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版基础上更新完善修订而成的。全书共六章,章介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步骤等方面的指导性内容;第二章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第三章为机床夹具设计;第四章为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和有关夹具设计的完整示例;第五章为常用设计资料,供学生设计时参考;第六章选编了较多设计题目,供教师选题时参考。 本书内容全面实用,便于自学,可供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电大、职大等机械类专业学生作“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用书以及毕业设计的参考书,也可供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汤胜常编*的《数控加工工艺学》以机械制造工 艺学为基础,根据企业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工艺 能力,介绍数控加工工艺与操作方法。内容包括:数 控加工在机加工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与发展概况;数 控加工中的基本工艺问题;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 加工;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与操作方法;数控脉冲电 火花切割加工工艺与操作方法等。书中每章的学习都 包括4个环节:教学内容;应用实例;习题和思考题 ;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并逐 步向培养创新意识方向发展。本书与《数控加工工艺 学实验指导书和习题详解》配套使用。
《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生产实例》第 3 版在遵循第 2 版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编制全过程为主线的基础上,精选了轴类、套类、曲轴类、连杆类、轴瓦类、齿轮类、花键类、箱体类和丝杠类等 46 例典型零件,重新按中、小型企业基础工艺装备条件和小批量生产规模的特点,对所编工艺过程卡进行了全面核实、补充和完善。 第 3 版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需要,适当增删了有关技术资料,使该书在原有实用性的基础上,内容更翔实,工艺参数更准确,工艺过程操作更可行,能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一般机械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卡编制。 全书由第 2 版的 8 章改写为本版的 4 章,主要内容包括:工艺设计基础,工艺技术的选择,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分析及工艺过程卡等。 本书可供中、小型企业从事机械加工的工程师、工艺设计
本书包括先进制造技术概论、先进制造系统的基础理论、先进制造系统建模与分析、先进设计技术、先进装备技术、先进工艺技术、先进制造管理技术、先进制造模式、制造业信息化等,全面讲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重点讲述其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在各章中穿插典型应用实例,并兼顾介绍其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业工程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院校的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及应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资料或培训教材。
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提高应用型大学机械专业工程实践能力,《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结合企业实际工作程序,结合教学实践编写,培养学生编制“工艺规程”的能力,从而提高以切削理论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主线、兼顾工艺装备知识的机械制造技术基本能力。《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可在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后使用,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制造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共分6章,第1章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知识,第2章是机床夹具设计,第3章是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第4章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案例分析,第5章是生产现场零件加工实例及题目选编,第6章是常用工艺参考资料。《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对机械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
黄胜银、卢松涛主编的这本《机械制造基础》是根据*高教司有关通知对该课程的基本要求,坚持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以熟悉原理和掌握应用为原则,旨在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编写。 除绪论外,本书共分为11章,主要包括工程材料基础知识、金属材料的强化与处理、常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及其成型、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常用金属切削加工、机械零件的工艺规程、绿色与智能制造技术等章节。每章后面都附有习题,便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本书可以满足教学计划64课时的教学需要。既可作为应用型本科、专科学校机械类、近机类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余承辉主编的《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第2版)》是在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背景下,作者在积累多年教学和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典型零件加工、机床常用夹具、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现代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综合实训等。 本书为高职高专、电大、职大、成人教育等院校机械类、机电类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由周骥平、林岗主编的《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 附光盘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围绕机械制造全过程,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内容包括相关的基本概念、自动化控制方法与技术,以及加工设备自动化、物料供输自动化、刀具自动化、检测过程自动化、装配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等方面的技术、方法和应用。本书可满足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机械制造自动化方面的基本原理,了解机械制造中各主要单元和系统的自动化方法以及各种自动化装置的结构原理和特点,并提高其应用管理能力的需要。本书在内容取舍上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在内容编排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努力做到深入浅出、详略有序,以利于读者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应用技术。全书各章内容相对独立,并附有复习思考题。考虑到各
本书系统、深入地介绍了云制造的基本原理、技术、系统与应用,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云制造的基础理论及架构技术、云制造运行管理技术以及云制造应用技术。书中以云制造的概念、体系结构、虚拟化技术以及云端化技术为核心,论述了基础理论及底层构建,从云制造服务解析、云制造服务匹配、区分粒度的资源调度、多粒度弹性调度、多粒度访问控制等方面论述了云制造运行管理技术,从云打印应用、云制造平台框架与设计等方面论述了云制造应用技术。 本书适合于先进制造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方向的学术研究人员、科技人员及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参考,也可用作高等院校计算机、机械制造、自动化、企业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
《机械制造技术》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本、专科,高职和成人教育等层次院校的通用教材,也可供其他有关专业的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师学院、技工及高级技工学校规划教材:数控车工中级一体化技能训练》由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数控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数控行业企业一线骨干、学校课程专家、本专业教师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数控车工》组织编写。《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师学院、技工及高级技工学校规划教材:数控车工中级一体化技能训练》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打破传统学科式教材形式,按典型工作任务划分教学模块,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完成学习任务,满足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和生产实践产品结合的需要。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师学院、技工及高级技工学校规划教材:数控车工中级一体化技能训练》采用梯度递进的模块化编写方式,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数控车床操作基础、台阶轴车削、盘类零件车削、圆弧车削、螺纹车削等
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机械装配培训理念,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本书以项目导入教学,理论知识紧扣项目,以实用和够用为度;实践部分操指导详尽,注重装配操作的过程控制,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操作程序,养成良好的装配作业习惯;并在操作中辅之以零件结构参数的查找,让学生在装配操作中,学习和巩固先导课程有关机械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本书以我国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材料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方法、成形设备和工程应用为主线,系统阐述了与产品制造有关的工程材料的常见成形工艺。全书共分为9章,内容包括金属铸造成形、金属塑性成形、金属连接成形、高分子材料成形、粉末冶金及陶瓷材料成形、复合材料成形、快速成形和材料成形工艺选择等。每章末都配有复习思考题。本书内容详实、由浅入深、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既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通用教材,又可作为工科近机类专业本科生的选修教材,还可作为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数控编程与加工一体化教程》针对西门子SINUMERIK802D系统进行编程和加工训练,主要内容包括:数控车削篇(SINUMERIK802D数控车削基础知识和操作、SINUMERIK802D数控车床的编程指令及编程方法、SINUMERIK802D数控车床编程综合训练),数控铣削篇(数控铣削的基础知识与操作、SINUMERIK802D数控铣床的编程指令及编程方法、数控铣床操作技能强化训练、MasterCAM自动编程),数控仿真篇(SINUMERIK802D数控车床仿真操作、SINUMERIK802D数控铣床仿真操作)。 《数控编程与加工一体化教程》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列举了较多的编程实例。 《数控编程与加工一体化教程》可作为高职高专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模具、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数控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主要包括:工程材料及金属热处理实训;铸造实训;锻压实训;连接实训;管工实训;切削基础知识;钳工实训;车工实训;铣工实训;刨工实训;磨工实训;数控机床实训;现代加工实训;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形实训;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等这些题目的教学基本要求、实训报告与习题。 并附各类实习试卷。 该教材主要特点: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体现应用型特色。 注重优化课程体系,探索教材新结构。 教材内容丰富、叙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 以突出教材内容深广度适中、够用的原则,针对非机类各专业特点,对传统热加工、冷加工内容进行了较大篇幅的删简。 注重协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加强与工程应用的结合,既加强基础理论的内容,又强调实践教学的基础作用,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机械制造基础(第5版)》是工科学生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全书共分18章。前7章主要介绍工程材料及热处理,铸造成形,锻压成形,焊接成形,非金属材料成形和快速成形(RP)方法及测量方法。后11章主要介绍金属切削基本知识,钳工,车削加工,铣、刨、镗、拉削加工,齿轮加工,磨削、精密加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先进机械制造技术(AMT)发展等。为配合学习,每一章都附有习题,便于读者进行复习和总结,巩固已学知识。为适应机械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章节都介绍了现代加工方法的新成果和新发展,便于读者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机械制造基础(第5版)》阐述了机械制造各种成形过程和加工过程的工艺原理、工艺方法、自身规
本书第1版得到了广大院校师生的认可与使用,在认真听取一线教师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评审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基础上,结合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技术的新发展进行修订编写,主要介绍各种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理念,论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构成、技术内涵及其应用。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特点、构成及发展趋势等;第2章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有限元分析、并行设计、反求工程、绿色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第3章介绍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超高速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微细加工技术;第4章介绍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定义及发展、自动化制造设备、CAD/CAPP/CAM一体化技术、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物联网技术、智能制造系统、虚拟制造等;第5章介绍企业资源计划、准时生产、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网络制
本书主要介绍生产过程自动化仪表安装基础知识,仪表工程图例符号与控制室平面布置图的识读,仪表施工基本图的识读,传感器及取源部件的识读与安装,常用仪表安装工程设施和施工材料,生产过程自动化仪表管路的安装,自动化仪表盘的安装及配线,生产过程自动控制设备的安装,生产过程自动化仪表安全防护,仪表辅助设备的制作、安装与工程验收以及仪表安装综合实训、自动化工程项目实例等内容。
本教材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工》对初级、中级和高级装载机装配与调试工的理论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按照岗位培训需要的原则编写的。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装载机基础知识,装载机动力系统,装载机传动系统,装载机液压系统,装载机电气系统,装载机整车装配与调试,装载机装配与调试工模拟试卷样例。每章章前有培训目标,章末有复习思考题,以便于企业培训和读者自测。
袁晓东主编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第2版)/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尽量体现“宽基 础、重应用、内容新”.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认 识规律。全书共6章:第1章机械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 ,第2章机械设备的润滑,第3章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修 复,第4章典型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第5章设备维修制 度,第6章机械的装配与安装。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第2版)/“十二五”职 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为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规 划教材之一,也可供从事机械设备设计、维修的工程 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在理顺职业教育机类专业对“机械测量技术”课程能力要求,总结多年教学改革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本书包含入门知识——机械测量技术基础,以及7个项目:轴类零件的测量、套类零件的测量、螺纹的测量、圆柱齿轮与蜗杆的测量、平面类零件的测量、箱体类零件的测量、复杂零件的测量。每个项目均以量具、量仪的应用和测量方法为主线构建若干个任务,便于教学开展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本书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文字叙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行业的岗位培训教材及有关人员的自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