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光伏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光伏电站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便于电站运行维护人员培训学习需要,编写出版《光伏电站运行专业知识题库》一书。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光伏发电基础理论、光伏组件、汇流箱及直流配电柜、逆变器、光伏电站管理、安全综合知识、电气通用知识等。
《火电厂生产岗位技术问答丛书》丛书采用问答形式编写,以岗位技能为主线,理论突出重点,实践注重技能。本书为《化水运行300问》,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化水运行专业基础知识及运行岗位技能知识。帮助广大火电机组运行技术人员了解、学习、掌握火电机组化水岗位的各项技能,加强机组运行管理工作,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
《火电厂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 热控分册》内容简介为进一步提高火电厂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安全作业水平,华能玉环电厂组织编写了《火电厂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丛书,分为通用、锅炉、汽轮机、电气、燃料、热控、化学、环保等8个分册。本书为热控分册,共收录典型作业53项。书中对每项作业的步骤进行分解,详细分析每个步骤的危险因素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评判出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为进一步提高火电厂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安全作业水平,华能玉环电厂组织编写了《火电厂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丛书,分为通用、锅炉、汽轮机、电气、燃料、热控、化学、环保等8个分册。本书为环保分册,共收录典型作业56项。书中对每项作业的步骤进行分解,详细分析每个步骤的危险因素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评判出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苏巴 拉迈亚 柯蒂加拉*思达、何雪玲译的《 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新能源科技译丛》为引进版图 书,共分为五章,主要介绍了光伏技术在太阳能电池 加工领域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包括薄膜太阳能电池在 内的太阳能材料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探讨了 Cu2ZnSn(S1-xSex)4系统及其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 应用。本书可以作为一本教材或参考书,适合物理系 、动力与能源系、材料系、电子工程系、化学系或其 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学习研究薄膜太 阳能电池技术。本书也可以作为相关研究机构科学家 或相关企业工程师的参考资料,为研究开发各种类型 薄膜太阳能电池提供帮助。
由于我国大容量、高参数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逐年上升,为满足广大生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应对新知识、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张磊特组织编写《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运行技术问答》丛书。 本套丛书采用问答形式编写,以岗位技能为主线,理论突出重点,实践注重技能。 本书为《余热锅炉设备与运行》分册,介绍了燃气机组余热锅炉系统及设备,包含发电厂运行维护人员从事本系统相关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系统的构成及相关连接、系统中各设备的工作原理、设备系统的启停操作及正常运行调整、节能经济运行方式、各种工况下巡回检查的内容及标准、设备检修维护时安全隔离要求及措施、作业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防止、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处理等内容。 本书适用于从事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计、安装、调试
由于我国大容量、高参数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逐年上升,为满足广大生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应对新知识、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张磊特组织编写《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运行技术问答》丛书。 本套丛书采用问答形式编写,以岗位技能为主线,理论突出重点,实践注重技能。 本书为《余热锅炉设备与运行》分册,介绍了燃气机组余热锅炉系统及设备,包含发电厂运行维护人员从事本系统相关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系统的构成及相关连接、系统中各设备的工作原理、设备系统的启停操作及正常运行调整、节能经济运行方式、各种工况下巡回检查的内容及标准、设备检修维护时安全隔离要求及措施、作业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防止、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处理等内容。 本书适用于从事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计、安装、调试
本标准规定了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的术语与定义、型号命名、使用条件、性能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66kV及以下电压等级系统中用于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的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其他用途和其他电压等级的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水轮发电机运行的基本技术要求、运行方式、运行操作、运行监视和检查维护、不正常运行和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本标准适用于与水轮机直接连接、额定容量为25MV?A(贯流式水轮发电机额定容量为10MV?A)及以上的三相50Hz凸极同步水轮发电机。
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机组应有的雷电防护措施以及检测的相关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陆上使用、额定功率在600kW及以上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的雷电防护系统。其他的风力发电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本标准主要是针对风力发电机组本身,包括其与风电场集电系统连接部件在机组侧的雷电防护。
《DL/T 556-2016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装置设置导则(代替DL/T 556-1994)》规定了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装置的基本结构、组成单元及测点布置等技术要求。《DL/T 556-2016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装置设置导则(代替DL/T 556-1994)》适用于反击式(混流式、轴流式、贯流式)、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和混流可逆式机组振动监测装置的设置。《DL/T 556-2016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装置设置导则(代替DL/T 556-1994)》是对DL/T556-94《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装置设置导则》的修订,主要修改如下: 增加了适用的水轮发电机组型式,取消了机组容量的适用范围;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等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增加了总则部分; 增加了装置基本结构部分,明确了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装置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将原监测装置设置部分融入到装置基本结构中; 将原传感器选择
《风力发电场检修与维护技术导则(电控分册)》主要内容包括:箱式变压器及站用变压器检修与维护、架空线路检修与维护、电力电缆检修与维护、35kV配电系统检修与维护、主变压器检修与维护、GIS及室外配电系统检修与维护、无功补偿装置检修与维护、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修与维护、监控自动化系统检修与维护等。
《DL/T?1270-2013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甩负荷试验导则》规定了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甩负荷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和过程等技术管理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各种容量机组机械液压型、电液调节型调节系统验收试验和考核试验,也适用于已投产的火力发电机组的甩负荷试验。
本规范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09]163号)的要求进行修订。 DL/T5110—2000《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自2000年执行以来,对推动我国水电行业模板施工技术的发展,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近十年来,随着模板技术的进步,DL/T5110—2000中的有些内容,已不符合现在施工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规范模板施工,提高技术水平,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降低工程成本,有必要进行修订。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模板材料、设计、制作、安装和维护、拆除与维修、特种模板等内容。 本规范对DL/T 5110一2000进行了以下修改: ——增加了上置式针梁模板台车、免拆模板网、模板支架立 柱底地基承载力要求及计算方法的内容; ——对钢模板荷载设计值
《电力需求侧管理系列丛书》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工作的指定教材,丛书共13个分册,涵盖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管理、技术、工具三个层面。本书是其中的《通用节能技术》分册,具体介绍了供配电节能技术、绿色照明技术、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工业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和工业锅炉(炉窑)节能技术等内容。
本书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工作的推荐用书,丛书共13个分册,涵盖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管理、技术、工具三个层面。 本书具体介绍了负荷特性的基本概念、优化负荷特性的措施、有序用电、需方响应、负荷管理系统等内容。 本书可供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电网企业、能源服务机构、电力用户相关人员阅读、使用。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1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1)252号)要求,对D1/T977—2005《发电厂热力设备化学清洗单位管理规定》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发布后代替D1/T977—2005。 本标准与D1/T977—2005相比,主要进行了以下修订: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第3章中对资质评定工作进行了明确; ——增加4.2条对人员资格证书的分级; ——第5章中对“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修订; ——第7章增加了对“复评定”的规定; ——8.4条增加了对发生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清洗单位的处罚及整改要求; ——对附录进行了增加和修改。 本标准附录A~附录G为规
包括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包括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包括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包括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包括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包括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包括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
本书共分为两大部分,13个章节。*部分为智能变电站基础知识,包含8章,内容分别为智能变电站各类名词解释,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保护测控装置,智能变电站网络结构,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一体化监控系统与 五防 系统,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与辅助控制系统。第二部分为智能变电站运行与维护,包含5章,内容分别为智能变电站巡视、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智能变电站验收管理、智能变电站缺陷管理、智能变电站事故处理(案例)。本书主要以简答题的形式,结合具体图例说明问题,使全文更加容易理解,分析更加透彻。
《风电场建模技术及应用》从研究风电场运行特性以及对电力系统影响的角度出发,计及风电场内风电机组排列布置、风速和风向等因素建立风电场尾流模型,确定风电机组分组方法,进而建立考虑风电场拓扑结构、风速、风向变化的风电场等值模型,探索风电场建模方法在风电场并网研究中的应用。全书分七章,内容包括:绪论、双馈变速风电机组模型、风电场拓扑结构、基于风电场尾流效应的风电机组分组方法、计及风速风向变化的风电场建模、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影响。《风电场建模技术及应用》适合从事风力发电技术研究的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阅读和参考。
DL/T 567的本部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入炉煤的煤粉细度测定的仪器设备、测定步骤、结果计算及方法精密度。本部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DL/T567《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分为9个部分。第1部分:一般规定第2部分:入炉煤和入炉煤粉样品的采取方法第3部分:飞灰和炉渣样品的采集第4部分:入炉煤、入炉煤粉、飞灰和炉渣样品的制备第5部分:煤粉细度的测定第6部分: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第7部分:灰及渣中硫的测定和燃煤可燃硫的计算第8部分:燃油发热量的测定第9部分:燃油元素分析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3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3〕526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风电场工程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基础资料、区域风能资源、场址选择及装机规模估算、建设条件和建设方案、电力系统、外部影响评价、投资匡算及效益初步分析、规划目标和建设布局、实施管理和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