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猫科动物》一书的内容涵盖当今世界所有猫科动物物种,是一本全面、权威的猫科动物生态学综述和大百科。作者以毕生心血收集有关猫科动物的各类资料,从古罗马时代的自然史书籍,到现代猫科动物生态学研究,累计引用各类文献近2800篇次,涵盖了几乎所有猫科动物研究专家学者的重要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把庞杂的内容按照地理分布、生态行为、野外生存状况和人工饲养状况进行分类,把科学殿堂中复杂的专业术语、概念用平实的语言加以解释,使普通爱好者到专业人士都可以毫无障碍地领略在过去2000年间人类对猫科动物不断深入的研究,揭示它们那让人着迷的隐秘生活。
《中国南海西南中沙群岛珊瑚礁鱼类图谱》是中国部完全以潜水拍摄记述南海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珊瑚礁鱼类的图谱。全书图片采用潜水观察法拍摄,直观反映出珊瑚礁鱼类在原始生存环境中的自然形态,有利于人们认知南海极为珍贵的珊瑚生态,识别千姿百态的热带珊瑚礁鱼类。拍摄团队历时两年,9次远航西沙和中沙海域,3次远赴南沙岛礁,下潜拍摄超过400人次,共拍摄水下照片20869张。本书从中精选出565张,涵盖54科160属408种珊瑚礁鱼类,是南海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珊瑚礁鱼类物种多样性可靠的记录,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观赏性,以及很大的科学价值和研究价值。
《内蒙古动物志(卷圆口纲鱼纲)》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包括内蒙古鱼类研究简史,内蒙古水系的形成、历史变迁及鱼类扩散,内蒙古鱼类区划等。各论包括内蒙古迄今所记录到的圆口纲和鱼纲114个种,记述了各目、科、属的主要特征,及每个种和亚种的学名、中文名、英文名、蒙文名、最初定名依据和主要文献资料,详细描述了每个物种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在内蒙古的地理分布,且配有分布图。《内蒙古动物志(卷圆口纲鱼纲)》可供大专院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及从事动物学、动物地理、动物资源、环境生物学等人员参考。
本卷动物志记述了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高度进化的芋螺科种类,计有1属128种,其中有1个新种。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论述了芋螺科研究简史、形态特征、分类系统、地理分布、生物学及经济意义。各论部分逐一记述每个种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等,对易混淆的和存在分类问题的种进行了比较对照和讨论。有各阶元的检索表。全卷有插图168幅,其中有分布图42幅,彩图图版4幅。
本书是作者长年野外工作的结晶之一。京津新城所在区域,是燕山山脉到渤海湾的过渡地带,其生物区系基本代表了华北平原的大体情况。京津新城开发建设至今已有16年的历史,这也基本代表了从芦苇等为主要植被的荒郊野地向城市园林转变初期的物种变化。2015年至今,我们有机会在此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昆虫和蜘蛛。有许多美丽的蝴蝶、蜜蜂、食蚜蝇、蜻蜓、螳螂、甲虫,也有危害臭椿和葡萄的“花大姐”斑衣蜡蝉, 有严重危害林木的 外来入侵害虫美国白蛾和许多其他毛毛虫、蚜虫等,而大部分蜘蛛是取食害虫的天敌。 本书提供了包括半翅目、鳞翅目、脉翅目、膜翅目、鞘翅目、蜻蜓目、双翅目、螳螂目和直翅目的各种昆虫132种和13种蜘蛛的生态照片912幅,所有图片均为作者原创拍摄。
《野生动物营养与饲养》共分七章,章主要介绍我国野生动物饲养的发展简史、相关的概念和法律条文,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介绍动物与植物的化学组成、不同食性的野生动物的消化生理及其对饲料的消化、野生动物营养、野生动物饲料以及野生动物的营养需要,第七章主要以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林护发[2003]121号)中的部分野生动物为例,具体介绍野生动物的饲养与管理。全书体系完整,在结构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适合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动物学、动物营养学、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与加工等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选用,也是广大野生动物保护和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单位的科技人员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