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本书通过对科学过程、宇宙大小和年龄,以及星系的演化,介绍了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天体和天球及其坐标、时间与历法、星空区划和四季星空、天文观测工具和手段、天体物理性质及其测定、太阳系、地月系、地球及其运动、恒星、星系、宇宙等。全书通过紧密联系星空与地球的关系,说明了天文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的未来。
一生中 不容错过的浩瀚星空奇景,每一页都让你惊叹不已本书收录了NASA摄影档案中的精美照片,记录了夜空中各种美丽绚烂的天体与天象,从灿烂的北极光到令人惊叹的月食,从罕见的 血月到划过大气层的流星,从腾空的航天飞机到太空中陌生的星云, 展现自然星空的美。书中为精彩 伦的照片配上了专业生动的文字注解,照片均出自哈勃空间望远镜、斯皮策空间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空间站等航天器和高精度观测设备,让您从多角度感受夜空 之美。
【了解火星的过去、现在,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 火星上是否存在水源?火星上是否有生命?航天器如何在火星上工作?火星适合人类居住吗?人类何时移民火星?读懂了这本,也就读懂了火星。 《火星全书》从45亿年前至今的火星全记录。 自古至今,火星都是人类 向往的行星。 本书介绍了火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用望远镜观测火星、早期的火星理论,到发射航天器观测火星,再到派出火星车直击火星、寻找火星上的生命、火星遥感新的视野、寻找关于火星的正确答案,之后还介绍了科幻作品中的火星以及人类何时登陆火星。在 ,以编年史的形式记录了人类历次探测火星任务,以及关于火星的信息、火星与地球的对比、火星的大气层、火星地图等等。 另外,书中还包含200多张等来自NASA等 机构的图片,让读者一睹火星的壮观面貌和不为
《引力波的三维模型与接收原理》作者王士珊研究认为,所谓引力波,主要是N场、K场的扰动在三维空间中的传播二形成的N-K波。三维理论认为,交变的感生电流或感生电动势正是引力波所引起的真实的物理效应,其中包含了引力波的许多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探测这感生电流或感生电动势来探测引力波。这就是三维理论的引力波接受原理。
《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及其应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系列丛书》从北斗卫星组成、坐标系统、时间系统、导航定位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方面,相对全面地介绍了整个北斗系统的构成,为大家了解及应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提供参考。
《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及其应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系列丛书》从北斗卫星组成、坐标系统、时间系统、导航定位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方面,相对全面地介绍了整个北斗系统的构成,为大家了解及应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提供参考。
《探秘小行星》结构按逻辑顺序编排,可分为8个部分。部分(~3章)的主题是小行星探测与发现。章介绍了人类开展20年空间探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第2章关于太阳系内的特洛伊小行星;第3章介绍了内行星以内的小行星轨道与动力学特性。第2部分(第4~7章)的主题是小行星特性。第4章探讨了勘探小行星资源;第5章描述了用于选择目标与任务规划的小行星模型;第6章介绍了小行星资源利用的步;第7章从系统角度介绍了载入探测近地小行星任务。第3部分(第8~10章)的主题是采矿机器人的设计、建造与操作。第8章介绍了不受重力约束的移动式机器人的设计方法;第9章介绍了基于仿生学的着陆方式及其在地外天体探测中的应用前景;0章介绍了采矿机器人能源系统设计的问题。第4部分(1~17章)的主题是就位资源利用技术(ISRU)。1章介绍了碎石堆构成的近地小
熊澄宇主编的《九层台(精)》为盘古大厦九层台建筑室内设计理念的摄影集。该画册从形胜:文化守望;格局:文化传承;匠心:文心雕龙;理念:文以载道四个方面阐释九层台的设计、布局、摆设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化的空间设计的爱好者提供详尽的参考。
《探秘小行星》结构按逻辑顺序编排,可分为8个部分。部分(~3章)的主题是小行星探测与发现。章介绍了人类开展20年空间探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第2章关于太阳系内的特洛伊小行星;第3章介绍了内行星以内的小行星轨道与动力学特性。第2部分(第4~7章)的主题是小行星特性。第4章探讨了勘探小行星资源;第5章描述了用于选择目标与任务规划的小行星模型;第6章介绍了小行星资源利用的步;第7章从系统角度介绍了载入探测近地小行星任务。第3部分(第8~10章)的主题是采矿机器人的设计、建造与操作。第8章介绍了不受重力约束的移动式机器人的设计方法;第9章介绍了基于仿生学的着陆方式及其在地外天体探测中的应用前景;0章介绍了采矿机器人能源系统设计的问题。第4部分(1~17章)的主题是就位资源利用技术(ISRU)。1章介绍了碎石堆构成的近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