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亿年来,真菌分解岩石,制造土壤,降解污染物,在太空中生存,除了供养也会置有机体于死地;它们生产食物,量产药物,操纵动物的行为,致人产生幻觉,影响天气,造出雨、雪、冰雹 须臾之间,数以亿计的生命被它们改变。微小的酵母是真菌,重达数百吨、蔓延10平方千米的蜜环菌也是真菌;没有真菌的协助,植物在5亿年前也许不可能离开水体登上陆地;到了今天,地球上超过90%的植物都依赖菌根真菌的存在 植物和真菌之间的古老联盟孕育了陆地上几乎所有已知的生命。越了解真菌,越会认识到万物的存续离不开真菌。而截至现在,人类已知的真菌可能还不足其总体的十分之一。 在这趟探入潮湿黑暗地下迷宫的寻菌之旅中,本书的作者默林 谢尔德雷克前往意大利追随神秘的松露猎人和机敏小犬,在英国的实验室 采访 能在两点之间找出最短路径的多
十多亿年来,真菌分解岩石,制造土壤,降解污染物,在太空中生存,除了供养也会置有机体于死地;它们生产食物,量产药物,操纵动物的行为,致人产生幻觉,影响天气,造出雨、雪、冰雹——须臾之间,数以亿计的生命被它们改变。微小的酵母是真菌,重达数百吨、蔓延10平方千米的蜜环菌也是真菌;没有真菌的协助,植物在5亿年前也许不可能离开水体登上陆地;到了 ,地球上超过90%的植物都依赖菌根真菌的存在——植物和真菌之间的古老联盟孕育了陆地上几乎所有已知的生命。越了解真菌,越会认识到万物的存续离不开真菌。而截至现在,人类已知的真菌可能还不足其总体的十分之一。 在这趟探入潮湿黑暗地下迷宫的寻菌之旅中,本书的作者默林·谢尔德 前往意大利追随神秘的松露猎人和机敏小犬,在英国的实验室“采访”能在两点之间找出 短路径的
本书收集和汇总了1940~2015年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壶菌、接合菌和球囊霉的记载,成书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著作和国内外学术文献,系统地收集了中国壶菌、接合菌和球囊霉的物种名称,其中壶菌23种,隶属于4纲6目14科20属;接合菌265种,隶属于1纲10目25科63属;球囊霉164种,隶属于1纲4目9科22属,列出了它们的正确名称,提供了其基原异名及主要同物异名,尤其是我国曾经报道或使用过的名称。学科在发展,真菌分类系统在不断更新,分类观点也随之发生变化,书中试图采用当前*合理的物种名称。
本书内容包括三部分:*部分包括:Ⅰ工业微生物学实验应注意事项;Ⅱ工业微生物学实验常用的器皿;Ⅲ工业微生物学实验常用的仪器设备。第二部分包括工业微生物学五大实验技术(共23个实验):工业微生物的制片与显微技术;工业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工业微生物生理与发酵试验技术;工业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技术。第三部分包括微生物学实验共六个附录。
《微生物工程(第二版)》是为了配合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的学科建设而编写的本科生教材,作者多年从事微生物工程教学和科学研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微生物工程(第二版)》将理科的有关知识与必要的工程技术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基本的计算和设计工艺流程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版在保持*版特色的同时,广泛吸纳了同行建议,丰富生产应用开发实例,就卫生保健产品、食品和饮料发酵、食品添加剂和补充剂、微生物生物量的生产、微生物酶类、燃料和工业化学品、环境生物技术等专题展开论述。 全书共分四大部分28章:*部分微生物工程原理(9章),第二部分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工程(8章),第三部分微生物工程生产设备(4章),第四部分微生物工程生产工艺和产品举例(7章
《微生物学案例54例(第3版)(原版影印)》的病例都是按照美国医师执照考试的形式严格编写,对每一个病例有问题、答案和详细的分析。并有延伸的问题。问题设计精巧,分析透彻,尤其体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微生物学案例54例(第3版)(原版影印)》适合学生扩展阅读,拓展临床思维,尤其适合PBL(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CBL(案例为中心的学习)。
李明春、刁虎欣主编的《微生物学原理与应用》是一部注重基础性、强调科学性和应用性的新编教材,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全书分为三篇21章, 篇为微生物学理论基础篇,包括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生长繁殖与控制、遗传与变异、基因表达与调控,以及微生物的生态、进化和分类鉴定、感染与免疫;第二篇为现代微生物学技术篇,包括微生物基本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第三篇为微生物资源应用篇,包括微生物在农业、生物化工、医药、食品、可再生能源、矿藏开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每章均附有知识点回顾、关键词、自测题,以便于学生复习和掌握。同时每章开始都有与本章内容相关的事例,并在正文中穿插一些小故事,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本教材以学生为本,突出
本卷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我国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关舟形藻科(II)(除舟形藻属Navicula外)分类学研究成果。记叙了双壳缝目舟形藻科3属,共计273个分类单位,其中羽纹藻属Pinnularia(包括8个亚属),有252个分类单位,其中种117个,变种117个,9个变型,9个变种变型。多孔藻属Porosularia(包括2组)共计19个分类单位,种16个,变种3个。湿岩藻属Hygrapetra有2个分类单位,1个种和1个变种。属于我国模式产地的新属1个,种32个,90变种,9变型和9个变种变型。对每一个分类单位均以我国的标本进行形态特征,构造描述,并详细记录了生境、产地和分布,并附有根据我国标本所绘图或照片,或二者兼有。有些还在种之下附有简短的讨论和说明,后面还有英文的各级分类检索表,以及参考文献和名称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