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编写,内容包括电工安全生产须知、电工基础知识、电工工具仪表与安全标志、低压电器、异步电动机、电气线路、电气照明、电力电容器、电工实操(K1~K4)和理论考试题库等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扫描二维码可观看配套的教学视频,适合培训班教学和读者自学。 本书可作为特种作业人员低压电工培训考核的教材,也可作为职业院校学生参加低压电工作业操作资格证考核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企业低压电工从业人员日常安全工作的书目。
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与电网之间的能量变换接口,LCL型并网逆变器用来将直流电能转化为高质量的交流电能并馈入电网。本书系统阐述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技术。介绍LCL滤波器的设计、磁集成及谐振尖峰阻尼方法。针对采用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提出电容电流反馈系数和并网电流调节器参数的设计方法,并提出抑制电网电压对并网电流影响的电网电压全前馈策略。针对数字控制LCL型并网逆变器,揭示控制延时对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闭环参数设计方法。提出即时采样方法和双采样模式实时运算方法,可减小甚至消除计算延时,进一步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提出虚拟串并联阻抗方法和电网电压加权前馈方法,有效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对电网阻抗变化的适应能力。介绍基于前置滤波器的锁相环
《变电站现场事故处理及典型案例分析》共十三章,包含有五十七个典型案例。书中所选的案例均是来自各变电站的典型、常见、技术含量较高的事故(故障)实例。本书通过对事故前后的负荷状况,事故时各类信号,保护动作情况,事故处理过程,故障录波图,微机保护打印报告,故障时保护和重合闸等的动作过程,案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变电站事故处理和分析的方法,提出不同方式的处理意见,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本书介绍了高频化电力电子变换器结构寄生参数分析、建模及设计,通过串联及并联两大类运用场景,结合具体案例及理论分析,详细阐述了结构寄生参数网络建模方法和具体优化设计,力求给读者展示结构寄生参数这一 过去冷门 但 日益重要 的研究领域基本情况。本书共分为7 章:绪论(电力电子元器件及变换器综述回顾)、多器件串联型高压变换器、高压变换器结构寄生电容建模、高压变换器结构设计、多器件并联型变换器、并联型变换器结构寄生电感建模和多器件并联型互连母排设计。 本书面向电力电子、新能源技术、功率半导体器件和无源器件设计等领域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可满足从事器件设计、结构设计、变换器系统设计专业人员的知识和技术需求。
本书详细介绍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原理,结合IEC标准和国家标准全面论述了低压开关柜的结构及设计方法;本书以ABB公司的现代智能型低压开关电器为主要元器件,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主、辅助回路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进行了全面探讨;本书还对低压开关柜的现场总线组网技术、PLC测控编程技术和电力监控技术给出了较为详尽的方案论证和阐述。
自同步电压源型新能源的研究与应用,有助于探索解决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存在的惯量支撑差、调频调压手段匮乏、电网安全稳定多形态交织和控制复杂化、电网运行压力大等问题,对于保障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共6 章。内容分别为概述、变速恒频风机自同步电压源、光伏与储能自同步电压源、自同步电压源控制参数设计方法与实证、自同步电压源调频能力分析与实践,以及自同步电压源调压能力分析与实践。 本书理论知识与工程设计相结合,可作为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力电子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新能源并网装备研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变电站站用电系统是保障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由站用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和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三大部分组成,稳定的站用电系统是变电站设备可靠工作之本。随着公司运检模式变革的不断深入,加之变电站站用电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不容出现半点闪失,因此,运检人员站用电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急需提升,本书结合智能与传统变电站站用电系统,层次化、阶梯性地指导运维人员快速掌握相应专业学懂弄会,并结合典型实例加以深化,尽快实现 一岗多能 的角色转换。
为提升一线变电运维人员对变电站典型故障缺陷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作者编写了本书。本书分为故障篇和缺陷篇两大部分,故障篇包含54个典型案例,缺陷篇包含22个典型案例。全书针对各变电站发生的典型案例,从故障(缺陷)前运行状态、故障(缺陷)发生过程及处理步骤、故障(缺陷)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几个方面出发进行阐述和分析,从而提升变电运维人员对变电站故障及缺陷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本书可供变电运维使用,也可供电力调度、继电保护人员使用参考。
为加强变电站现场技术人员二次设备运维技术水平,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组织编写了《500kV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技术》,分为继电保护专业和自动化专业两个分册。 本书为自动化专业,包括变电站自动化发展历程、变电站二次系统网络通信、第DL/T 860通信报文、监控后台、数据通信网关机、测控装置、交换机、防误操作系统、调度数据网及二次安防、时间同步系统、其他设备、自动对点技术、辅控系统接入要求、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管控、设备现场验收十五章内容。 本书适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从业人员学习使用。
本书包含简答题、分析题、问答题等共约3200道(附答案)*部分 基础知识第1章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1.1 概述1.2 数字化变电站1.3 智能变电站第2章.变电站自动化系统2.1 变电站架构2.2 信息模型2.3 通信网络2.4 时间同步2.5 关键设备第3章.采集与测量3.1 交流电气量采集3.2 开关状态量采集3.3 数字化采集第4章.控制与调节4.1 遥控与遥调4.2 防误闭锁4.3 断路器同期4.4 顺序控制4.5 无功优化控制第5章.远动通信5.1通用实时服务协议5.2 告警直传5.3 远程浏览第6章 智能化应用6.1 一体化业务平台6.2 智能告警6.3 故障分析6.4 数据辨识6.5 源端维护第7章.时间同步7.1 概述7.2 系统架构7.3 卫星授时7.4 网络授时7.5 IRIG-B码对时
《大功率变频器及交流传动》(原书第2版)详细而又完整地介绍了大功率变频器及中压交流传动的前沿技术,包括各种大功率变频器的拓扑结构、脉冲调制方法、先进的控制策略以及工业产品设计经验等。《大功率变频器及交流传动》(原书第2版)对目前的主要理论和控制方法都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和试验波形,并详细分析了实际产品设计和工业应用中的各种问题。《大功率变频器及交流传动》(原书第2版)是作者30多年大功率变频器设计及应用的经验积累,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使用,对广大科研人员、产品设计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也有非常好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教材》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模块化培训课程体系的要求,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简称《培训规范》),结合生产实际编写而成。 本套教材作为《培训规范》的配套教材,共72册。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专用教材:变电运行(110KV及以下)》为专用教材部分的《变电运行(110kV及以下)》,《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专用教材:变电运行(110KV及以下)》共7个部分43章109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化变电站,电气试验,基本技能,监视、巡视与维护,倒闸操作,异常处理,事故处理。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专用教材:变电运行(110KV及以下)》可作为供电企业变电运行(110kV及以下)工作人员的培训教学用
本书首先讲述了变压器主动保护与控制构想,详细论述了变压器缺陷和故障演化规律及状态参量特征、变压器新型感知技术、在线辨识方法、主动保护原理及方法等新技术,最z后介绍了试验验证的系统建设和后期展望。希望本书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本书共分7章。第1章介绍变压器保护与安全运行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变压器主动保护与控制构想;第2章介绍变压器缺陷和故障演化规律及状态参量特征;第3章介绍面向变压器主动保护与安全运行的新型感知技术;第4章介绍变压器缺陷在线辨识方法;第5章介绍大型变压器主动保护原理与方法;第6章介绍变压器-电力系统协调安全的主动保护控制;第7章介绍大型变压器主动保护技术试验验证。
为加强变电站现场技术人员二次设备运维技术水平,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组织编写了《500kV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技术》,分为继电保护专业和自动化专业两个分册。 本书为继电保护专业,包括500kV变电站概述、500kV变电站互感器配置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母线保护配置、变压器及电抗器保护配置、组屏及二次回路、 安全自动装置、故障录波与保护信息系统、公用系统、设备验收、运行巡视与操作、设备检修、500kV改扩建工程实施要点、500kV智能化改造工程实施要点、智能变电站管控系统十五章内容。 本书适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从业人员学习使用。
本教材主要涵盖了变电二次设备的基本原理、安装流程、调试方法、验收标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本教材,读者可以了解变电二次设备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安装调试方法,掌握变电二次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提高安装质量和安全意识。 全书共分十三章。第D一章概述变电二次安装的基础知识,主要介绍电网基础知识、二次回路图纸简介及二次安装常用仪表的使用方法;第二章介绍电缆支(桥)架、保护管制作及安装;第三章概述了变电站二次接地的相关理论、技术标准及安装方法;第四章讲述变电站二次屏柜安装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安装方法;第五章讲述变电站二次控制电缆的敷设、二次电缆接线的方法;第六章讲述变电站通信线缆的专业知识、通信线缆的敷设及终端头的安装方法;第七章主要讲述变电站屏柜内新增二次设备的安装方法;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连接发电厂与电网、实现电压转换和电能分配的枢纽。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变电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调试过程越来越复杂,对质量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确保变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调试质量成为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一环。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智能变电站调试质量管控要点、交流特高压变电站调试质量管控要点、直流特高压换流站调试质量管控要点。
为帮助电网检修人员快速、准确地消除设备运行时出现的缺陷与故障,提高检修人员在实际现场工作中的技能水平,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特组织编写了《变电一次设备典型缺陷及故障分析与处理》。 本书按照变电一次设备类别设章,分别为变压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和其他变电设备共五章。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五类变电设备常见缺陷、故障诊断方法、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同时书内精选的典型案例内容详尽,可操作性强他,对生产一线技术人员消除设备缺陷、故障具有指导作用。
本书主要介绍MATLAB 的基础知识与具体应用。本书共9章,首先介绍了 MATLAB 的系统功能和特征,然后全面介绍了MATLAB 的基本用法和技能,讲述了MATLAB 的程序编写、科学计算和绘制图形等设计过程与方法,具体包括MATLAB 简介、MATLAB 基础知识、MATLAB 程序设计、数值计算、矩阵运算、符号运算、图形绘制、高级图形绘制等。为了引导读者快速掌握和理解MATLAB 的应用技巧,在每节都针对具体指令、语句和函数,给出了便于理解的范例和要点解释。为了引导读者学会应用MATLAB 来解决实际问题,在第8章与第9章给出了12 个电力变压器系统的案例和MATLAB/SIMULINK 在电力变压系统中的综合应用案例。本书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MATLAB 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的教材。
本书首先是概述部分,从主要设计依据、适用条件到装配式建筑物等,然后是具体的图纸部分,内容简单快捷、实用性强,实现了标准化设计,提高了河北南网模块化建设成效,并结合电建设与管理实际经验,精心撰写成稿。主要内容包括:主要设计依据,站址适用条件,建筑(建筑物布置 、墙体、屋面、室内外装饰装修、门窗、坡道、台阶和散水、消防设计、节能设计、噪声防治),结构(基本设计规定 、材料、结构布置、钢结构计算的基本原则、钢结构节点设计与构造、钢结构防锈),变电站单元式辅助用房等
卡罗尼尔.麦克莱曼所著的《变压器与电感器设计手册(第4版)》与其他书籍不同之处在于,借助其实践设计方法,主要通过用户需求和观点来给出信息和指南。这一经典参考读物第四版针对近期新的行业发展状况做了扩展和修订,同时进行了重新组织和改进,将继续服务于寻求变压器和电感器设计近期新技术应用的人员。 通过认真考虑总体系统质量、功率转换效率和成本等关键因素,作者在磁心功率处理能力方面引入了的新公式,希望向工程师提供更快、更严格的设计能力。本书开始阶段提供了基本的磁学基础知识,接下来使用Kq或Ap技术对设计过程进行了解释说明。本书还涵盖了叠片、带绕磁心、粉末磁心、铁氧体和铁合全等内容。 此外,新增章节包括: 自耦变压器设计 共模电感器设计 串联饱和电抗器设计 自饱和磁放大器 给定阻值电感器设计 《变压器与电感器
为进一步规范新(扩、改)建特高压交流站设备跟踪工作,提高生产准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新(扩、改)建站生产准备管理水平,减少新(扩、改)建特高压交流站生产准备重复劳动,公司充分发挥集约化管理及人才优势,依据国家、电力行业、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颁发的有关法规、规程和制度,并结合公司系统的生产实际要求,组织编制了《特高压交流变电站设备跟踪作业指导书(卡)》,指导新(扩、改)建特高压交流站生产准备人员进行现场设备跟踪工作,为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和精益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温超导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入了新的实用化发展阶段。高温超导体的基本应用特征,使其在强电应用领域具有普遍适用和显著高效的优越性;并在一些特定的领域里,具有常规导体技术无法实现的功能。节能和高效,技术优越性和潜在的经济价值,使高温超导技术展现了强劲的生命力,并已成为新世纪的重点研究和发展的高新技术。超导应用技术正向材料及其装置的实用化方向发展,是目前科技发展最有影响的领域之一。随着高温超导材料与技术的发展,及电力系统的需求,高温超导变压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意义重大,备受关注。由于高温超导体的特殊电磁特性,为变压器技术领域,引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并带来特殊的效能。高温超导变压器技术是今后一个时期超导与电力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和应用发展方向之一。目前这一领域,尚没有一部完整地详细描述
变压器故障引发的系统事故和停电后果十分严重。目前,大型变压器通常都配有油色谱在线监测手段,并辅以多种离线检测手段,电力企业迫切需要对不同手段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智能诊断。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变压器故障智能诊断方法研究的理论和技术的总结。本书首先介绍变压器的常见故障及常用监测/检测手段,以及基于多监测参量融合诊断的诊断框架;然后讲述非平稳信号的典型分析与处理方法;接下来分别论述基于油色谱数据、振动信号、宽频带脉冲电流信号以及超声信号等单一手段的变压器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很后阐述变压器多检测手段的融合诊断方法,并给出变压器故障诊断系统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