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电力行业运行与检修人员岗位规范和高等职业院校电力技术类专业要求,以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二次回路常见的故障为背景,旨在提高现场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本书共分为四个单元,主要包括隔离开关、三相操作断路器、分相操作断路器和变压器冷却系统二次回路故障分析与排查。本书结合郑州万特电气有限公司研发的变电站回路故障排查培训系统,侧重于二次回路的典型故障类型及其现象,介绍了常用的查找和处理方法。
全书共分6章,包括概述、智能一次设备技术、网络二次设备技术、智能变电站防止误操作逻辑、异常处理案例、总结与思索。阐述了一次设备的结构及原理、绘制了二次设备的组网情况,介绍了防误设计原理及其应用,并针对实际提出了潜在的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首先系统地介绍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主要技术特征以及运检特点;其次详细介绍了智能变电站内智能式隔离断路器、三工位隔离开关、非常规互感器、充气式开关柜等重要一次元件;再次以国网*一代智能变电站220kV杉树变、110kV君山变为原型分析了*一代智能站二次回路组网情况,并据此介绍了湖南省2016年QC成果一等奖《智能变电站二次安全措施可视化设计及应用》在杉树变及君山变应用;然后介绍了智能变电站防止误操作逻辑及其验收内容;后列举分析了智能站安装、调试、验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
本部分的第2章、第3章、7.2~7.4、附录A~附录C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GB l094 电力变压器》目前包含了下列几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第6部分:电抗器; ——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第10部分:声级测定; ——第10.1部分:声级测定应用导则; ——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 ——第12部分: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第14部分:采用高温绝缘材料的液浸式变压器的设计和应用; ——第16部分:风力发电用变压器。 本部分为GB l094的第l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
本书主要围绕变压器检修工艺典型问题展开,包括变压器本体、变压器调压开关、变压器套管、变压器冷却系统、变压器呼吸系统、变压器非电量保护、变压器其他方面。并结合典型案例对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措施建议。
随着电力设备的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其绝缘性能成了制约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变压器也不例外,进而干燥工艺成为了保证绝缘性能关键的一环。变压器煤油汽相干燥技术是目前*先进的变压器干燥技术,有加热温度高、加热速度快、绝缘出水快、温度分布均匀、*终的含水量更低、可以冲洗掉产品上的尘埃和污垢等优点。 马继先编著的《大型变压器现场真空煤油汽相干燥技术(精)》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变压器绝缘基础知识、变压器绝缘受潮的诊断方法、变压器干燥处理方法、汽相干燥处理方法、现场真空煤油汽相干燥技术、典型现场真空煤油汽相干燥装置及系统、现场汽相干燥应用实例,并提供两个附录,供读者参考借鉴之用。 本书适用于从事变压器真空煤油汽相干燥装置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现场应用的相关技术人员,并可供相
《变电电气安装工程典型案例分析》以变电电气安装电力优质工程检查中的典型案例为基础,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相关办法、规章制度以及国家、行业相关规程、标准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措施,图文并茂,较为直观。 本书以变电站主要电气设备为主线,包括主变压器系统设备安装、站用变压器系统安装、母线安装、电气设备安装、屏柜安装、电缆保护管配置及敷设、电缆支架安装、电缆敷设、电缆防火与阻燃、防雷及接地安装十一个部分。每部分包括存在问题、正确做法,详细解读了问题涉及的规程规范。
本书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以西门子和三菱公司的变频器为载体组织内容。全书分为四个情景:变频器的基础知识,变频器的基本控制电路,变频器在典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变频器的故障分析、诊断及调试。每个情景以具体的项目实例来介绍变频器的使用方法,使初学者更快地入手,掌握变频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本书可供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变频器控制技术(第2版)/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从自动化类变频器方向的岗位出发,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原则共设置了5个项目,对包括物料分拣输送带的变频控制、化工厂泵与搅拌机的变频控制、中央空调风机的变频节能PID控制、数控车床主轴的开环矢量控制和变频器的故障诊断与维护,对各个项目进行逐个剖析,由浅入深,从知识讲座到技能训练,从综合解决方案到技术答疑,把变频器几乎所有的功能都一一应用进去。
《变电运维一体化现场实用技术要点》以国家电网公司对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相关规范要求为依据,将运维项目及相关操作规范、工器具使用等知识分十六章向读者进行介绍。依次为变电运维一体化概念,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避雷器、耦合电容器、继电保护装置、直流系统、站用电系统、电容器组典型维护项目及技术要求,变电专业电气工作票、操作票应用规范,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及安全性评价,常用工器具、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包含变电运维人员进行现场工作所需掌握的运维一体化的知识和技能、技术要求。具有适用广泛、通俗易懂、参考性强的特点,是变电运维人员工作的参考性图书和不可缺少的技术资料。
本书采用图表详解的方法,详细讲解了中外15个品牌及型号变频器PLC及恒压供水控制器的应用与参数设置方法,总结并提炼了变频器在设计及安装中的100个实用电路。下册共6章,详细地介绍了带有工/变频转换功能的变频调速控制电路、变频器内置时序及内置继电器卡控制的工/变频转换控制电路、三菱变频器数字输入输出端子应用及参数设置、用西门子PLC控制变频器综合应用电路、三菱变频器内置PID应用电路、恒压供水控制器及供水专用变频器应用电路。本书集实用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是电力拖动控制及自动化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电气技术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变频器应用的实用参考书,也可供高职高专院校电力拖动、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师生实训课程作为变频器实训教材使用。
本书介绍了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与气相色谱仪的结构,以及采用油色谱分析技术诊断变压器故障的逻辑方法和技术,并着重介绍了利用色谱分析数据进行变压器故障诊断的改良“三比值”法与特征气体法;论述了采用油色谱分析技术诊断变压器内部潜伏性故障的理论依据,以及色谱仪故障的诊断技术。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现场变压器故障类型剖析了大量的故障诊断案例。 本书可供广大电力系统色谱分析人员以及从事变压器运维检修的技术人员参考。
《变压器类设备典型缺陷及故障分析》主要收集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近年来电力一次设备运行、验收、维护、检修中出现的各类故障及典型缺陷,并从问题的表象、处理情况、原因分析、防范措施等方面详细阐述,语言朴素、素材真实、图文并茂,为设备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以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本书共分三章,主要内容包括110kV及以上主变压器类设备典型缺陷、110kV及以上互感器类设备典型缺陷和其他类型设备典型缺陷。 本书主要作为变电站检修人员进行故障和缺陷处理的指导用书,也可作为变电检修专业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GB l094《电力变压器》目前包含了下列几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第6部分:电抗器; ——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第10部分:声级测定; ——第10.1部分:声级测定应用导则; ——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 ——第12部分: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第14部分:采用高温绝缘材料的液浸式变压器的设计和应用; ——第16部分:风力发电用变压器。 本部分为GB l094的第l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徐丽青、陈新之著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硬件开发》主要从可靠性、电磁兼容性、 化、一致性方面,采用项目管理知识架构,总结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硬件开发在理论分析、软件仿真、原理图与PCB设计、实验验证等方面的输入、工具与技术和输出,归纳硬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构成硬件开发的四大类设计——可靠性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 化设计、一致性设计.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硬件开发技术体系。 通过运用上述四大类设计方法,可以提高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产品开发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开发质量,降低产品开发成本,从而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好地帮助从事硬件开发的工程师。 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合从事电力系统二次设备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运维的电气工程师和EMC工程师使用,也可供高等学校电子、电气类专业的
本书以目前正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新型变压器及其附件为讨论对象,结合一线员工多年变压器检修现场实践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以及油浸式有载开关、电动机构、变压器套管、变压器储油柜、气体继电器、压力释放阀、变压器油泵、风冷控制箱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常见问题处理,书中每章都有典型的故障案例分析,供读者学习、参考。 本书适合从事变压器运行与检修专业的现场技术人员学习使用,特别适合变压器检修岗位人员作为培训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变电站保护压板辨析及投退说明》以某500kV变电站为例,全面介绍了500kV变电站保护压板作用、二次回路原理。全书共分5章,分别是35kV保护测控及自动装置部分、220kV保护部分、500kV保护部分、变压器保护部分和其他部分。本书旨在进一步加强变电运行人员对变电站事故和异常的分析判断,以及对保护装置正确操作的能力,帮助变电运行人员懂信号、能操作、会使用,指导运行和继电保护专业人员提高现场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