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以沸石分子筛材料的绿色合成,即无有机模板剂合成与无溶剂合成为核心展开。其中无有机模板剂合成主要是介绍各种策略,包括调节起始凝胶配比、利用沸石导向剂及晶种法等;无溶剂合成更侧重于晶化过程、晶化机理及成品性能等方面的讨论。最后还提出了沸石分子筛材料绿色合成面临的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书是 B K 伐因斯坦(主编)、 A A 契尔诺夫和 L A 舒瓦洛夫主持编写的《现代晶体学》 4 卷本中的第 3 卷,本书的主要作者是 A A 契尔诺夫,参加编写的还有其他 5 位专家。本书由结晶过程和晶体生长两大部分组成。*部分包含的内容有:平衡、成核和外延、生长机制、杂质、质量和热输运、生长外形及其稳定性、缺陷的产生和团块结晶等;第二部分介绍气相生长、溶液生长和熔体生长。本书可作为固体物理、材料科学、晶体学、金属学、矿物学、化学等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并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是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的研究生教材《现代晶体化学——理论与方法》一书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修改补充完善而成的。《BR》 全书共有十四章。系统介绍了晶体化学的形成和发展,晶体几何学理论,倒易点阵及晶体衍射方向,晶体化学基本原理,晶体生长与晶体合成,晶体结构缺陷,准晶体学基础,单质、氧化物及类似物的晶体化学,硅酸盐晶体化学,配合物晶体的设计与合成,几种新颖配合物的晶体化学,纳米材料晶体化学,晶体的X射线分析,晶体的显微分析等。内容安排符合教学要求,富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理论论证科学,实践性也很强,及时、准确地反映了国内外的先进成果。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多晶X射线衍射技术的原理、仪器、方法和应用。全书内容循序渐进,在介绍X射线的物理基础、射线强度检测技术及其发展、晶体和晶体衍射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着重阐述了X射线衍射仪器和多晶衍射仪的原理,详细论述了如何获得正确的衍射数据、如何评估衍射实验数据的可信度以及仪器的工作状态等实验技术问题。之后,又在物相分析、晶面间距或晶胞参数精测、峰形分析三方面深入介绍了多晶衍射数据在各方面的实际应用,列举了一些实例和已发布的应用多晶衍射的测试方法标准。 本书凝结了作者50余年的X射线仪器研发和应用经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供化学、化工、材料、矿冶等领域中从事固体物质材料分析鉴定的研究人员和X射线衍射仪器操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结晶学教材,1961年初版, 1972年第2版,1992年第3版,1994年、1995年重印出版,1997年简装版出版,2001年第4版全面修订出版,备受关注。书中系统阐述了结晶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晶体学、晶体学的物性、结晶动力学、结晶技术以及结晶设备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新版在第3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全面的改写,同时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反映了该领域近年来的主要进展。该书附录提供了大量有关
本书系统介绍了人工晶体生长的基础理论和相图技术,在此基础上全面介绍了人工晶体生长主流技术如水溶液法、助熔剂法、水热法、焰熔法、提拉法和坩埚下降法等,详细介绍了上述人工晶体生长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设计与构造、生长工艺以及它们的优缺点等。同时,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科研工作成果积累,选择性介绍了几种重要的光电子晶体材料的生长技术。
《声子晶体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的目的是从材料、装置和应用等角度为读者详尽地综述声子晶体领域的研究现状,并为准备介入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们提供必要的研究工具。为实现这一目标,该书涵盖了声子晶体设计与实验中所用到的各种仿真手段、制备过程和描述方法等内容,无论是本领域的成熟研究人员还是新手都能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此外,该书还对近期声子晶体领域出现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 撰写该书的想法*初萌发于2009年的夏天,那时我们联合主办了*届国际光子晶体研讨会(Nice,法国,2009),会议过程中人们认识到有必要为声子晶体领域撰写一本包罗万象的参考书,因此,会议之后,我们花了相当长的时间调查了声子晶体研究者们的需求,以此为依据形成了该书的内容框架,进而邀请了多位专家分别执笔撰写了相应的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