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研究者和作家安德烈娅 格里尔描述了蝴蝶短暂但奇特的一生 从它们神秘的幼虫阶段到突然羽化,从择偶到产卵。蝴蝶翅膀图案有的光彩夺目,有的一点也不引人注意。本书既生动又有教益地讲述了蝴蝶和蛾子,也讲述了出于热爱和研究者的欲望而拿着长柄抄网在夏天的草地上奔跑的人。
鲱鱼,这种约10厘米长的小鱼肉质鲜美、产量巨大,又易于捕捉,很早便成了欧洲人餐桌上的美味。在中世纪的时候,鲱鱼作为 大海中的银子 是用黄金和兽皮来交换的。财富和帝国建立在鲱鱼之上,如果鲱鱼鱼汛没有来,帝国就会衰落。鲱鱼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深入到欧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荷兰人对鲱鱼的感情就非同一般,他们常说荷兰的崛起就是从银白色的鲱鱼开始的,如今在鹿特丹的一些古老房屋上,仍可以见到鲱鱼的图案。这本书的作者极富冒险精神,追溯了几个世纪以来鲱鱼丰富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并描述了它在几个世纪内的冒险足迹,如果说今天很多人只知道鲱鱼可以做成鱼卷,本书作者则揭示了事实上这个物种是活泼而又优雅的生物。作者对于鲱鱼的捕捞工作,鲱鱼在沿岸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极为熟悉,在本书中,他带着幼时亲切的生活体
《羊》作为一本以传统博物学方式写作的小书,不仅展示了品种繁多的绵羊的生物学面貌,更深度剖析了绵羊的文化形象,巧妙地将绵羊在人文史与自然史中的独特地位融为一体。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绵羊作为被献祭的牺牲,频繁现身于各类经典文本与艺术作品中,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寓意。《羊》以此为切入点,尝试揭开绵羊背后那层神秘而深厚的文化面纱,带领读者穿梭于历史长河,探寻绵羊的生存轨迹及其与人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不仅收录了大量精美手绘、珍贵照片及绘画名作,生动展现了绵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面貌,还提供了细致的手绘生物学肖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文化意蕴的绵羊世界。这是一本兼具学术价值与艺术美感的小书,本书独特的研究方式既有广度,又不失深度, 通过《羊》,读者可以领略绵羊
多样性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之一。在当今现代化、全球化浪潮中多样性遭受危机的背景下,深入揭示知识的地方性特征,是改善多样性危机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本书以 马学 这一畜牧兽医学知识为案例,对比分析蒙古传统马学与日本现代马学及其它们各自的地方性,从知识的认知、历史、情境、发展四个维度进行讨论,展现马学知识在其漫长发展过程中,如何与当地的社会生活、历史发展、文化习俗、家畜品种、生态环境等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把相关结论进一步拓展至畜牧兽医知识、生物医学知识以及其他知识领域,为知识的地方性研究提供一种独特视角;并期望借此个案研究,为改善多样性危机,实践多样性复兴提供一次可贵的尝试。
恐龙,这种地球上曾经存在的巨大动物,一经发现就引起了所有人尤其是小朋友的好奇。你知道什么是恐龙吗?知道它们在哪里生活吗?知道它们是怎么进化和灭 的吗?知道它们在能力方面的比拼是怎么样的吗?知道恐龙蛋里有什么吗?知道恐龙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吗?打开本书,让我们一起走近恐龙,一起去了解它们身上的秘密!
对于两个自然沟通方式截然不同的物种来说,读懂彼此的情绪是一个棘手的挑战。然而从独居的北非野猫到与人类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家猫,猫这一神奇的物种成功完成了这一挑战,令人惊讶地学会了 与人类相互理解 。家猫会用喵喵叫、竖起尾巴、转动耳朵和蹭擦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愿望,甚至可以用目光来与人类交流,它们对人类的了解,远远超过人类对它们的想象。 家猫的不同行为都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猫也有不同的性格类型吗? CAT最佳互动守则 怎样有效提高人猫互动质量?英国家猫行为学专家莎拉 布朗,对身边处于不同社会环境的猫群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跟踪研究,她以风趣的语言,为我们 解密 了家猫的行为模式,找出供人猫之间稳定沟通的 交流语言 。
《猫在故纸堆》是一本讲述中国古代与猫相关的知识和故事的书。该书以“猫”为线索,介绍了多种与猫有关的古代文献,如《猫乘》《猫苑》《衔蝉小录》等,也涉及猫名、养猫、聘猫等猫的各种知识。全书分为《古籍里的各种“猫”》《我佛不养猫》《有关猫的“血泪史”》《以猫为名》《狸猫和太子的三段往事》《猫书解题》《民间歌谣中的猫》《红楼梦中猫》等章节,通过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爬梳,考证古籍中与“猫”相关的物种,阐述猫与 文化中的联系,讲述猫在历史发展中的境遇,解析猫与古代人名、地名、民俗、歌谣的关系,立意高远,充满趣味,又能引起读者对于相关问题的思考。
本书是介绍大脑节律方面比较好的一本综述书,全书行文流畅,并辅以大量的脚注和趣味案例,主要介绍从振荡的物理过程到神经元组装组织再到复杂的认知处理和记忆存储。本书作者布扎基博士是前1%被引用最多的神经科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工作极富创造性,因此全书除叙述整个领域的研究内容及现状外,作者本人也提出了自己对于大脑节律问题的思考。对于在这个令人兴奋的领域中一直处于研究前沿的单个作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连贯的观点;对于对大脑迅速发展的相关理论感兴趣的任何人而言,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
黑猩猩,非洲森林的领主,在过着怎样的秘密生活?作为与人类 为接近的灵长目动物、我们在森林中 亲近的朋友,他们的个性、情绪与生活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在世界上 密集的黑猩猩社区之一——乌干达的基巴莱 公园,研究专家莎冰娜·克里夫艰辛地获取了当地黑猩猩社群的信任,并带领团队与他们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本书取材于她的田野笔记,我们将跟随莎冰娜与猩猩们的足迹探索雨林的秘密,了解黑猩猩的社会属性以及他们如何在人类领地日益扩张的夹缝之间顽强求生。本书不仅是关于黑猩猩的日常生活实录、行为学研究范本,亦是对人类与自然如何共存的深刻反思。在我们对荒野的探索逐渐深入的同时,是否也连带影响了与人类共生的动物们的生存资源?打开书页,这不仅是一次难忘的自然之旅,也是难得的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的契
本书根据作者讲授6年的同名通识课讲义编写而成。 全书以“什么是‘活’”这一问题作为起点,循序渐进地对生命系统的演化过程及其产物进行推理,构建起对“生命”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合理的概念框架。全书内容包括:理解生命现象的11个时间节点;2. 探索的历程:人类生命观是如何构建的;什么叫“活”;什么叫“演化”;前细胞生命系统;细胞化生命系统;超细胞生命系统等。 在有关生物知识的取舍和表述上以适合高中毕业生应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为原则,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每天,在小区里、在街道上、在公园里,在多层房屋的庭院里,我们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鸟儿。我们被各种各样的鸟类包围,有些是每个人都认识的麻雀、乌鸦、山雀和鸽子,还有一些不是随处可见的,尽管它们也住在我们附近,比如红腹灰雀、椋鸟、画眉……这本书是关于它们的,关于大与小、嘈杂与安静、灰色与鲜艳的鸟儿们。这本书描述了那些可以在城市范围内找到的所有鸟类,包括它们的外观、栖息地、习性和特点。读者也可以根据本书内容学习画鸟。让我们与作者和艺术家纳塔利娅·加贝耶娃一起,了解鸟类的多样性,了解如何识别相似的物种,了解每只鸟的习性并学习如何绘制它。
本书选择上海8所高校的11个校区作为代表性地点,设计上海高校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调察和监测样线。书中收录在这些样 及周边地点已调查到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59种,包括两栖类7种(含1个逸生种)、爬行类6 种(含1个逸生种)、鸟类140种和哺乳类6 种;每个物种都配有照片,并介绍其分类、主要形态特征、习性、校园常见度、分布等信息,方便读者进行物种识别。
渡鸦,既复杂又引人入胜,同时令人恐惧。古希腊、古罗马人赞美渡鸦的智慧与记忆,但随后中世纪 教猛烈地抨击它,认为它是不洁的鸟,是魔鬼和所有邪恶力量的化身。寓言、谚语、词汇所塑造的渡鸦形象,在现代继续贬值:它是象征坏运气、“告密者”的黑鸟,我们害怕它,因为它与冬天、 望和死亡有关。但是 ,它在所有关于动物智力的研究中都采取了报复行动:在一些复杂的认知能力测试中,渡鸦 是其中的佼佼者。作者立足渡鸦在欧洲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内涵,从神话传说到现实生活,漫谈渡鸦的文化史。
大象如何彼此交流?所有的大熊猫都是黑白色的吗?为什么考拉总是在睡觉? 本书将会带你走进猴子、大象、羚羊、熊、斑马、长颈鹿、水牛、狮子、驯鹿、虎鲸等等世界上50多种哺乳动物的奇妙世界。本书的作者——波兰华沙动物园园长安杰伊·克鲁塞维奇博士,向我们展示了分布在热带草原、湿润丛林、温带森林、寒冷北极的动物生活。每一章节介绍的动物都不同,花点时间去阅读,了解动物的栖息地、饮食习惯和养育后代的方式是非常有意义的。 栩栩如生的图片、生动精彩的描述……作者在书中展示了一个奇妙的动物世界,是一本适合全家人共度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