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是一门对人类怀着无限好奇心的学科。关于人类的种种问题,人类学家都想寻求答案。 这本《人类学:13版》涵盖了各种文化和社会现象,是一本关于人类学的综合性读本。它旨在为大学的人类学教育提供支持,为感兴趣的人提供入门引导。本书被作为美国各高校人类学的标准教材,读者从中可以了解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人类在不同环境中创造出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宗教体系,并通过比较研究,找出这些文化制度之间的异同,从而探求人类存在的本质。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28章,每个章节涵盖一个特定的主题:一部分介绍人类学的学科体系并对人类学家使用的方法进行综合论述。第二部分关注从早期哺乳动物到现代人类的进化。第三部分讨论关于文化何时与如何演化的证据,以及逐渐促成较复杂文化发展的可能因素。第四部分尝试用世界
本书是南美洲人类学民族志研究的经典之作,其研究视角和写作方法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书主要研究了殖民主义给哥伦比亚印第安人社会带来的“恐惧”,以及当地印第安人运用萨满教进行的“治疗”行为。作者以大量文献资料和自己的田野调查资料指出,殖民主义和萨满教这两种文化力量既非完全对立,也非一方将另一方完全同化,而是在殖民恐怖所创造的“死亡空间”中进行了共同创造,形成了一种迄今仍给这些地区带来秩序和混乱的力量。
做为《东亚植物学文献》及其补编中国部分的补充,这部著作的前两册包含了2000-2009年间 到5516条信息,和2010-2017年间第5517-10795条信息。每条信息代表了一个具体的名称在一个出版物(文章、专著、植物志)中一个具体的分类学处理,根据文献详细的给出了模式标本信息和保藏地的信息。这些信息条目按照物种的字母顺序排列,包含:出版物信息(出版物名称、年代、卷期);文献信息(作者、题名、语言类别、页码);分类群信息(分类群名称、分类学处理的种类、分类群所在的页码、模式标本及保藏地信息、中国和世界分布和其他相关的信息)。本书的条目可以方便的分析植物学名的合法性和对学名进行拼写检查,查询相应植物名称对应的模式标本、保藏信息和分布信息。这部著作能够作为中国植物分类学工作者作为重要的文献参考目录,对 性数据库的中国部
《中华民族体制表型调查报告》为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各民族体质人类学表型特征调查”的成果之一。《中华民族体制表型调查报告》根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按照人口从多到少进行民族排序,共分为六章。每个民族列为一节,内容包括民族简介和民族的表型数据两部分。民族简介部分大多包括人口、分布、语言、测量地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样本量、样本量的年龄分布等内容;一般代表人群的民族表型数据包括头面部测量指标、体部测量指标、头面部观察指标、生理指标等内容,并采用表格的方式给出了中国各个民族体质表型数据初步统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