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的基础上,依据国际、国内近期新标准、规范,跟踪当前电气技术及电工产品的发展,总结多年的实用经验,进行大幅更新和扩充,并更名《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 本书设置17章,分别为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供配电系统,变(配)电站(附柴油发电机房),短路电流计算,高压电器及开关设备的选择,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变电站二次回路,导体选择,线路敷设,低压配电线路保护和低压电器选择,常用用电设备配电,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和建筑物防雷,接地,电气安全,节能和常用资料。同时,本书还设置了14个附录,供大家学习使用。
本书对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深入研究。全书共分五篇31章。对低碳化电力调度交易(包括低碳化节能减排调度交易和低碳化综合能效调度交易)理论的整体架构、各类低碳化电力调度交易机制与模型、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多维时空型”优化协调理论、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体系和关键技术、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战略、低碳化节能减排的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低碳化综合能效(整体能效)优化调度交易理论与迭代调度控制模型、多元能源优化互补理论与电网协调机制、低碳化节能减排的风险与控制策略、低碳化电力调度的辅助服务补偿机制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设计,建立了低碳化电力节能减排在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电力生产环节、优化目标、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有功与无功控制对象、“三公”调度交易
王东、张增辉、江祥华编著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建设与运维》共分为7章。分别为光伏政策和分布式发电模式分析,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前期工作,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商业模式及融资模式,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设计与施工,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营与维护,关于分布式光伏电站其他问题的讨论。本书着重于介绍分布式光伏电站政策动态、设计标准、施工管理、商务模式等,并以实例说明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运营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将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中的共性需求总结成表格、清单、模板、地图等工具,希望能够对分布式光伏电站感兴趣的读者起到参考作用。本书可供对分布式光伏电站感兴趣的人群,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项目前期开发人员、后期运维人员等阅读参考。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能量函数分析——网络结构保持模型》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理论基础与专业应用结合的一本专著。电力系统属于高维非线性大系统,依托现代微分动力系统理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能量函数分析——网络结构保持模型》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域有比较深入的分析与阐述。其内容既反映了国际前沿的文献成果也包含著者及其团队多年研究的总结。《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能量函数分析——网络结构保持模型》内容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能量函数的构造以及暂态稳定域的分析,均以网络结构保持模型为主线,使理论分析更为贴近工业实际。(二)依托现代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理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域的分析从经典模型(微分系统)拓广到结构保持模型(微分—代数系统)。(三)与理论匹配的计算方法有专章描述(侧重于BCU、PEBS方法)
本书综合性地、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化学储能技术的特点以及在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各环节的应用、外储能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储能产业政策。全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有:新能源发电技术;各类储能技术的分类、特点和发展趋势;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钠硫电池等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情况、生产链和生产商;电池管理体系和能量管理体系;化学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发电领域、输配电领域、用户端、辅助服务领域、新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领域的具体应用和领先的系统集成商;外的化学储能示范工程;全球储能产业政策分析等有关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智能电网与智能运维中心、智能运维中心系统架构、信息集成、高级应用、工程案例(横琴岛)、结论与展望。智能运维中心系统架构又包括系统框架、技术架构(涉及各种终端监测、数据采集手段)。信息集成包括数据模型、数据总线、信息集成技术。高级应用包括全景监视、告警分析与处理、决策分析与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