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海洋资源空间》里,作者站在陆海整体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海洋地理资源空间、海洋物质资源空间、海洋能资源空间、海洋文化资源空间和海洋资源空间拓展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的海洋资源空间。摆脱了过往研究割裂资源与空间、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联系的缺陷,书中将上述两组对象放置一起,对中国海洋资源空间的现状、海洋资源空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资源空间的开拓都作了比较全面的解说。
《简明海洋科普知识读本》共分八个篇章,依次为海洋现象篇、海洋资源篇、海洋生物篇、奇异海岛篇、船舶胜览篇、探秘海底篇、壮美极地篇和魅力青岛篇。海洋现象篇,从浩渺的太空开始,以宏大的视野开启全篇,对地球上的海与洋、海峡海湾进行了描绘;通过对海洋现象与海洋灾害的介绍,让你从时空变幻中与海洋来一次亲密接触。海洋资源篇,从人类与海洋的视角,发掘了与人类生存发展紧密相关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物资源、海洋动力能源以及海洋交通运输等曾经及未来带给人类的福祉。
《航海学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23副用2016版)》分为六章,章介绍了气象学基础知识;第二章介绍了海洋学基础知识;第三章介绍了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第四章介绍了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征;第五章介绍了天气图基础知识;第六章介绍了船舶气象信息的获取和应用。 《航海学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23副用2016版)》适合于无限航区和沿海航区各个等级二/三副适任证书考试培训使用,也可用作航运管理相关人员工作参考书。
《潮汐表》包括三个部分,除了能让用户了解港口的潮汐状况,还间接列出了每个港口的潮汐特征数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潮汐表结合使用的专用图表。 《潮汐表》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编制共6册,分为中国沿岸3册和世界大洋区域8册。
本书由四个相关主题构成,其中每个主题都强调为构建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经济学必须重视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包括:(1)海洋生态过程如何支撑海洋与沿岸带系统?(2)生态经济学如何应对因人类与海洋系统相互影响产生的“价值冲突”?(3)生态经济学家如何从多维视角,综合性思考与理解海洋与沿岸带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4)为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利用之目标,如何对现实世界实施经济分析研究,以得出相关理念与观点。
中国海洋实力的上升正在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可能最终重建21世纪进程的全球力量平衡。许多书籍已经述及中国海洋快速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但是,日益强大的中国如何融入全球海上伙伴关系的论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研究。《海洋战略与海洋强国论丛:中国、美国与21世纪海权》深入研究有关当代海上安全的各个重大领域。作者认为,尽管最近中美军事关系动荡,但中美之间巨大的共同利益应当能够使两国进行广泛 的海上安全合作。为了使专业人员有效地构建合作关系,中美之间必须创造充足的政治空间和制度空间。
本书系统介绍了海洋藻类资源高效利用的方法和原理。全书共分6章:章介绍了我国海洋藻类资源的分布、海藻与环境的关系,并对海藻资源化利用方向进行了展望;第2章讲述了海藻的基本生理学特征及其分类;第3章对常见的海藻养殖技术进行了介绍;第4章介绍了常见海藻产物的提取方法,如脂类、植物激素、海藻多糖、藻胆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等;第5章重点介绍了目前流行的海藻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第6章对海藻及其产物的其他资源化利用方式进行了阐述。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等领域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能源工程、化学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选作教学用书或教学参考书。
海洋遥感技术作为探测海洋的一种有效手段,能远距离、非接触观测海洋。本书详细介绍海洋遥感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内容丰富、语言流畅、结构体系完整。主要介绍海洋遥感基础和应用领域的成效与前景,分六章内容详细叙述海洋遥感基础理论、海洋遥感平台和遥感器、海洋遥感资料处理和卫星遥感产品、海洋遥感定标与真实性检验等,并就海洋遥感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动力环境预报、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海岸带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海洋防灾与减灾等涉海领域的应用展开讲解。
《海洋探测仪器》共分绪论、探测波的数学描述与处理基础、海洋成像探测仪器、海洋几何量测量仪器和海洋传感器五部分。 《海洋探测仪器》力图通过通俗易懂的分析、讲解帮助读者掌握基本的海洋探测仪器开发思路,对海洋探测仪器的工作原理、探测模型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帮助精密仪器专业的读者在构建完整的经典测控仪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将涉及自然信道问题的声呐、雷达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扩展相关知识结构;同时还希望为其他相关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知识、思路和观点。 《海洋探测仪器》可作为海洋技术专业、海洋科学专业及其他涉海专业学生教材,也可作为海洋探测仪器开发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海洋探测仪器》特色: 语言平实、比喻生动、触类旁通、深入浅出 为海洋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全球环境中具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海洋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物质基础,海洋文明和文化又为人类相互交流、理解、合作,创造了永续的精神财富。海洋调查是人类认识海洋的一步。《海洋调查方法/高等学校海洋科学类本科专业基础课程规划教材》在介绍海洋仪器的同时,又重点介绍海洋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在介绍各种海洋调查方法的同时,又重点介绍正确的站位设置和有效的协调和组织;既介绍常规的资料处理方法,又对一些计算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做出谆谆善诱的解释。为了提高海洋调查首席科学家决策的科学性,在书又专门增加一章有关调查范例和有效规避风险的内容,讲述保证安全的种种措施。
《海洋战略研究》围绕海洋权益、海洋开发、海洋战略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科学兴海、加快“蓝色国土”开发、培养海洋人才、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观点;就加快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等方面进行探讨;在完善我国海洋事业管理体制、整合海洋执法队伍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建议。 《海洋战略研究》部分汇集了作者陈明义近几年在报刊上发表的二十多篇文章。第二部分是作者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的大会发言和提案十多篇。第三部分是作者接受报刊采访的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