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起源》是大陆漂移说创始人阿尔弗雷德 魏格纳的经典论著,系统地阐述并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共分三个部分。*部分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部分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部分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黏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问世,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这是一本利用户外线索辨别方向、预测天气、寻找水源、追踪动物的实用徒步指南。作者在本书中为读者分享了诸多观察和解读自然的技巧与心得。这些技巧与心得是他二十多年来行走在世界各地,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无论漫步在乡村还是城市,行走在海边还是山地,只要你善于观察,掌握解读自然的技巧,太阳、月亮、星星、云朵、土地、植物、动物等,都会变得更加有趣!
2016年,第二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由湖北大学承办,来自全国80余所高校超过110支队伍参加比赛,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大赛一方面突出地理特色,培养学生用地理学的视角和地理学方法去理解、解释、解决生产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推进学生学术科研、专业思考等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大赛突出综合素养,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将其专业学术研究结果简明清楚地展示给观众,培养学生演讲答辩、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精神气质。由各参赛高校派出教授组成的专家评审小组,对参赛作品的学术性、创新性以及参赛选手的展示风貌、表达能力、逻辑能力等进行综合考察,对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较高要求,参赛作品和选手的水平也逐年提升,为培养地理类及其他各相关专业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演讲答辩能
本书涵盖了当前海洋遥感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第1章 海洋动力过程SAR遥感应用 介绍了SAR发展历程以及内波、海浪、海面风场SAR遥感的机理、方法和应用,第2章 典型海上目标SAR探测 主要介绍海冰、溢油、船只目标SAR探测的机理与方法,第3章 高度计数据处理及应用 介绍了星载微波高度计发展历程、高度计数据处理以及高度计数据在海浪、潮汐、中尺度涡等方面的应用,第4章 微波辐射计海表参量反演技术与应用 主要介绍微波辐射计发展历程、微波辐射计海表温度和海面风场反演技术与应用,第5章 海洋水色遥感 主要介绍海洋水色卫星发展历程、水色遥感机理、信息提取方法、应用案例,第6章 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技术 ,主要介绍地波雷达发展历程、海态遥感及应用、海上目标探测等内容。
本手册共三章。章为电离层基础知识,主要对电离层及其变化特性、电离层垂直探测与电离图等作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为电离层参数的度量精度规则,对电离层14个参数、限量符号与说明符号作了解释说明并给出了这些参数度量的详细精度规则。第三章为电离图度量说明及实例解释,这是本手册的核心篇,分别按E层、Es层、F1层、F2层和其它电离图情况的顺序对度量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各层的度量参数定义和度量规则说明,以及对各层不同描迹情况进行分类定义并给出了对应的观测实例的度量解释;特别是对特殊电离图的度量方法进行了更多的举例和更加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本书内容以《气象地理区划规范》《重量气象服务产品地理用语业务规定》《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等为依据,对公众关注的天气预报热点问题进行解读。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27个话题。第一部分介绍了“天气预报是什么”,对现行天气预报业务进行了简要说明,并给出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共含7个话题;第二部分介绍了“天气预报怎么理解”,将天气预报中常用的时间、地理、气象用语、气象灾害预警逐一说明,并告诉你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图并不是“高不可攀”,共含15个话题;第三部分介绍了“气象生活小妙招”,解读那些可能在生活中困扰过公众的“小疑惑”,共含5个话题。全书用极简的形式、幽默的文风,引领公众理解这些生僻的天气预报用语,以及天气预报背后的预测科学,助力公众解读天气预报。
(1)提出了基于空天地水的青藏高原DEM协同方法:建立了面向青藏高原特殊地理环境,集成卫星遥感、UAV-SFM、地面实测和船载水深测量等的多维协同体系,并采用GNSS星站差分技术,构建了统一地理空间基准,实现了空天地水多源DEM数据的融合,扩大了数据覆盖范围,提升了高程精度和空间分辨率,为青藏高原河湖系统建模与演变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地形地貌数据获取方法。(2)提出了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青藏高原内流区湖泊水文连通性建模方法:基于区域增长算法提取内流区湖泊,采用标记控制的分水岭分割方法建立湖泊分水线,计算相邻分水线的*小溢出点高程建立漫溢邻接矩阵,利用改进Priority-flood搜索算法构建湖泊级联漫溢模型,通过森林结构图实现建模结果的可视化。构建的青藏高原内流区融合型湖泊和瀑布型湖泊等漫溢级联模型,从地形特征上阐明
这是一本写给小学生的气象科普图书。它以儿童的视角看气象、学气象、用气象,介绍了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以及与节气对应的农事、民俗、饮食、花信及民俗传说等,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串联起来,通过深入浅出、删繁就简地讲述,将万千气象知识融于图画之中,使得本书能够化枯燥为生动,化单调为多彩,化僵硬为鲜活。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科学性可读性统一:作者既是气象方面的专家又具有丰富的科普经验,注重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阐述科学原理、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 页面排版时尚新颖:书中的每个知识点、每一个页面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推敲的,页面中的每幅图都有它丰富的含义,每一个页面都值得读者认真分析和细品,图文编排珠联璧合。内文色彩自然协调:本书色彩丰富,色彩紧随季节变化,增强了色彩与内容的相关性、融合性、协
一部《美丽心灵》让我们认识了约翰·纳什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数学理论更是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本书通过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约翰·纳什的数学理论及其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如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应用。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其他科学家对博弈论的研究成果。篇幅精炼,但内容翔实,适合广大对纳什及博弈论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作者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作家协会颁发的社会科学奖,以及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在科学新闻创办方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其作品广受读者欢迎。
《沧海有迹可寻宝:海洋奥秘与海洋开发新技术》采用了吸收新闻元素、流行元素并予以创新的写法,充分体现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岭南文化特色,按照当今 读图时代 的理念,加插了大量故事化、生活化的生动活泼的插图,把复杂的科技原理变成浅显易懂的图解,使此书集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美不胜收。《沧海有迹可寻宝:海洋奥秘与海洋开发新技术》介绍了海洋奥秘与海洋开发新技术,有利于激发读者了解海洋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保护海洋的意识。
书号:9787559139627 书名:国际科普大师丛书(青春版).博物篇 生命大趋势 定价:36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云和天象日记》由余优森著
(1)提出了基于空天地水的青藏高原DEM协同方法:建立了面向青藏高原特殊地理环境,集成卫星遥感、UAV-SFM、地面实测和船载水深测量等的多维协同体系,并采用GNSS星站差分技术,构建了统一地理空间基准,实现了空天地水多源DEM数据的融合,扩大了数据覆盖范围,提升了高程精度和空间分辨率,为青藏高原河湖系统建模与演变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地形地貌数据获取方法。(2)提出了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青藏高原内流区湖泊水文连通性建模方法:基于区域增长算法提取内流区湖泊,采用标记控制的分水岭分割方法建立湖泊分水线,计算相邻分水线的*小溢出点高程建立漫溢邻接矩阵,利用改进Priority-flood搜索算法构建湖泊级联漫溢模型,通过森林结构图实现建模结果的可视化。构建的青藏高原内流区融合型湖泊和瀑布型湖泊等漫溢级联模型,从地形特征上阐明并
论文写作是科技工作者的必修课,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伴随着科研工作的全过程。针对目前研究生论文写作难,发表慢、数量少、质量低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是必需的。 《测绘科技论文中英文写作》共分7章,第1章对测绘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测绘科技论文的特性和分类,以及科技论文作者应有的基本素养进行了概述;第2章分析了测绘科技文献在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并以WebofScience数据库为例分析了文献检索的思路与方法;第3章主要分析了科技论文写作前的选题和构思;第4章是《测绘科技论文中英文写作》的重点,主要讲述了科技论文结构及各部分的写作方法与技巧;第5章主要介绍了测绘科技论文写作中图、表、量和单位符号的使用方法和常见问题;第6章论述了论文写作方面的具体要求和逻辑表达方法;
贡嘎连接西部青藏高原与东部四川盆地,塑造了中国最东的海洋性冰川、优选的古冰体遗迹等独一无二的壮阔景致,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具有“干热河谷-农业区-阔叶林-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寒草甸-永冻荒漠带”8个非常完整的植被带谱,自然物种可以从容地进行上亿年的留存和演化,孑遗物种、濒危物种、中国特有种等生物种类在这里比比皆是。 本书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贡嘎山物种的生存现状、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和保护信息,其中穿插作者富有文采和感情的考察随笔,在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同时,不乏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以及对孩子们未来科学探索的期盼。这些触动人心的思考可以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祖国科学考察事业的发展,培养他们对科考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品质。
2015年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由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主办,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承办;中国气象局宣传科普中心和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协办。本书主要收录了2015年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50名选手的讲解词以及参赛的PPT,这些讲解词科普性强、特色突出,内容涵盖了天气气候、防灾减灾、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等等。
这是一本为了推进防青少年防震减灾工作宣传、强化他们防震减灾实用知识的科普书,本书从认识地球和地质作用、了解地震和地震灾害、地震监测预报常识、防震减灾基本途径、个人防震减灾实用知识技能等几个方面分别有重点、有层次地介绍了与防震减灾有关的实用科普知识,融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是一本实用的青少年地震科普读物。
作为一种陆生水体系统,湖泊被喻为“大地的明珠”,遍布陆地的各个角落。从南极洲神秘的冰下湖沃斯托克湖,到美国文学中 的瓦尔登湖,湖泊既各自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又共有某些相同的基本特征。在本书中,沃里克?F. 文森特追随“湖沼学之父”弗朗索瓦?A. 福雷尔的脚步,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当前的湖泊研究作了系统的阐述,内容包括湖泊的诞生与消失、湖泊沉积物所记录的环境信息、湖水的季节性混合运动以及湖泊与周遭环境的相互影响等,并重点介绍了湖泊作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活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