的现存状况。拍摄了10万张以上的植物图片及影像资料,以科学的态度,从中甄别、鉴定白族药用植物400余种。作者还深入民间,走访白族草药医生,收集和抢救了大量一手白族医药知识与经验。 《白族药用植物图鉴》为后人研究大理及周边地区植物生态变化、白族药用植物分布状况、白族医药文化等积累和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白族药用植物图鉴》每种药用植物下分列【
由王晓玲编著的《临床药师案头工作手册丛书:18岁以下患者治疗临床药师指导手册》共分三章,内容包括:概论、18岁以下患者常见疾病与治疗、临床药师参与18岁以下患者用药管理的实践。附录部分包括:18岁以下患者慎用和禁用的中药表、18岁以下患者用药管理药历、18岁以下患者用药管理查房记录表、18岁以下患者用药教育资料、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划分及正常身高与体重范围表、儿童遗传病及治疗药物选择表、18岁以下患者用药参考图书和网站等丰富内容。
本书是“Perry小鼠实验系列丛书”给药技术分册。 作者不但对目前流行的小鼠实验中的五大常用给药技术(灌胃、肌肉注射、皮肤给药、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做了系统的专业重建,而且推出了“膜给药”和“间接给药”技术。为了适应不同读者的需要,作者还结合小鼠独特的解剖和生理特点,针对不同科研课题要求、实验室条件和个人技术,介绍了不同的给药方法。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版药典。本版药典分一部、二部、三部和四部,2015年版药典收载品种5608个。
《麻醉科医生案头药物速查/医生案头药物速查丛书》编著者张树林。 《医生案头药物速查丛书:麻醉科医生案头药物速查》尽可能全地收集了目前麻醉科临床上应用的众多药物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药,并根据本专业的临床规律和药物作用特点进行分章节编排,以突出本专业特点,力争做到本专业涉及的药物全,与本科关系不大的药物不再收录。并尽可能收齐药物的别名,以帮助临床医生解决一药多名的困扰。
《简明临床处方手册》即是针对基层医生的临床需要编写的再教育用书,旨在提高基层的全科医生或内科医生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治疗、处理能力。 本书的主编及编者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盛京医院及沈阳市传染病医院等,均是长期工作在医疗线的年富力强的教授或副教授。这些医生把自己的治疗思路和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形成这本《简明临床处方手册》,以简洁、精炼为特点,重点突出治疗实际,是宝贵的、实用的经验性总结。 这本《简明临床处方手册》以内科、儿科、妇产科、皮肤科和五官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每种病包括概述、治疗原则、详细的治疗处方和治疗注意事项。使应用的医生不但全面了解治疗方案,还能快捷地找到疾病的合理处方,方便、实用、层次清晰。治疗处方非常具体,列举了同类治疗药物中常用的药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5年修正)中规定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药用要求,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并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批药品时一并审批。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国药包材的质量标准,统一各项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加强对药包材的监管。从2009年开始,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牵头,组织全国药包材检验检测机构对现行的139个国家药包材标准进行了整理、勘误和汇编,结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内容特成此书。本书包含130个现行有效的药包材标准,共1册,分为七个部分:部分为玻璃类药包材标准、第二部分为金属类药包材标准、第三部分为塑料类药包材标准、第四部分为橡胶类药包材标准、第五部分为预灌封类药包材标准、第六部分为其他类药包材标准、第七部分为方法类药包材标准。我国现行的药包材标准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