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学以弹性力学为基础,因此在第二章我们对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做一简单回忆,第三章则根据这些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得到地震波在三维介质中传播的地震波动方程、这些方程中与地震震相有哪些联系,地震震相有哪些性质。第四章根据第三章地震波动方程的描述,研究平层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在地球表面、地球内部的平层界面的反射、透射系数,涉及到地震图的振幅和相位如何确定;第五章,地震面波与地球自由振荡;第六章首先根据地震波动方程得到地震波传播可以看作射线的条件,然后研究平层作为射线理论的地震波走时和震中距的计算;作为远距离观测地震波,第七章介绍球层介质中射线形状、地震波走时和震中距计算;作为第六、七章的延续,讲解如何采用地震波走时和震中距的计算理论求解地下速度结构和地震参数;第九章,地震波的能量
李善邦先生学识渊博,学贯中西,文理兼通。《中国地震》是李善邦先生从事地震工作50年心血的结晶。它全面反映了地震学的历史发展和中国地震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及水平,是一本纵横古今、涉猎渊博、深入浅出、驰名中外的学术专著。《中国地震》共5篇16章,涵盖宏观地震、微观地震、中国地震、地震成因、地震预报等5个大方面的专题。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粤西沿海》以广东西部沿海地带为范围,讲述这片山海之间的绵长地域。书中介绍了这里的地貌形态:三角洲、海岸、岬角、岛礁,杂然并陈,重点介绍了应地利而发展起来的海洋渔业,以及沿海岸线分布的诸多优良港湾。而关于生活在粤西沿海的古人类生活在书中也有讲述。同时,受地理位置影响,这里成为古代移民的避难所,中原文明、百越文化、客家文化、海洋文化交汇,随之而来的习俗——疍民婚俗、咸水歌、鳌鱼舞、妈祖崇拜,这些内容在书中都有精彩呈现。
在太空中,宇肮员能用绝大多数人无法体验的全新视角,来观察自己所熟悉的地球。在俯瞰之后,许多人都会改变认知,对世界有了新的看法。人类原来如此渺小,人类世界的各种纷争放在宇宙中都显得无足轻重,地球既美且脆弱,并萌生出想要保护地球生态的强烈意愿。这种转变被称为“总观效应”(OverviewEffect)。 来自纽约的本杰明·格兰特从俯瞰效应中得到灵感,搜集卫星图像资料,创立了一个名为“每日俯瞰”(DailyOverview)的网站,让人可以从空中角度看一看熟悉的城市和未曾见过的自然。 在地平线上,人们不可能接近欣赏到人类建设的美和精细,无法纯粹地体会人类所创造的系统的复杂性,也感受不到我们对自己的星球产生的毁灭性的影响《俯瞰地球(观察世界的全新思维)(精)》聚焦人类活动对地理景观的改变,包括农业、采矿、能源、居住、交通和城市等
《地震浅说》讲解了地震、地震学、地震科学、地震的宏观现象、地震特点、地球内部结构、地震成因、板块构造、地震预测预报等知识。以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可读性为特征,漫谈地球科学知识,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是一本能学以致用的实用科普读物,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水文水利计算》系统地论述了工程水文和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全书共分17章,包括水循环、水文测验、水文统计、设计年径流与设计洪水、水文预报、水文模型、水质评价、水库兴利调节和防洪计算,以及水电站水能计算等内容。《武汉大学百年名典:水文水利计算》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农田水利工程专业通用教材,也可以供其他水利类专业师生和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宽方位地震资料OVT处理技术》分为八章:章“宽方位地震处理技术概述”,主要对国内外宽方位地震处理技术作了简短的综述;第二章“OVT技术的理论基础”,简要回顾了OVT技术的发展史,概述了OVT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第三章“不同观测系统OVT道集的抽取”,讨论了陆上常用正交观测系统和斜交观测系统下OVT划分和抽取方法,叙述了中心OVT的优化划分方法;第四章“OVT技术在常规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分析了OVT道集与共偏移距道集的差别、OVT域的叠前偏移与常规的共偏移距偏移的差别,提出了从改造算法入手提高OVT域叠前偏移效率的途径;第五章“OVT域的高精度成像”,首先讨论了多角度观察OMG(OVTMigratedGather)道集问题,接着分别介绍了高精度成像的三种方法:RMO校正法、剩余速度分析法、OVT域多方位层析反演法;第六章“OVT域的叠前裂缝预测”,简要回顾了
《中国防震减灾百科全书:地震工程学》的地震工程学分卷,汇集了有关地震工程学的1000余个词条。《中国防震减灾百科全书:地震工程学》条目按学科知识体系编排,分为工程地震、工程结构震害、工程抗震、地震工程中的现代方面、学者机构书刊五大部分。
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全国成岩成矿年代谱系》集20年搜集资料之大成,在汇总11886个同位素年龄数据的基础上,概要介绍了我国成岩成矿年代学方面在技术方法和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等方面应用的新进展,探讨了成矿年代谱系在区域成矿谱系构建与成矿规律研究方面的意义,指出今后成矿年代谱系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定年,查明一定区域内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时代,梳理其成矿演化的历史轨迹,*后以“谱系”的方式把成矿规律表达出来。《全国成岩成矿年代谱系》可供同位素年代学、地质学、矿床学、岩石学等方面地质工作者使用,尤其是11886个同位素年龄数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方便各省成矿规律的研究和查阅,也可供各实验室作为手册备查。
《断层导波、强地面震动与滑坡及地震预测:英文》由郦永刚主编
《大地震诱发滑坡分布规律及危险性评价方法研 究(精)》编著者乔建平。 《大地震诱发滑坡分布规律及危险性评价方法研 究(精)》选择汶川大地震的10个极震区县(市)26 000km2面积为研究区域.通过统计分析和模拟实验方 法,对大地震诱发滑坡的区域规律及破坏机理进行系 统研究,形成大地震滑坡研究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技术 方法。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完成汶川地震的10个极 震区县(市)区域内滑坡分布规律、滑坡致灾因子、滑 坡震动破坏机理、滑坡转化碎屑流、地震滑坡震中距 、滑坡危险度区划、滑坡易损度区划、滑坡风险区划 、滑坡风险综合评估、滑坡预警监测等内容分析研究 。 本书研究内容广泛,涉及范围大,图文并茂,基 础数据翔实,研究成果可供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专业 人员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