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写给小学生的气象科普图书。它以儿童的视角看气象、学气象、用气象,介绍了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以及与节气对应的农事、民俗、饮食、花信及民俗传说等,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串联起来,通过深入浅出、删繁就简地讲述,将万千气象知识融于图画之中,使得本书能够化枯燥为生动,化单调为多彩,化僵硬为鲜活。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科学性可读性统一:作者既是气象方面的专家又具有丰富的科普经验,注重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阐述科学原理、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 页面排版时尚新颖:书中的每个知识点、每一个页面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推敲的,页面中的每幅图都有它丰富的含义,每一个页面都值得读者认真分析和细品,图文编排珠联璧合。内文色彩自然协调:本书色彩丰富,色彩紧随季节变化,增强了色彩与内容的相关性、融合性、协
本书主要针对人们平时可能会遇到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火灾和用电事故等,以漫画的形式表现了暴雨、大风、高温、干旱、台风、冰雹、雷电、山洪、泥石流、地震、海啸、火灾等灾害应急和避险的常识和措施。全书共150幅漫画,每幅漫画配一个醒目的标题(如切莫心急、边求边救、因风改乘等),四句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和简短的“应急避险小常识”。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选取日常人们会遇到的场景,介绍突发灾害应急避险知识。本书具有漫画的隐喻性与警示性,画面生动、富有趣味,所配语言诙谐、通俗,所讲知识实践性强,有助于普通大众在欣赏漫画时了解掌握的突发灾害应急和避险知识。
《区域灾害系统与台风灾害链风险防范模式:以广东为例》以区域灾害系统为基础,重点阐述区域自然灾害链、灾害风险防范与适应的基本模式,以台风灾害链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台风灾害链的形成过程、损失分布和风险评估,建立了区域台风灾害链风险防范模式。全书共分为6章,分别阐述了灾害链与综合风险防范的基本理论,中国东南沿海台风灾害链与综合防范对策,广东台风灾害链系统,广东台风灾害链风险防范——工程与非工程模式,广东台风灾害链风险防范——管理模式以及区域台风灾害链风险防范——防灾减灾队伍培训模式。 《区域灾害系统与台风灾害链风险防范模式:以广东为例》紧扣灾害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灾害链与综合风险防范,以对中国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台风灾害链为例,深入探讨
2019年春节,一部现象级电影《流浪地球》重燃了我们的“地球人意识”。 地球上,天气和气候的变化,与社会发展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812年,豪强一世的拿破仑为什么兵败俄罗斯?是俄罗斯炎热又多变的夏季和严寒的冬天击败了他。 城市热岛效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研究发现,当趋于时,城市气温可比周边高10℃以上。而如果夜间温度不能降至25℃以下,人类就很难进入深度睡眠,并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对一些老人和心血管病人来说,这可能是致命的。 气候变暖给莱茵高地的葡萄种植带来极为不利影响——德国冰酒的产量越来越少了,一些小酒庄平均每三四年才可以产出一批…… 可以说,这是一本“忧心忡忡”之书。 一位联合国气候组织专家,用72个小故事,讲完你该知道的地球气候知识。
近几年来,气候事件不断发生,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界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对近六百年来山西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小冰期与近百年来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特征、空间变化、成因、机制,对于理解百年年际尺度气候变化的规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和灾害发生的趋势,为人类预防灾害、适应气候变化和应对自然环境压力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影响天气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气象业务,需要用“拾遗补缺”的方式来完备理论体系,也需要去梳理业务发展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探索理论通往应用之路,力图不断为学科发展和提升业务水平“添砖加瓦”。《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问答:探索理论通往应用之路》着重从对流云(系)物理学及其应用于防雹和增雨的角度,对12个部分的130个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试问答。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问答:探索理论通往应用之路》可供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云一降水物理学、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和强对流性灾害天气预警的科学研究、业务、教学和管理人员参考。
破解当前的气候危机,需要了解它的历史和演变。本书收集了七篇气候变化的奠基性文章。早在19世纪,这些先驱者就撰写了这些文章,见证地球科学在那一个世纪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对于探索者们的贡献进行了应有的肯定。约瑟夫·傅里叶(Joseph Fourier,1768-1830)是一位法国数学家,以其发现的三角级数(傅里叶级数)及著作《热量的解析理论》而著称。他也是温室效应理论的一位先驱者。十九世纪末,当人们意识到气候变暖问题的严重性后,他的名字重新受到关注。克劳德·普耶(Claude Pouillet,1790-1868)是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因其以实验的方法测定太阳常数和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约翰·丁达尔(JohnTyndall,1820-1893)是英国物理学家和英国皇家学会物理学教授。他首先发现和研究了胶体中的丁达尔效应。这主要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散射出来的光。此外,他将温室
本书以中国气象局业务部门的观测规范和分析方法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农业气象要素观测技能和数据资料分析处理能力,在介绍传统常规观测手段和方法的同时,结合农业气象学科应用服务和观测手段的发展,介绍现代农业气象观测中的一些新仪器和新技术,保证教材内容的基础性、规范性和先进性。全书共9章15个实习,主要包括辐射、日照、温度、湿度、气压、风、降水、蒸发和云等气象要素的观测测量原理、仪器安装维护、观测方法和步骤,以及农业小气候观测和气象数据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及应用。书中内容展现了气象科技服务农业的新领域、新技术和新方法,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也为建立农业气象减灾防灾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第2版)》是大学本科地理学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以气候系统为主线,讲述了气象学、天气学和气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全书共分十二章,内空包括气候概述、辐射过程、大气热力学过程、大气中的水分、气压变化和空气运动、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下垫面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的分布和分类、气候的变化等。结合各章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第2版)》对气象、气候学领域的研究新成果进行了介绍,阐述了人类与大气圈的相互关系,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活动造成的全球气候问题,以及与此有关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