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不老莓的来源、植物学特性、主要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以及不老莓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临床观察。本书可供农业、食品和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参考,也是广大群众了解不老莓与健康关系的一本融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的通俗科普读物。
《结构化学/新媒体科学教育丛书》是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深度应用可动态交互的AR、互动微件、三维动画等新媒体技术,采用可视化教学和沉浸式学习,融合科学性、教育性与艺术性,兼具探究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化学可视化教学用书。《结构化学/新媒体科学教育丛书》分为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和晶体结构与性质三个部分,其主要特色是从微观上探析物质结构,通过模型认知化学原理,利用新媒体技术阐述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相互关系。
本书是罗德·霍夫曼多年的一本经典科普读物。霍夫曼不仅是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两大领域的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还是一位优异的散文家和充满人文关怀的诗人。在霍夫曼笔下,化学是人类认识自己与身边社会、世界的基础之学,他深厚的化学根基使他能条分缕析地解释出分子精密的结构与属性;他作为科学家的责任感与诗人的人文情怀,又使他对与化学相关的社会历史事件的批判可信且有力;他简洁节制、用词精准有趣的文风,一扫科学著作板着面孔长篇大论的冗沉,使整本书融知识性、可读性与思考性于一体。 认识化学,就从这本书开始;认识科学与人文的紧密关系,也从这本书开始;认识兼具诗人气质、充满人格魅力的自然科学大师,更要从这本书开始!
所有的元素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或冷漠,或喜聚合,或不稳定,或异常神秘……所有这些特性是如何形成、如何被发现又是如何为人类所利用的?每个元素背后都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本书借助生动、活泼的图例,讲述了化学元素鲜为人知的发现过程和研究成果。从原子内部的结构到复杂的量子物理学,化学元素的“密码”被逐一破解。
打造金课,体现课程的创新性、高阶性与挑战度,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而教材是这其中的重要环节。教材应深入研究如何将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使教材内容及时反映前沿性、时代性及先进性。仪器分析的内容近年来发展迅速,新方法、新思维不断出现,极大促进了《仪器分析(第3版)/国家精品课程教材》修订工作的开展,另外,广大读者对《仪器分析(第3版)/国家精品课程教材》的关心与厚爱,也促使我们在教材的修订工作中不断努力。 本次再版,我们在保持第2版特色的基础上着重修订了第4章“伏安分析法”、1章“原子光谱分析法”、3章“分子发光分析法”与6章“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法”。 (1)在第4章“伏安分析法”中,增加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微电极与活体分析”等内容。
本书是《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第三版教材,前两版教材出版后,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好评,图书总达2.8万册。本书在前两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危险化学品领域新颁布一些规章,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内容包括危险化学品法律法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燃爆危险性的预测和测试评价技术、危险化学品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源管理与事故应急,最后介绍了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真实案例及分析。全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 本书可作为化工、安全、消防及相关工程类专业危险化学品安全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培训用书。
本教材为齐鲁工业大学2014年教研立项教材,主要由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组的教师联合编写。本教材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如下三个部分:一、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糖、脂肪、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二、物质代谢及其调控(包括生物氧化、糖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控);三、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可供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等专业的本科学生使用。
生物化学课程是为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中西医结合、中医临床、针推、养康、医学检验、护理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基础课。《生物化学(新世纪第四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内容包括主要生命物质(糖、脂、蛋白质、核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生命物质在体内代谢(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等)的过程、规律、调节和意义,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基本过程、意义、调节和规律,常见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的分子基础、药物靶点,为今后学习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传染病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和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医学检验等临床医学课奠定基础。
《ATC007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NTC系列培训教材)》依据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ATC007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技术考核与培训大纲》编写,内容包括四部分:(1)技术基础;(2)仪器设备与操作;(3)标准方法与应用;(4)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柯以侃主编的《ATC007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NTC系列培训教材)》可供厂矿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检验检疫、环境监测等领域实验室的检测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有关部门培训分析检测人员的教材。
《化学分析原理与应用研究》是作者刘娟丽、王丽君、刘艳凤在总结近年来分析化学学科进展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全书包括导言、分析误差与数据处理、滴定法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生化分析、复杂物质分析、质谱分析、新型化学应用进展几大类,每一类中都涉及与其相关的具体分析方法的原理与应用的阐述。 《化学分析原理与应用研究》内容丰富,文字表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是一本适合分析化学研究爱好者阅读的实用性强的学术著作,对相关院校专业的师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而言,也是一本颇为有益的参考书。
《有机化学基础》重点阐述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官能团为主线,系统地对链烃、环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氨基酸、蛋白质、核酸、萜类和甾族化合物等进行讨论。《有机化学基础》可作为高等学校有机化学教学用书,也可供化学、应用化学、化工、制药等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