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电容器的基础知识及在各种实际应用电路中的工作原理,包括RC积分、RC微分、滤波电容、旁路电容、去耦电容、耦合电容、谐振电容、自举电容、PN结电容、加速电容、密勒电容、安规电容等。本书强调工程应用,包含大量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电路案例讲解,涉及高速PCB、高频电子、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开关电源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实用,叙述条理清晰,对工程师系统掌握电容器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帮助,可作为初学者的辅助学习教材,也可作为工程师进行电路设计、制作与调试的参考书。
本书基于作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以压电陶瓷作动器为对象,研究了压电陶瓷作动器跟踪定位应用中的非线性现象和跟踪定位控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压电陶瓷作动器非线性特性和机理分析、迟滞非线性建模与补偿、蠕变非线性和动力学效应建模,以及跟踪定位控制系统设计等。
本书介绍了220kV及以下电缆的选型和应用;包括对导电线芯、绝缘层和保护层材质的比较和选用;对电缆额定电压、中高压电缆金属护层的感应电压和电流等基本性能的选用;按稳定负荷、断续和短时负荷、冲击负荷、允许电压降、短路热稳定、经济电流密度等要求选择电缆截面积;对中性线、保护接地线、金属屏蔽层截面积的选用;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阻燃电缆、耐火电缆、矿物绝缘电缆、预制分支电力电缆、防(耐)水电力电缆、风电用耐扭曲电力电缆、耐高温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耐寒电缆、防白蚁电缆、氟塑料绝缘电力电缆、通用橡套软电缆、矿用橡套软电缆、船用乙丙橡胶绝缘电缆、常用控制电缆、本质安全型信号控制电缆、常用计算机电缆、中、低压变频器专用电缆、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用控制信号电缆和交、直流牵引电缆、海底电力电缆、光纤复合
《软磁铁氧体器件设计及应用》是“电子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系列规划教材”丛书之一。《软磁铁氧体器件设计及应用》共7章,第1章介绍软磁铁氧体材料的基本特性;第2章介绍软磁器件磁芯和绕组的共性特征;第3章至第7章系统介绍当前主要应用的各种软磁铁氧体器件,包括电感器、低功率线性变压器、功率变压器、抗EMI(电磁干扰)滤波器以及LTCC(低温共烧陶瓷)磁性器件的结构特征、工作机理、设计方法以及应用需求等,并附有相应的设计实例。其中,前两章是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应用的理论基础,篇幅较多,只有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灵活地设计和应用各类软磁器件。 《软磁铁氧体器件设计及应用》的特点是,内容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同时又保证了足够的理论深度,充分做到了理论结合实际。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就必须减少停电,而开展配电不停电作业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直接、有效的措施,配电作业方式已从停电作业向以停电作业为主、带电作业为辅进一步向不停电作业的方式转变。本书围绕不停电作业方法及其技术、技能,介绍了中低压配电网特点以及带电作业技术基础和作业原理,结合现场实践和管理经验,详细阐述了不停电作业的项目及其操作要领,融入了当今*的应用技术、工器具和作业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共九章,章和第二章介绍配电网的组成和不停电作业的发展,使读者对中低压配电网及不停电作业有初步的了解。第三~五章,介绍了带电作业技术基础及其工器具,作为带电作业人员应知的基础知识。第六~八章介绍了不停电作业的基本方式、作业程
《电子封装用新型石墨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内容简介:微电子及半导体器件对电子封装材料要求的不断提升推动着高热导率、可调热膨胀系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开发,以有效地驱散热量和减小热应力,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而具有高导热、低热膨胀系数、且加工性良好的新型石墨系材料已开始被尝试用于和金属Cu、Al的复合,成为电子封装用金属基复合材料研发的新动向。本书介绍了高性能石墨纤维增强Cu、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并对其显微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本书从增强体表面金属化改性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石墨纤维表面金属化的工艺,较系统地论述了石墨纤维与Cu、Al复合时的界面特性,优化了复合材料的相关制备工艺;较全面地表征了所制备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并对导热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书中还就电子封装用金属基
GB/T 17738{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总规范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柔软同轴电缆组件分规范; ——第3部分:半柔同轴电缆组件分规范; ——第4部分:半硬同轴电缆组件分规范; 本部分为GB/T 17738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17738.1—1999《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1部分:总规范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17738.1—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范围”和“目的”合并为“范围”(见第1章,1999年版的第1章和第2章)。 ——增加了能力批准程序(见E.3.2)。 ——删除了附录A反射系数测量方法(见1999年版的附件A)。 ——增加了扫描点数的要求及计算方法(见8.1)。 ——电长度稳定性试验中增加了弯曲和扭转两种试
本书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为中心,系统地讨论了类钙钛矿结构A2BO4型阴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全书共分为7章,主要涉及不同化学组成和不同形貌阴极材料的研究工作。阐述了上述各类材料的研究背景,表征测试方法和性能指标。
本书是“实用电工技术图解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7章,讲述各种常用的电工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低压电器、控制电器、传感器、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及电光源等,并在附录中介绍了万用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本书运用图解的形式,重点介绍实用技术,详细讲解操作步骤,特别突出技能、技巧,真正达到手把手教你快速学会电工技术的效果。
张书华、刘伟军编*的《高性能电缆材料及其应 用技术》以电缆结构为基础,全面介绍了制造电线电 缆用导体、*缘、护套、屏蔽和填充材料的品种、规 格、结构、性能、配合体系、工艺要点、技术要求及 应用。 全书共八章:第1章简要介绍电缆材料的分类及 基本要求;第2、3章论述金属材料的基础理论、结构 和性能,着重阐述高性能金属材料和新型聚合物基复 合材料作为电缆导体方面的应用;第4~7章论述高分 子材料的基础理论、结构与性能和橡塑添加剂,详细 介绍高性能聚合物合金、橡塑弹性体和有机无机杂化 材料作为特种电缆*缘与护套方面的应用;第8章介 绍电缆用纤维、带材和光纤电缆用材料,突出新型纤 维的应用。 本书具有专业、实用和新颖的特点。可供电缆行 业从事电缆材料研究、生产、管理和应用的科研工作 者、管理人员和技术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提供了SOFC中各种类型固体电解质的结构、性能、制备工艺及材料的开发设计方法等信息。为了提供更多的信息,书中给出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适合于固体电化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阅读。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和电极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参与了欧盟“SOFIC600”项目的研究工作。
用于制作多种电器产品铁心的电工钢是现代电气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功能材料,其生产加工过程中组织结构的演变和控制对大幅度提高电工钢性能、降低其服役能耗至关重要。《材料科学与工程著作系列:电工钢的材料学原理》以20世纪末、21世纪初现代科学与技术对电工钢在冶金过程中组织结构演变规律的*认识为基础,系统地介绍电工钢在凝固、变形加工、热处理及服役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的基本金属学原理、电磁学原理、基本的组织结构和织构转变规律、相关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原理,以及相关高新技术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著作系列:电工钢的材料学原理》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系统性,以及相关技术的新颖性和实用性。《材料科学与工程著作系列:电工钢的材料学原理》可以作为从事电工钢冶金、铸造、材料、加工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从事电工钢生
本书以《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 2009)和《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 2003)为基础,从概念出发,阐述了电梯重要部件及功能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在编者多年从事实际检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详述了各个部件和功能的检测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经过现场检验验证可执行的方法。本书可供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电梯安装施工单位的技术与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从事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维护保养、监理、监督及使用管理的工作人员参考;同时也是从业检验人员从事现场检验的重要参考资料。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铜铟硒类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化效率高、性能稳定和空间抗辐射性能强等优点,在光伏领域备受关注。本书主要介绍铜铟硒类太阳能电池吸收层材料的制备技术与性能研究。阐述机械合金化法制备CuInSe2粉体材料,并以廉价易得的Al、S分别替代In、Se,研制得到Cu(In,Al)Se2、CuIn(S,Se)2等铜铟硒类粉体光伏材料的技术及工艺过程。研究球磨机各项参数的影响,进而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等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产物的结构、形貌、成分及光电性能,并探讨机械力诱导自蔓延反应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