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10章,主要介绍了GNSS高精度定位的基本概况和基本原理。作为一种尝试,本书略写同类型书籍中常见的空间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和观测方程内容,避免与现有的教科书雷同。同时,本书从物理、通讯和地球物理的角度,以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为起点,推导并介绍GNSS电磁波信号的基本特征和传播介质的影响,阐述GNSS信号及系统误差的物理机制。同时介绍接收机内部捕获、跟踪和提取GNSS信号的系统设计,输出数据的压缩原理和数据传输方式,阐述GNSS高精度定位和定向测姿原理,以及数据分析中比较前沿的算法。
《雷达摄影测量/高等学校教材》内容紧紧围绕雷达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发展,从雷达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人手,对雷达摄影测量的发展概况与分类、雷达成像与摄影、SAR图像解析基础、SAR图像处理与匹配、立体SAR图像摄影测量处理、单幅SAR图像定位与正射纠正、雷达干涉测量、SAR图像区域网平差等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雷达摄影测量/高等学校教材》为高等学校教材,不仅可以作为摄影测量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教材,还可以作为雷达摄影测量生产实践的参考书。
《岩溶地下河探测与评价》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西南典型岩溶地下河调查与评价”项目成果及不同类型岩溶区的地下河为背景撰写而成。总结了地下河动态自动化监测及其常见监测问题处理方法、地下河示踪和管道识别方法、化学离子和颜料两大类多种示踪剂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总结了地下河水位、流量、水化学、管道内气压等动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开展了地下河系统水资源量和岩溶发育强度评价,以及地下河管道空间体积及库容评价。阐述了流速和响应速度存在差异的岩溶地下河独特水文地质现象,讨论了Modflow-CFP、SWMM模型和管道水头损失理论在地下河系统模拟应用的局限性和适宜性。
IDRISI是美国克拉克大学克拉克实验室开发的遥感图像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本书译自该实验室编写的IDRISI软件手册,旨在为日益增多的IDRISI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全书共25章,分别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数据组织形式,以及IDRISI的图像处理、图像分类、空间分析与统计等功能,并且结合实例介绍了该软件独特的时间序列变化分析、土地变化分析、多准则多目标决策支持、生态可持续土地变化预测,以及全球变化等当今地学研究热点的模块和实现方法。
徐丰、牛继强编著的《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的不确定性分析模型》以建立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不确定性的分析模型为研究目标,以地图学、空间数据与空间分析不确定性原理、图形图像学、模糊数学、粗集理论、拓扑学、计算机视觉、信息熵、统计学和比较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知识为基础,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对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的不确定性及其评价指标、量化模型,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的空间关系不确定性及其评价指标、量化模型,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不确定性可视化方法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全书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不确定性相关概念及相关研究进展,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不确定性的理论基础,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不确定性及其形式化描述,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的不确定性建模,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的空间关系不确定性建模,空
该书主要介绍了 格洛纳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从立项论证到工程建设,再到应用推广与产业化整个过程的管理实践活动。全书按照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相结合的思路对其工程管理涉及的管理理论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提出了 格洛纳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管理体系。全书共分18章,包括绪论、工程管理知识体系、需求工程、组织管理、任务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质量与可靠性管理、风险管理、采购与合同管理、信息沟通管理、技术状态管理、试验与评价管理、产品成熟度管理、综合集成管理、科技创新管理、应用推广与产业化。
近年来,数字煤矿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地质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实体建模关键技术并未取得实质突破,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和相应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造成了经济及财产损失,而且威胁着矿工人身安全,对企业、矿区、社会及国家的和谐、稳定及形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负面影响。本专著针对煤矿地质模型动态修正及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国家863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相关工作,研究了煤矿三维地质模型动态修正技术及应用方法,为决策管理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及时了解煤矿地质状况、分析工作面周边环境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手段。
近年来,数字煤矿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地质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实体建模关键技术并未取得实质突破,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和相应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造成了经济及财产损失,而且威胁着矿工人身安全,对企业、矿区、社会及国家的和谐、稳定及形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负面影响。本专著针对煤矿地质模型动态修正及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国家863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相关工作,研究了煤矿三维地质模型动态修正技术及应用方法,为决策管理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及时了解煤矿地质状况、分析工作面周边环境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手段。
孙伟编著的这本《旋转调制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概述了捷联惯导系统发展状况,讨论了基于惯性测量单元(IMU)转动的调制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发展、应用状况及前景;分析了旋转调制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误差调制自补偿原理,设计并验证了惯性测量单元的旋转调制方案;实现旋转调制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器件偏差的标校与初始对准;以光纤陀螺惯性导航系统及转台作为实验工具设计惯性测量单元多种旋转调制方案实验,验证多种旋转调制方案的可行性并对不同旋转调制方案进行对比。 本书可供从事惯性测量与高精度导航方面的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高速视频测量是以非接触的形式获取高速运动目标的海量影像序列数据,并根据近景摄影测量理论和方法分析每张或每对像片中物体目标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变化,以确定物体的整体运动状态,具有非接触、三维测量和密集测量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材料测试、考古学、航空学和工业制造等领域。《高速视频测量理论方法与工程应用》通过理论方法、软硬件系统和工程应用三篇详细介绍了高速视频测量的原理与技术方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从原理以及实际应用的角度给出相应的高速视频测量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