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代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相继问世,为空间定位导航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GNSS技术广泛的民用和军事需求,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自1994年开始启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建设以来,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经历了试验系统、区域系统、全球系统三代的迭代升级,优化完善了星座布局,与美国的GPS、欧盟的伽利略(GALILEO)以及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共同组成全球GNSS系统。GNSS以其全天候、高精度、全球覆盖等优点,在导航定位、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壳形变监测和地球动力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信息和智能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和信息与智能产业的重大支撑技术,与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民生息息相关。同时也对GNSS高精度数据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GPS、GLONASS、Galileo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内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增强系统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系统的设计和测试,实际上是在一个新的系统组成基础上开展性能功能指标的设计规划,并且提出测试要求和方法,这是个开拓创新的过程。本书的最后部分展望了在GNSS后时代的定位、导航、授时新技术,尤其是室内外无缝导航和多系统多手段融合定位技术。
本书从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RS(遥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着手,全面阐述3S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集成应用技术,同时介绍了3S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使读者对此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书将GIS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在Visual Studio 2010.NET开发环境下,以C#作为开发语言,结合大量实例,介绍了利用ArcGIS Engine 10.0进行GIS二次开发的方法、过程和技巧。本书内容主要包括ArcGIS Engine接口的概念,利用ArcGIS Engine构建GIS基本框架的方法,在ArcGIS Engine环境下空间数据访问与查询、空间数据投影转换、矢栅数据结构转换、符号化显示与符号库定制、空间数据编辑、外部属性数据操作与专题图制作、地图整饰与打印输出、空间数据裁剪、地形分析、插值方法、叠加分析、地图配准,以及空间数据图饰符号标注等功能的实现方法。每个章节都对应一个具体的GIS功能,先介绍基本概念,然后讲述ArcGIS Engine 10.0实现这些功能所提供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过程。
《位置信息服务(LBS)关键技术及应用》详细介绍和分析了位置信息服务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技术体系和应用情况,重点对位置信息服务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位置信息服务在几个行业领域的典型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位置信息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开发方法。 《位置信息服务(LBS)关键技术及应用》适用于从事位置信息服务系统应用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其他信息系统开发应用人员;同时也可作为与信息服务系统领域相关的大专院校学生、研究生和教学科研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从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RS(遥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着手,全面阐述3S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集成应用技术,同时介绍了3S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使读者对此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GPS、GLONASS、Galileo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内的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增强系统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系统的设计和测试,实际上是在一个新的系统组成基础上开展性能功能指标的设计规划,并且提出测试要求和方法,这是个开拓创新的过程。本书的部分展望了在GNSS后时代的定位、导航、授时新技术,尤其是室内外无缝导航和多系统多手段融合定位技术。
《测绘案例分析体系和题解/斑点牛2019年注册测绘师笔记系列丛书》根据新《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和要求精心编写,可帮助考生迅速掌握考试重点、难点,建立大测绘知识体系。与前一版相比,本版进行了大量的改动,使内容更加具体、严谨、浅显易读,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建立。《测绘案例分析体系和题解/斑点牛2019年注册测绘师笔记系列丛书》重要特征是强调测绘地理信息知识的现势性、知识的完备性、体系的完整性,可供参加注册测绘师考试的考生备考使用,亦可作为大专院校开设注册测绘师课程的教材。
何宁、吕科编著的《遥感图像处理关键技术》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在卫星遥感图像处理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遥感图像的处理技术。本书从建立卫星自动导航的技术需求出发,系统地论述卫星遥感图像边缘检测与提取、遥感图像地标匹配、红外卫星图像自动匹配与校正及遥感图像配准与融合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实现过程以及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书在内容安排上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仅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反映学科的新动向和应用前沿。读者在阅读本书前应具备数字图像处理相关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数字图像处理、遥感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遥感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面向大数据,本书提出数据场、云模型、地学粗空间和空间数据挖掘视角,构建空间数据挖掘金字塔,给出挖掘机理,介绍概念格,总结空间数据源,导出清理空间观测数据的选权迭代法。面向GIS数据研究空间的关联规则、分布规则、概化规则和聚类规则的挖掘,从图像数据中发现指导图像分类、特征提取、表情识别的空间知识。这些理论,在滑坡监测、车轮形变、银行选址、土地利用、人脸识别等实际领域,获得了有价值的应用成果,自主研制了空间数据挖掘原型系统GISDBMiner和RSImageMiner。
本书围绕"什么是地理设计"、"如何开展地理设计"两大核心问题,结合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创新和规划设计科学化发展,重点探讨和构架了地理设计的概念内涵,构架了其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针对地理设计的核心构成,对"地理设计数据库"、"地理分析模型"、"地理设计平台"的组成、构建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阐释;结合地理设计主要的潜在应用领域,剖析了外的应用时间,重点分析和总结了作者自身在城乡规划、建设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效果;最后,对地理设计未来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了趋势分析和发展展望。
以空间地质体和虚拟树木等复杂对象为目标,系统介绍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数据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模型处理与三维交互、基于规则的树木三维建模、模型参数计算等。
《测量学(第2版)》共分十三章。章至第四章为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的基本工作和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第五章介绍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第六章为小区域控制测量;第七章、第八章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第九章至第十三章为土木工程施工测量,包括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建筑施工测量、线路勘测、道路曲线测设方法、线路(管道、道路、桥梁、隧道)施工测量。 《测量学(第2版)》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土木工程类各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并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