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大都市风貌固然令人流连忘返,然而北京地区的大自然也一样充满魅力。“北京自然观察手册”丛书是一套致力于向读者多方面展现北京大自然奥秘的科普丛书,涵盖花鸟鱼虫、动物植物、矿物和岩石以及云和天气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北京大自然的“小百科”。 其中《野花》分册,主要包括野花观察指导、北京野花和索引三部分内容。野花观察指导部分主要介绍了去哪里看野花,怎样观察、记录、识别野花以及观察野花时的注意事项。北京野花部分介绍了150种北京野花的分类类群、形态特征、实用观察信息等详细内容,还介绍了一些野花的近似物种。索引部分主要包括中文名索引和拉丁学名索引。 作者将人文历史与植物相结合,不仅介绍了多种北京地区特有的野花,还介绍了许多不易辨别的近似物种,并有亲自实践总结出来的“实用观察信
本书从 视角来看待18至19世纪中国药材知识在英国、朝鲜和日本的流转情况。作者强调对知识流转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引入“中心”和“边缘”的概念,在“多中心”的视角下把握知识的多样性和连接性。本书将“科学如何产生”的老问题调整为“自然知识如何变化”这一新问题,在 视野下重新审视人类知识活动的历史。
《攀援植物的运动和习性》是《科学素养文库 科学元典丛书》之一。本书是达尔文近十年的观察研究结果,书中描述了42种攀援植物,至今仍是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文献。图文并茂,也是可读性极强的普及读物。
《园艺植物遗传学》包括绪论、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园艺植物性别的决定和花性分化、细胞质遗传、数量性状的遗传、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遗传物质的变异、群体遗传与进化、园艺植物主要性状的遗传等内容。全书概念准确、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每章有思考题,以便学生复习训练。 《园艺植物遗传学》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园艺、园林、农学、林学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园艺、园林科研、生产的参考用书。
本图鉴共收载了华南地区常见药用植物兼民间草药1060种。这些药用植物按照植物分类系统和植物学名顺序编排,每种药用植物均附有色彩斑斓的写真照片。与图对应的包含了植物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科名、识别要点、药用部位、功能主治七项信息。本图鉴版式新颖、图片清晰、内容精练、图文并茂,同时兼具信息量大、便于携带和查阅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知识性、实用性和科普鉴赏的价值。 本书适合医药等专业的师生作为野外实习参考用书,也可为医药、园艺、农林、生物专业人士以及广大中草药爱好者提供认知和鉴别南方药草的快捷、直观指引。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古田山册)》介绍了浙江古田山及其邻近区域的维管植物,共计140科394属677种下包括种以(分类单位),约占古田山地区维管植物种类的45%,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该地区常见种类,同时兼顾一些重要或特色的种类。 由于古田山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方腾和陈建华主编的《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古田山册)》收录的植物种类绝大多数同时见于福建、江西、安徽等地,从这个角度看,本册对浙、闽、赣、皖等地的常见植物识别也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是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材《药用植物学》的配套实验教材,分为上、下两篇内容。上篇按基础和综合两个层次组织设计:基础部分为植物的细胞、组织、营养器官的构造介绍;综合部分为植物的根、茎、叶的综合性实验介绍。下篇包括显微镜的保养与维护、显微测量法、显微常数的测定、植物显微绘图、徒手制片法、组织离析制片、植物组织化学等内容。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基础实验中增加了拓展实验内容,以供学生利用实验室条件自主开展相关实验。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的药用植物学显微实验教学使用,也可供从事药用植物显微研究的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智能机械与建筑机器人是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与建筑产业的融合,是多学科的“跨界”融合。本书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根据智能建造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要求,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本书首先构建了禁伐对森林资源和木材安全影响的分析框架和假设;其次分别检验了禁伐政策对森林资源和木材市场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基于PSR分析了木材安全变化,并进一步从复杂网络的视角分析了如何保障木材进口安全;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给出禁伐后保障木材供给安全的对策建议。本书基于系统动力学和局部均衡模型构建了天然林禁伐仿真模型,并基于PSR和复杂网络的方法深入剖析了中国木材安全问题。
本书从科技创新、TRIZ创新方法教育角度出发,以“技术创新成果(专利)”为导向,以“创新思维—技术创新预测—分析工具—创新方法运用—创新成果形成”为主线展开讨论,系统论述了TRIZ创新思维、技术系统进
墨脱位于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湾腹地。这里地质活动强烈,山地陡峭,塌方、泥石流和地震频频发生,冬季喜马拉雅山被大雪覆盖,墨脱通向外界的山路接近被大雪覆盖达七八月之久。在2013年10月31日以前,墨脱是我
羊草是欧亚大陆东部广泛分布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乡土草种,也是草食家畜的优质饲草。我国对羊草有着系统的研究,资源优势明显。本书著者及其团队在出版《羊草种质资源研究》第YI卷的基础上,对近五年微观领域的ZUI新研发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整理,撰写了《羊草种质资源研究》(第二卷),该卷的特色在于: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羊草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深度测序,建立了国际上SHOU个羊草基因资源信息平台;基于羊草基因数据库,从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了羊草自交不亲和性、耐牧等关键科学问题,并克隆和验证了一批羊草特异的新基因。全书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羊草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库建设、羊草刈割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羊草刈割伤口对BSA的响应、羊草有性生殖基因表达谱分析、羊草DREB家族基因功能研究、羊草WRKY家
藤本植物又称攀缘植物、爬藤植物、藤蔓植物,是一类不能自由直立、通过主茎缠绕或攀缘器官攀缘它物升高的植物总称,包括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两类。藤本植物是构成热带、亚热带森林群落的组成部分,又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的显著特征之一,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夏江宝、张淑勇、张光灿、陈新军、王贵霞等编著的《几种北方藤本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及水分生态特征》以我国北方常见的美国凌霄、紫藤、中华常舂藤、蛇葡萄、五叶地锦、三叶地锦、大叶扶芳藤、小叶扶芳藤、爬藤卫矛以及金银花等14种主要木质藤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干旱胁迫和系列水分梯度下不同藤本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指标,系列土壤水分条件下藤本植物光合效率的光响应过程;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藤本植物光合作用对CO2浓度的响应,光合生理参数的
《狮山兰芷》作为“华中农业大学文化书系”的组成部分,收录了校园的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00余种。《狮山兰芷》700多幅精美的照片向读者呈现了狮山植物的绚丽多彩,简洁的文字为读者描述了狮山植物的识别特征和校园分布,小短文则体现了作者爱植物、爱校园的偶思妙感。《狮山兰芷》的被子植物分类主要依据克朗奎斯特系统。附录列举了136个科700多种校园植物的主要信息。
“盐藻提取物的应用研究”于1990年通过国家鉴定,获得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盐藻素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预防作用的研究”,被列入国家科委“八五”攻关课题。进入21世纪,我国以盐藻产业化研究为标志的“藻类基因工程”,与载人航天、新能源技术一道,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临沂大学博士教授文库:盐生杜氏藻研究》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对盐生杜氏藻研究的成果,共十余篇。研究结果可为杜氏藻的进一步研究和规模化养殖提供参考。
越来越多的户外活动使野生花卉的识别非常精彩、有趣。如何让普通读者快速地将野花从纷繁的种类中识别出来,是本书的初衷。植物学上将具有特征的野花进行归类,本书中将这些同属一个科的野花称为一个家族,如菊科家族、兰科家族……并重点介绍了这些独特家族的典型特征,了解了这些特征,即可迅速知道野花的类别,进而可以深入了解到该种野花的具体信息。 本书参照《中国植物志》采用的恩格勒系统进行分科,每科为一个家族,介绍了17个具有典型特征的野花家族,共360种野花,每种野花都附有详细的形态介绍、花期、生长环境、海拔分布和大量的野外实地拍摄的精美图片,对于热爱自然的普通读者更为实用。希望本书能成为您走进大自然,欣赏识别植物的终身伴侣!
本书对近5年来外药用植物茎叶活性成分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主要涉及植物茎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和药效作用,内容包括植物茎叶中多糖、苯丙素类、醌类、黄酮、挥发油、皂苷、生物碱等成分的活性研究。采用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分类规律,对研究内容进行系统分类,并从分子角度探索植物茎叶活性成分的发现规律。 本书可作为了解药用植物研究动态、发现植物活性成分规律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