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有沒有那麼一個人, 讓你突然間想到彼此的回憶時, 嘴角還是會不自覺地上揚? ※隨書附贈:Peter Su手繪塗鴉書籤 這是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 他想和你說: 曾經有你的存在而完整了我的青春歲月, 我一直深信,故事也會從這裡開始, 我寫下了最後的書名, 《後來的你,好嗎?》 以此紀念,曾經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 「喜歡和你在一起, 是因為即使只是沉默地待著,也不會感到寂寞。」 願你曾經的那些思念,都能隨著溫柔寄到想去的地方。 你一定要記得,你的好,從來都不該被誰認可;你的好,要留給懂得珍惜的人。 其實那些自己曾經愛得死去活來的人、還是把自己傷得體無完膚的人,過了某天就這樣再也不提起了。你以為自己早就忘了,但事實上並不是真正忘記,只是不再想念罷了。
有着十余年西部行走经历的作者,多次深入中国西南边陲,体验乡村生活,了解“边缘人”的生存状况。有人与自然的故事,有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在边境的群山或江畔,看森林的苍茫、听飞鸟的啁啾、闻花草的芬芳、读云雾的诡谲,文字透出忧伤的唯美。将长期以来他所倡导的“大乡村理念”与“自然中心主义”熔铸其中,思考人类与自然如何在对立中找到共同的合点。《到一朵云上找一座山(穿行滇南)》通过真实详尽的描述,求证自然人生的本态,超脱文本带来的束缚,有着诸多“亲历性”的体验。文字整体以诗意的叙述,展现西南边地农人不为人知的生活,赋予其自然人生之精神性质和价值观。并辅以大量图片,使内容 显直观、立体,是了解边地之乡村中国难得的作品。 《到一朵云上找一座山(穿行滇南)》由黄老勰编著。
本來文章有法,可是真正讓文章有妙趣、有神采、有特色、有風格的法,非但不能經由考試鑒別;也不能經由應付考試的練習而培養。要以寫文章的抱負和期許來鍛鍊作文── 要寫文章,不要搞作文! 張大春以79篇散文演繹文章之道,既談他對寫文章的看法,也示範各種寫作技巧。 同時收錄蘇洵、魯迅、胡適、梁實秋、林今開、毛尖等古今諸家文章各一篇, 或博大或巧妙,各擅勝場。 文章是自主思想的訓練,若不是與一個人表達自我的熱情相終始,那麼,它在本質上是造作虛假的。 練習寫文章,是要培養一種隨身攜帶的能力,而非用後即丟的資格。 從概念到方法,從說明到例文,從白話到文言。 好文章從天地人事的體會中來,寫文章本該是自由傳神、變化多姿的趣事。 寫文章,好難── 好文章是從對於天地人事的體會
我們共用相同的文字 在不同的文件上簽名 ----節錄自<集合> 偽詩人蔡仁偉的第二本詩集,收錄2013到2015年的生活點滴,不只有他自己的歷程,還含括了其他人的生命。裡頭205首作品,每一首都在講一個人,可能是為了你而寫,也可能僅是自言自語;短詩更尖、長詩更深,期許每個讀者打開書之後,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子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