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野外较常见的植物700种,主要包括有文献记载可食用的植物、据研究证实有毒的植物、常用于中药的植物等。每一种植物均配有突出植物识别特征的彩色图片,并对植物的别名、识别、分布、药用、食用、毒性等信息进行了简要的文字描述。本书内容按照野外观察植物的感官认识的层层深入进行编排,首先按照植物的大小、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本、水生或陆生等进行大体分类,再根据叶的形态进一步分类。读者可以通过查阅本书中每一植物的特征性图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对植物进一步鉴别。本书适合中医药学、植物学、农学、园林学等专业人员及植物爱好者参考阅读。
一棵树会散射出有毒的汁液,一颗亮红的种子能让心跳骤停,一丛灌木可以引发难忍的疼痛,一株藤蔓可以把你迷倒,一片叶子可以诱发骇人的战争。 千万别小瞧了植物王国!深不可测的邪恶早已悄悄潜伏。 艾米 斯图尔特,我们非常熟悉的作者 《鲜花帝国》《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醉酒的植物学家》都来自她!这一次,她历数全世界数千种植物中那些*让人着迷却又邪恶异常的植物,将它们以从A到Z的顺序,按照不同的 邪恶属性 致命、致痛、致幻、成瘾、过敏、侵略性 逐个点将! 自然可亲可爱,也可敬可畏。植物,可能是菜,是药,也是毒。 请你保持愉悦而又警醒的心情,开始阅 毒 之旅! 《纽约时报》*畅销科普作品!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同名图书由纪录片主创团队编写,图书在精编解说词基础上增加了丰富史料和300余幅高清图片,是典藏级国民植物科普书。 全书力图把跨越了46亿年历史长河,在中国境内形成的异彩纷呈的植物图景通过图文形式展现给大众。全书系统、完整地讲述了水稻、茶叶、竹子、桑树、大豆、柑橘、杜鹃等数十种植物是如何塑造中国文明,又如何影响世界的故事。这是一次对中国植物的朝圣之旅,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寻根行动,是一次对自然生灵的致敬,是一次对大众自然知识的普及,是一次关于生命之间如何平衡的思考。 文字,是经久不衰的艺术;图像,是佐证经典的方式。全书将纪录片以饱满的图文形式定格,这不只是一场植物的视觉盛宴,也是一次植物带给人类的灵魂震撼。以植物生命为尺度,渴望人们对生命做一次沉思。
本书涵盖了植物生理学常用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技术,所选实验内容大多数经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和完善。此外,我们还挖掘了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各课题组科研工作中目前常用的植物生理实验相关项目,设计成实验。参加编写的人员均为多年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及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骨干教师,保证了所选实验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在出版纸质教材的同时,部分重点实验还配套制作了数字化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实验技术,拓宽视野。
红河地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南部,地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东西,境内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既有海拔3074.7米的高峰,也有海拔76.4米的河谷,在大气环流与错综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气候类型多样,具有独特的高原型立体气候特征(属热带、亚热带立体气候),雨量充沛,形成了优异自然环境,孕育着种类繁多,形态结构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极高,其综合性自然保护价值在国内是较为少有的。 本书整理出红河地区昆虫名录,计17目212科1409属2668种。这是首次对红河地区昆虫多样性的系统报导,记载云南省新纪录种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种,近危物种7种。此外,本书附有红河地区部分已知昆虫物种图片,计7目57科564种。本书的出版对摸清红河地区昆虫多样性家底具有现实意义。
本教材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系统演化,植物区系地理,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植物的生态适应,植物种群的特征及其动态,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与结构、群落生态、群落动态等,世界植被分布的规律及世界主要植被的环境特点、群落特征及其分布。
我们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的内容进行了筛选,结合云南特色植物资源分布,从全国范围内有分布的500余种植物中遴选出155种有文献支持且具有潜在美白功效的植物,随后根据植物资源量、获取难易、研究深度等维度着重遴选出50种植物,最终形成本书内容。 书中的化学结构式均用ChemDraw软件进行绘制以方便调节结构式中原子和键的大小比例,让绘图更整洁美观。最终,需要说明的是,因研究方法的不同,书中关于各植物美白活性研究的内容所引用的数据结果仅供参考和借鉴,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更充实、更实用、更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成都的魅力无需多言。热辣的美食和安逸的生活,让多少人魂牵梦萦;而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也让这里成为植物的天堂。成都四季有花,轻灵而不单调:春日锦江江畔泡桐花盛开,夏初东大街蓝花楹绽放,深秋华西钟楼前银杏叶飘落,隆冬沙河边蜡梅吐露芬芳。哪怕再平淡不过的墙角,也会因为物候和植物种类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色彩。 落虹桥、浣花溪、濯锦路、百花潭 光是听这些地标的名字,就已令人神往。知名植物科普作家孙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乡成都街头巷尾的植物,以及它们在流传两千多年的城市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书中附有作者精心绘制的四季植物导赏地图,特别按照花期排序,便于在全城观花打卡,带你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成都。
本书是一本校本科普读物。主要通过对贵阳学院校园内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统计,简要介绍其各类植物的识别特征和园林用途,并附实物图像。适用于园林、生物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专业学生室外实验。该书主要向大学生普及校园植物科学知识,了解校园园林规划的植物种类以及绿化美化知识,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爱护校园环境的习惯,培养美化绿化意识。
自天堂鸟为西方文明世界所知三百多年后,美国自然博物馆的创始人之一、动物学家丹尼尔 艾略特博采众长,详尽梳理了当时已知所有类型的天堂鸟及其研究,论及莱森、古尔德、华莱士等博物学大师对天堂鸟的痴迷探索和执着追寻,纠正了世传诸多讹误,揭开了这类奇特尤物的神秘面纱,并阐述了天堂鸟的科属分类、地理分布、特征概况等,其中部分体系和标准沿用至今。 被誉为 *伟大的动物画家 的博物艺术家沃尔夫倾心创作,每种天堂鸟均配有其栩栩如生、精彩绝伦的手绘,尽展天堂鸟华丽秀美、绚烂无比的风姿与芳华。 这部传世佳作,是艾略特向华莱士致敬之作,展现了天堂鸟的发现历程以及命名的变迁,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博物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全书分为两篇共13章,*篇介绍种子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包括植物细胞、组织结构;种子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繁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第二篇介绍了植物界的系统演化和分类,包括原核藻类、真核藻类、粘菌、真菌、地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北方地区常见观赏草图谱》是作者2022 2023年进行的北方地区观赏草种类调查的成果集合。《北方地区常见观赏草图谱》收录了近百种北方常见观赏草,对每种观赏草,均简明准确地介绍了其分类地位、中文名、学名、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园林应用,并配有清晰照片,便于读者图文对照,掌握这些观赏草的鉴别技巧,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本书可为从事观赏草分类、繁育、栽培等研究和园林景观设计的人员,以及植物爱好者、园艺爱好者提供参考资料。
《植物蛋白工艺学(第二版)》共7章。**章介绍主要的植物蛋白资源,包括一些油料蛋白、谷物蛋白、藻类蛋白和叶蛋白等;第二章阐述植物蛋白的结构与特征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现状,特别介绍目前研究较多的大豆蛋白的结构与特征,并对其他主要油料(花生、菜籽、芝麻等)蛋白、谷物(小麦、稻米、玉米等)蛋白、藻类蛋白和叶蛋白的结构与特征进行补充丰富;第三章对植物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应用进行了详细讲解;第四章详述油料蛋白的加工工艺,包括大豆蛋白及大豆蛋白衍生产品(大豆粉、新型大豆制品、传统大豆制品)和其他主要油料蛋白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和加工设备等内容;第五章、第六章分别对主要谷物蛋白和新植物蛋白的加工工艺进行了补充介绍;第七章概述高新技术在植物蛋白加工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森林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要,这对森林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和国家林业局司法鉴定中心组织编写、出版一套适合森林公安民警岗位需要的公安类专业教材。 本教材是该系列教材的第二本,主要介绍森林植物识别与鉴定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其主要内容包括:植物分类基本知识,我国常见树木、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附录植物以及它们所属的科属的形态特征和主要种的识别、分布、习性、用途及保护价值等,图文并茂。常见树木按照系统分类法的要求,根据科、属、种进行排列,其中裸子植物是依据中国植物志第七卷系统,被子植物依据哈钦松系统。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在各种学名后用罗马数字标识,一级“l”、二级“Ⅱ”。 作为我国保护森林
本教材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环境概述;植物生长环境认知;植物生长生态环境认知;植物生长物质循环认知;植物生长土壤环境调控;植物生长水环境调控;植物生长温度环境调控;植物生长光环境调控;植物生长营养环境调控;植物生长气候环境调控,共十个项目。学习者可以在完成每一具体任务时领会知识、学习技能,以项目教学突出应用性、实用性与操作性,以技能培养为主,体现当前高职教育的特点。本教材的编写贯彻了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工学结合的目标和要求,以项目引领,以典型工作过程为导向,将相关知识的学习贯穿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实施步骤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思路,突出实用性、针对性,使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 零距离 结合。本教材为高职高专院校园林、园艺、林学、观光农业、农
《植物生理生化》为全国高等院校生物、农学、园艺。植保、土壤一农化、林学,草业、资源环境、蚕桑、茶学、食品加工等专业使用的基本教材。全书共分14章,主要介绍植物的生物大分子、酶、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光合作 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的转化和信息分子的表达、有机物的运输、分配与信号转导、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的生长生理、植物的成花和生殖生理、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植物的抗性生理方面的基本 内容。 本教材注重现代植物生理生化发展的趋势,理论联系农林生产实践及考虑相关专业教学的特点,将基础生物化学与植物生理学有机地融为一体,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图文并茂。 各章后都有提纲挚领的小结和复习思考题,书末附有植物生理生化名词常见汉英与英汉对照,方便
植物生理学(第三版)王宝山主编北京内容简介本书在全面阐述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及本学科**成果的同时,还注意了与中学生物学教材相关内容的衔接和拓展。全书共12章,包括植物的水分代谢、植物的矿质营养、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细胞的信号转导、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的光形态建成、植物的生长生理、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植物的逆境生理、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生理。
陈功锡、田向荣、李爱民主编的《植物分类创新实践教程》分三部分,共八章。**部分为基本技能篇,集中介绍各大类群植物的表观特征,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技术,植物的观察、鉴定的方法与步骤;第二部分为专题实践篇,分十九个专题实践项目,介绍植物各大类群植物的采集、观察和鉴别,植物分类常规研究技术,并结合实例阐述进行植物性状及区系研究的原理、步骤和方法;第三部分为综合应用篇,系统介绍了植物分类野外实习的目的、内容、组织和考核等,在植物园和标本馆进行综合毕业实习的内容要求等。 全书以开放的思路,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根据不同目的训练要求的实际需要,以实践项目的形式,由单项实践训练到综合应用实践,特别是将植物区系研究、植物园和植物标本馆实习等纳入到实践训练范畴*好
有句谚语说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个谚语告诉人们,过于关注细枝末节便忽略了全局。但是,如果要细致地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话,区分这些森林的长期住民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靠近这些树木观察的话,你会很惊奇地发现这些颜色、形状各异的树木果实,为了散布自己的种子真是用尽了各种巧妙的手段;也会发现正是因为各种各类的树木,才会有色彩绚烂的深秋山谷。各有个性的冬芽,汇集了丰富的植物情报,如果认真调查每片落叶的名称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线索。 这本书将会顺着季节的推移,向大家介绍身边的杂木林和在公园里常见的树木。本书并未按照植物分类进行介绍,而是从外形相似的物种入手,相互比较,也许更能掌握构造与机能间的联系以及生长习性。另一方面亦是考虑到如果研究平时散步沿路发现的植物更容易发现一些调查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