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学问,体现了人与自然互动中多方面的智慧。本书基于新的知识观、历史观和生态观,依据博物学、科学史、文化史、环境史、思想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方面的大量文献,较系统地探讨了西方博物学文化的发展脉络。具体研究了塞奥弗拉斯特、约翰 雷、林奈、布丰、格雷、班克斯、伍德、埃莉斯、梭罗、缪尔、利奥波德、卡森、谭卫道等十多位有典型意义的西方博物学家及相关的博物学文化,首次勾勒出西方博物学文化的概貌,也涉及环境史、环境伦理、科技史、认知与性别、生态文明等问题。本书包含相当丰富的信息量,可供哲学、自然教育、环境保护、科学文化研究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学者参考。 本书试图揭示这样一种理念:博物学始终平行于自然科学存在和演化,博物学与自然科学有交集但并非其真子集。在
本卷收载广西的蕨类植物833种(包括变种、变型及杂交种),隶属于57科159属【秦仁昌系统(1978年)】;对科、属、种的名称、引证、形态特征、产地、生境、分布及已知药用用途等均作了扼要的介绍,并有形态特征比较图或全貌图图版112幅,含232种,占全卷收录种数的27.9%。本卷文字描述简练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科普性较强,可供植物学、农学、林学、园艺、药学、轻工业以及有关植物分支学科的工作者参考应用。
在世界上有一些美丽、有用、迷人的植物往往也是不常见的,几个世纪以来,这些稀有植物一直吸引着植物学家、科学家和园丁,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中一些稀有植物如今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濒危植物图鉴》结合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珍藏的植物艺术作品,讲述了40种稀有和濒危植物的故事,分析 了是什么让这些稀有植物显得与众不同,又是什么让它们变得如此稀有。通过这些稀有植物的故事,我们可以 看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在进一步威胁着这些脆弱的植物,同时也启发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这 些稀有植物,珍惜我们的大自然,为人类应对保护稀有植物的挑战带来了一些启发,是一本富有趣味的大众科 普类读物。
《攀援植物的运动和习性》是《科学素养文库 科学元典丛书》之一。本书是达尔文近十年的观察研究结果,书中描述了42种攀援植物,至今仍是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文献。图文并茂,也是可读性极强的普及读物。
本图鉴共收载了华南地区常见药用植物兼民间草药1060种。这些药用植物按照植物分类系统和植物学名顺序编排,每种药用植物均附有色彩斑斓的写真照片。与图对应的包含了植物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科名、识别要点、药用部位、功能主治七项信息。本图鉴版式新颖、图片清晰、内容精练、图文并茂,同时兼具信息量大、便于携带和查阅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知识性、实用性和科普鉴赏的价值。 本书适合医药等专业的师生作为野外实习参考用书,也可为医药、园艺、农林、生物专业人士以及广大中草药爱好者提供认知和鉴别南方药草的快捷、直观指引。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南部,横跨北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既临海又沿边,是我国植物资源大省(区),植物多样性仅次于云南和四川,位列第三。为建好广西的植物 户口簿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广西植物研究所通力合作,36年磨一剑,完成了《广西植物志》系列六卷的编纂出版。 《广西植物志(第四卷 种子植物)》按照哈钦松系统(1926 年)编排,记载广西茜草科至唇形科种子植物 33 科 454 属 1612种24亚种141变种5变型及1杂交种,并有植物形态比较图或全貌图精绘图版 269 幅(含646种10亚种17变种),内容包括了各科的分属和分种检索表,科、属的简要描述,每个种的科学名称、中文名称、文献引证、识别要点、与近缘种的关系、产地、生长环境、已知经济用途与开发前景等。
本书采用*的分类系统,将裸子植物划分为苏铁亚纲、*亚纲、买麻藤亚纲和松柏亚纲;整合国际*研究动态,介绍了裸子植物科和属的系统学研究历史和现状;首次系统地编纂了全球12科85属1118种现存裸子植物的物种名录和地理分布,每种提供了名称、濒危等级、分布图及气候特征数据,全面反映裸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此外,书中还配有310幅精美的彩色图片,展示重要的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分布特征,便于读者识别。本书可作为植物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者,以及农业、林业、园林、中药材等专业的高校师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者参考用书。 Taxonomy and Distribution of Global Gymnosperms by Yong Yang, Zhiheng Wang, and Xiaoting Xu, adopts the most rec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ymnosperms based on phylogeny. The book accepts 1118 extant species of gymnosperms and classifies them into four subclasses: Cycadidae, Ginkgoidae, Gnetidae, a
山西省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蜜源 植物资源,为我国提 供了大量优质的蜂产品。蜜源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能 为蜂蜜中花粉类型的 准确鉴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蜂蜜孢粉学是孢粉学 的一门重要分支学 科,广泛应用于鉴定蜂蜜的产地、植物来源、种类和 品质。《山西省蜜源植物花粉形态与蜂蜜孢粉学研究 》详细介绍了 山西省部分常见蜜源植物的花粉形态,并首次开展了 山西省蜂蜜孢粉学的 研究,以期为广大蜂农、养蜂企业和蜂蜜消费者提供 科学的理论指导。 《山西省蜜源植物花粉形态与蜂蜜孢粉学研究》 由宋晓彦编著。
本书汇集了300多件杰出的植物艺术作品,以包罗万象的媒介,展现植物的非凡之美和相关的博物学历史。英国费顿出版社在 范围内集结专家,精心挑选所有作品,跨越中国、印度、美国、欧洲和非洲各国等 和地区,通过古代浮雕、中世纪抄本、水彩、摄影、现代雕塑和显微扫描图片等形式,介绍人类记录植物的不同目的。可以从中读到17世纪笼罩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左右了历史进程的正鸡纳树、在太空中经历完整生命周期的拟南芥,还有借植物抒发的关联生命和死亡的思绪与情感……书中的所有作品以互补或对比的方式并排陈列,创作者中有多位技术精湛的植物画画师,比如《玫瑰 》的画师皮埃尔-约瑟夫?勒杜泰、陪同库克船长 航行到太平洋的悉尼?帕金森、为巴西植物学做出突出贡献的玛格丽特?米,还收录了诸多现当代艺术家的植物主题创作,比如荒木经惟
《植物学》创译了一系列植物学术语,如植物学、心(雌蕊)、须(雄蕊)、细胞、萼、瓣、心皮、子房、胎座、胚、胚乳、唇形科、伞形科、石榴科、菊科、蔷薇科、豆科等。西学东渐,术语翻译是件大事,此书的术语翻译还影响了日本的植物学发展。古代和近代中日间本草学、植物学术语彼此借鉴,有许多值得认真研究的内容。此书包含极为丰富的自然神学内容,李善兰序中,“察植物之精美微妙,则可见上帝之聪明睿智”,已经成为自然神学的名句。今天,《植物学》中的自然神学观念可以用一套进化论(演化论)的术语代换,“上帝”等词也可以(而不是必然)在“大自然”、“演化”的意义上理解。曾有一段时间,学者喜欢进行切割,将科学内容与宗教影响分开,即所谓的去精取精、去伪存真,其实那样做是大有问题的。在一般意义上,科学技术渗透着
《风景园林植物学(上)》主要是风景园林植物学的总论部分,包括绪论、风景园林植物的分类与器官、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植物、景观营造与表现等章节。下册部分为植物各论,包括乔木、灌木、藤本、棕榈类、竹类等木本园林植物与水生、球根、宿根、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等。 《风景园林植物学(上)》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1.面向应用的植物分类 植物的一级分类以植物应用为导向,按照植物的应用特点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大灌木、低矮灌木,藤本植物,棕榈类植物,竹类植物,一二年生植物,宿根植物,球根植物,草坪地被植物,水生、湿生植物等。 2.突出专业特色的植物描述 目前工科院校所使用的植物教材多与农林院校相差无几,难以突出专业优势,学生和教师亟需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园林植物与应用教材。
《水木湛清华——清华大学校园植物》图文并茂地介绍了500种清华大学校园植物。本书既是一本北京地区常见植物识别的普及读物,也是来清华访问、学习、交流、旅游的人细细品味清华文化的随身手册,还是广大清华校友们回味青春岁月的案头书籍。
《常见兰花400种识别图鉴》编著者吴棣飞、叶德平、陈亮俊。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花型优美,风姿绰约,价值不菲,历来为人民大众所喜爱。在我国狭义的兰花通常指“国兰”,也就是指春兰、蕙兰、寒兰、墨兰、建兰等,而广义的兰花指的是兰科植物,包括国兰,野生兰科植物和园艺栽培兰科植物。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常见的广义的兰科植物,以期让广大读者能充分领略兰花之美。每一个物种分别含有内容:拉丁学名,中文学名,生态图片,形态描述,分布范围,生活习性,园林用途等。
植物工厂是人工光植物工厂研发与应用的方向,建立基于植物种类高效生产的光配方、营养液配方及环控配方是LED智能植物工厂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核心目标。植物工厂领域光配方是指基于植物种类或品种及其生育期的很好的光环境配置数据库,实现节能条件下光环境的智能控制和植物的优质高产的目标。因此,光配方的构建需要先确立植物种类和品种,确定通过植物工厂条件下的生育期阶段划分的数量及其时长,根据生产评价指标,多波次研究确定各生育期的很优光质、光强和光周期及其变化模式,从数量和质量双重角度定义光环境匹配的整体方案。本书以近期新的科技成果和优选端的学术研究结论提出了我国植物工厂发展的趋势。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位于中部太平洋地区,属加罗林群岛,东西延伸2500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本书对该国椰子种质资源图鉴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图文并茂,视觉效果佳,对于相关人员和大众了解该国信息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该书同时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推荐出版。也可馆藏。
本书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中 229 种常见的维管束植物,包括植物的主要特征、利用价值、识别特征和资源状况等,并配有大量精彩的植物照片,书末附有植物学基础知识简介。 本书作为一本植物分类学科普和环境教育的读物,图文并茂,设计精美,适合高校学生、中学生、园林工作者和植物爱好者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鉴赏价值。
本书为渤海山东海域海洋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图集中的陆生植被部分,分了七十多科来介绍了渤海山东海域海洋保护区中的陆生植被,每科配图从种名、学名、分类地位、识别特征、分布等多方面来介绍了多种陆生植被。
《草木深圳》是一部大众普及的植物科普读物,分为郊野篇和都市篇两本。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林业局主编的《草木深圳(郊野篇)(精)》介绍了植物的基础知识,精选了深圳常见的160种野生植物,每种植物包含中文名、别名、拉丁名、科属、类型、生态环境及分布、生境、花期、果期等基本档案,多角度、多状态的精美图片和文字描述,力求将最准确、完整的植物信息传达给读者。附录中的科属花期索引表则以花期和科属为线索,让读者了解当月都有哪些植物会开花。书后还附有可撕下的折页,包含全书出现的所有植物小图和名称,方便读者出门随身携带。
本书是由《中国濒危珍稀动植物系列丛书》系列丛书总精选出12张精品画作编汇而成,以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绘制的植物图画为主,配以简略文字介绍每种植物的产地、特征、习性等科学内容,力求以精美的插图对动植物进行细致科学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