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地理学是研究昆虫区系构成、分布规律及地理区划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地理学和昆虫学的交叉学科,是生物地理学及动物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昆虫传播、扩散、分布的可能范围,对害虫传入的风险评估,对害虫的区域性治理策略的制定,对益虫引进种类的筛选及效益的评价等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昆虫地理》介绍了中国昆虫地理研究方法、中国昆虫类群区系特点和分布地理、我国各省区昆虫的类群分布及区划、中国昆虫地理区划研究等内容。
本书是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主要草原区有害昆虫多样性调查(编号2019FY100400)”研究成果的总结。自2019年至2023年,历时5年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经过认真梳理和总结,编成《中国草原昆虫生态图册》。 全书共分《中国草原昆虫生态图册(鞘翅目)》《中国草原昆虫生态图册(鳞翅目等)》《中国草原昆虫生态图册(直翅目)》3卷。其中,本卷收录我国主要草原区昆虫146种,包括鳞翅目15科66种、半翅目17科45种、双翅目6科14种、膜翅目9科12种、脉翅目3科4种、蜻蜓目3科4种和螳螂目1科1种;每一物种均提供了分类地位、分布范围、形态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等信息,并提供一至多张生态照片,这些生态照片均为编著者原创拍摄。在这些种类中,超过半数物种提供了取食的植物种类,有些还是重要草原害虫;因此,本书将对草原害虫的
本图鉴共收录中国脉翅类昆虫3目18科731种,并介绍了科、属、种等各主要分类阶元的主要鉴别特征及地理分布信息,并编制了检索表。 该图鉴全面展示了我国脉翅类昆虫丰富的多样性,为生物多样性、系统发育、区系分布、环境保护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料。全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介绍了脉翅类昆虫的分类地位、分类系统、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以及中国脉翅总目昆虫名录;第二部分为广翅目昆虫;第三部分为蛇蛉目昆虫;第四部分为脉翅目昆虫。本图鉴给出了各目、科、属、种的主要鉴别特征及地理分布信息,并编制了分科、分属、分种检索表,每个种类都配有精美的彩色生态照片、彩色标本整体照片和特征图,大多数种类还附有雄外生殖器彩色解剖图,以便于鉴定,同时配有彩色地理分布图。本图鉴收录了产自我国的脉翅类昆虫3
本书记录了我国东北草原昆虫共11目115科623种,其中,蜻蜓目2科3种、螳螂目1科1种、直翅目11科71种、缨翅目1科5种、半翅目11科34种、脉翅目3科4种、鞘翅目48科263种、双翅目6科10种、蚤目5科32种、鳞翅目16科137种、膜翅目11科63种。
寿建新编著的《新版世界蝴蝶名录图鉴(共4册)(精)》介绍了世界蝴蝶分类概况,根据 外蝴蝶著述及 成果,进一步研究了世界蝴蝶的分类系统,按科、亚科、属的特征,记述其分类和分布,拟定了全世界15337种蝴蝶的中文名称,为外国蝴蝶中文名称的统一打下了基础。这是我国目前系统研究和介绍世界蝴蝶分类及分布 全的一部工具书共收录世界蝴蝶17科、47亚科、1700属、15337种,图片2000多幅。书中记载了中国蝴蝶12科、33亚科、434属、2233种。 本书是生物教学、昆虫研究、科学普及、展览、集邮、美术欣赏以及蝴蝶爱好者 的工具书。
针对赤眼蜂大量繁殖与应用的理论基础问题,以作者的研究工作为背景,较系统地论述了赤眼蜂的寄生生态学问题。包括赤眼蜂种类的采集与鉴别、赤眼蜂寄主选择性机理,赤眼蜂对环境温度、湿度的响应,赤眼蜂种群生命表的编制与应用,赤眼蜂功能反应与自身密度的干扰效应,赤眼蜂工厂化繁殖与释放以及赤眼蜂的品质管理与应用效果问题。对于推广应用赤眼蜂,开展生物防治,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安全性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为2023年度 出版基金项目,为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的一个系统总结。本书共收录分布于中国的胡蜂科昆虫6亚科65属388种,系 制了中国胡蜂科昆虫分亚科、分属、分种检索表,详细介绍了每种昆虫的种名、拉丁学名、测量数据、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同时提供了每种昆虫的成虫生态照片或标本照片,雄性生殖器解剖图以及地理分布图。本图鉴对昆虫学、农林行业和科普教育领域的工作人员及广大昆虫爱好者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书是广东省白蚁学会常务理事集体编写的白蚁防治教材。全书分十章,包括绪论、昆虫学基础、白蚁分类学、白蚁生物学、白蚁生态学、白蚁防治药剂学基础、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技术、建筑物白蚁的治理、水利白蚁防治及农林作物白蚁防治。本书作者都是从事白蚁研究及防治多年的科技工作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新技术的密切结合,着重介绍近年的白蚁防治技术,附有近百幅插图,图文并茂。本书是培训白蚁防治工作者的教科书,也是白蚁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书,并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和房屋、水利、农林、邮电、交通等行业及储物仓库的有关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