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亿年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地质进程,伴随着地球内部构造和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生命从无到有并不断演化。这些生命形式适应并改造着生态环境,逐步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多样性。每一次地质事件都对地球当前的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分为6 章18 个小节,这18个小节分别对应于18个主要的地质时期,每个小节都对一个地质时期重要的地质和生物演化事件进行了翔实的介绍。本书还在最后对现代地球及生物圈的演化方向进行了总结。 本书的每一章都由该领域的资深学者执笔,使得这部巨著能够清晰和全面地展现我们地球的非凡历史。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起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 《地理学与生活》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第四篇,通过相互参照的方式对前三种传统和主题进行综合。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并涉及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可读性强,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本书是测绘地理空间信息理论的集大成者,全书共12章,详细阐述了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典型应用,包括 第1章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学发展历程,第2章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时空基准,第3章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4章卫星重力探测与地球重力场,第5章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第6章高分辨率遥感对地观测,第7章精密与特种工程测量,第8章海洋测绘与海道测量,第9章智能化地图制图与地图传播,第10章 地理空间信息分析与可视化,第11章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与服务,第12章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本书以 认识珠峰 科考珠峰 攀登珠峰 测量珠峰 保护珠峰 五个篇章,全景呈现珠峰的壮美与神奇,再现了珠峰历次科学考察、登山、高程测量的艰辛历程,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希望可以增进人们对珠峰及青藏高原的认知、推进地球第三极保护。书中首度系统展示了我国6次珠峰地区大型综合科考、2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成果;详细绘制了18条人类成功登顶珠峰路线,解读了从北坡登顶珠峰的路线及营地,沉浸式呈现攀登珠峰全过程;讲述了珠峰高程数字的故事,介绍了中国制造的首次登顶珠峰的测量仪器及原理。采用大幅面超长拉页等新颖独特的装帧设计,以大量摄影图片、手绘插图、专业地图及信息图表,以及音频、视频、VR三维地图融媒体延伸阅读,为读者带来一场珠峰知识盛宴和全新的阅读体验。希望通过本书,共同感受地
《《半小时漫画中国航天:航天奠基篇》》 从饱受屈辱到傲视群雄,每一页都看得人泪目又自豪!陈磊(笔名: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仅仅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就捋清了中国航天的热血发展史和其中所蕴含的知识点。看“两弹一xing”元勋白手起家,实力打脸苏联美帝!看中国火箭家族,个个身怀绝技,年年咔咔升级!看载人航天突破七大难关,实现航天奇迹!翻开本书,向祖国的科学栋梁,汲取榜样的力量。 《《半小时漫画中国航天:探索宇宙篇》》 《半小时漫画中国航天》涵盖了中国从建国初期两弹一xing的艰难探索到突破封锁卫xing升空、从载人航天的发展到如今在太空建造中国的空间站成为航天强国的热血故事的热血故事,预计 9 月 30 日入库。看完 《半小时漫画中国航天》,你会发现:中国从从饱受屈辱到傲视群雄,每一页都看得
本书对地震观测和数据处理所设计的基本算法的原理使用公式及应用进行具体说明,并应用于MALTAB等软件编写的应用程序。在地震观测方面包括地震响应计算,数字滤波设计和响应计算地震观测系统检测信号处理,地振动噪声功率谱计算,单台检测能力估算,台网测定能力估算以及台网定位能力估算等;在数据处理方面包括记录波形数校正、地震仪仿真、数字滤波谱分析、事件监测与真相自动拾取、各类地震定位方法求解震源机制解牌阵数据处理等。通过本书,读者能将能够对地震监测观测和数据处理中的通用算法有较全面的了解,并采用书中提供的程序加深理解,进而开发新的处理程序,有助于提高我国地震观测与数据处理水平。
书号:9787571338640 书名:宇宙视觉史(精装) 定价:12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本书通过对若干特定学科或者技术方向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回顾与分析,探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对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总结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推动海洋科学发展的方法、手段与途径,旨在为我国海洋学科及海洋高技术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借鉴。科学技术交叉融合发展贯穿于各个海洋学科的发展历程中,将声学技术应用于资源调查的渔业声学技术和将地震波动学技术应用于物理海洋研究的地震海洋学,对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进行介绍,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富有启示性的经验与方法。
《一天一朵云》 没有哪朵云是不美的。云是我们每天一抬头就能收到的礼物。本书收录几百张云彩高清相片,带来一场绚丽的云朵奇观盛典。(摄于优选各地,如:冰岛|丹麦|美|英|法|比利时|德|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爱尔兰|南非……,更有从靠前空间站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多个探测器、卫星、火星车拍摄到的金/木/火星的云和有关气象照片。)此外还收录了各时代几十位艺术家笔下的云主题艺术作品(米友仁|葛饰北斋|凡·高|爱德华·霍珀……)。为读者图文对照着科普36种云的类型和21种相关光学效应等云彩及相关气象知识和云主题艺术作品,收录多段文学作品中对云、天空与自然的生动描绘。(莎士比亚《暴风雨》、卡尔·桑德堡《雾》、雪莱《麦布女王》、爱伦·坡《埃莱奥诺拉》……)
目前,海洋无人自主观测相关装备琳琅满目,其用途、型号、功能和规格各异,这些设备功能复杂、技术含量高,每一种装备都有它特定的应用空间和功能定位。《海洋无人自主观测装备发展与应用》丛书从平台和载荷两个方面出发,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和分类,基于平台和载荷两个不同方面明确各种海洋无人自主观测装备的功能和优劣,同时对相同或相近的不同型号的主流产品进行性能介绍、技术指标对比、应用分析和对比评述等,这不仅能有助于海洋科研工作者在海洋观探测及其各项实际海洋观探测工作的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利于为海洋科研工作者和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等全面系统地了解海洋无人自主观测装备提供参考资料。
为适应海域使用管理的新形势和要求,全面提高海域使用论证相关人员的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使其更全面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海域使用论证的相关法律法规、导则、标准和技术方法,帮助其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国家海洋局组织国内海域使用论证方面的知名专家和管理工作者,对多年海域使用论证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编写了一套考试系列参考教材。《海域使用论证案例评析》是该套教材中的一册。《海域使用论证案例评析》收集和整理了大量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并从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5个不同用海类型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案例,在分析点评基础上汇编完成的。本册教材在编制中注重分析总结了各类型用海项目海域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国家相关行业产业政策与海域使用管理政策的把握、根据项目用海类型与海域资源环境条件特征海域使用
本书是一部讨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自然文学与科学写作的著作,讨论主题围绕该时期的自然文学、经典童话与博物学运动而展开,作者为法国图卢兹大学英语系教授劳伦斯·塔拉拉赫-维尔玛斯。妖精如缩小版的人类,它们的无力蕴含着维多利亚人对自身的怜悯。而自怜是认清事实后的情绪释放,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接受环境在不断改变这个残酷的现实。维多利亚时代的妖精褪下了浪漫主义的浮华外衣,给“自然”的新内涵当起了代言人,借此摆脱了原本日渐式微的境地,重新焕发出生机。它们帮助科学家拓展现实的极限,打破了可能与不可能的绝对界限,让不同领域的讨论相互交融,描绘出科学中那些仅仅靠理性思维无法感知和体验的内容。它们还帮助科普作家应对水火不容的宗教和科学,实验室和大学校园里渐渐没有了灵性现象和基督教信仰的栖身之所,而科普作
本书介绍了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领域的主要思想和技术。该领域的快速发展及其跨学科的性质使得新来者很难全面地了解该领域最重要的技术和结果。本书共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概述了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领域的主要思想和结果,并介绍了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物理学的背景材料,这些材料是深入理解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所必需的。第2部分详细描述了量子计算。第3部分是关于量子信息的:什么是量子信息,如何使用量子态表示和交流信息,以及如何描述和处理量子信息和经典信息的破坏。本书适合对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感兴趣的学习者阅读。
史密森学会策划出品的《太空探索通史》一书中使用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史密森学会珍藏的约600张照片和插图,以及图表、地图、卫星图像和统计数据等,史料丰富,内容全面且具有权威性,是一部完整钩沉地球人类太空历程的鸿篇巨著。纵观历史,人类一直对太空深深着迷,从公元前700年巴比伦天文学家绘制行星轨迹,到古印加人和阿兹特克人建造的早期天文观象台,再到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和人类登陆月球,以及如今,一些私人企业和国家政府部门大力投入太空探索领域。航天史学家罗杰·劳尼厄斯以全新的视角和引人入胜的叙述,讲述了数千年来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对为人们所熟知的事件和人物进行了重新评价,生动地呈现了少有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古希腊、古罗马和中国古人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文艺复兴时
根据全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调查结果统计,辽宁省纳入《中国海域海岛标准名录(辽宁分册)》的海岛数量为633 个,岛屿总面积约500 km2,岛屿岸线长约920 km,岛屿类型多为基岩岛。在海岛开发利用方面,辽宁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港口设施、渔业设施、旅游设施和以海岛为中心建立的海洋生态保护区都极具特点,并已形成功能兼容、各具特色的海岛开发和保护模式,在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辽宁省已围绕《辽宁省海岛保护规划(2012 2020 年)》组织开展了海岛地名普查、常态化海岛监视监测,申报建立以海岛为中心的海洋公园,组织实施全省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组织建立海岛监视监测体系并开始了系统的业务化运行等重点工作。截至2017 年底,全省已组织开展16 个海岛整治修复工程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近6 亿元,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气候的调节器、资源的宝库。海洋是不平静的,她呈现出在波浪、潮汐、涡旋、环流等不同时空尺度的变化,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热量、盐分和营养物质,维系着地球的生命系统和气候系统。在我们国家东海的外侧,有一支常年向北的暖流 黑潮,这支暖流离开东海陆架进入日本沿岸,终在北纬35 左右离开岸界,形成东向的延伸流动,构成了全球海洋动力过程为复杂的区域 黑潮延伸体。2011年3月12日,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泄漏!大量核废水进入海洋,在黑潮延伸体强劲海流的作用下,向外扩散,在给日本造成重大灾害的同时,也影响着周边国家。 中国作为西太平洋沿岸国家,也面临着核辐射污染的危险。因此,国家海洋局组织了持续性的跟踪监测。随着国家行政职责的调整,2020年,受生态环境部的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本书的编写目的是简要介绍地理学各领域的性质、知识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全书共13章,内容包括绪论、地理分析技术、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人际互动、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自然资源地理学、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等。与上一版相比,新版关注了地理学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本书的特点是,每章提供“学习目标”并以“花絮”开篇,提供几百张全彩地图、图表和照片,提供启发学生思维的“专栏”,每章结尾提供“重要概念小结”“关键术语”和“思考题”。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地理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地理学导论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地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