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19个典型的电源电路设计案例,内容包含固定式单电源直流稳压电路设计、可调式单电源直流稳压电路设计、固定式双电源直流稳压电路设计、可调式双电源直流稳压电路设计、固定式稳流电源电路设计、可调式稳流电源电路、固定式倍压器直流稳压电源电路、逆变式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升压式DC/DC电源电路设计、正负跟踪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恒功率充电电路设计、可调式恒流源电路设计、交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固定式恒流源充电电路设计、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可调式倍压器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恒压源充电电路设计、压控恒流源电路设计与实现、数控直流稳流电源电路设计。这些案例均来源于作者多年的实际科研项目,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和实践,读者能够很快掌握常用电源电路设计及应用方法。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是国家电网公司推行标准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对统一建设标准、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设计效率有重大意义。《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架空线路分册(2013年版)》由刘振亚主编,分为总论、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两篇。其中,篇为总论,包括概述、典型设计工作过程、典型设计依据;第二篇为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包括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总说明,导线应力弧垂表,10kV多样化杆头布置,10kV直线水泥杆,10kV无拉线转角水泥杆,10kV拉线转角水泥杆,10kV直线钢管杆,10kV耐张钢管杆,10kV金具、绝缘子选用及绝缘导线防雷,10kV柱上开关及电缆头布置,10kV耐张及分支杆引线布置,10kV配电自动化终端及配套装置,10kV线路标识及警示装置。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架空线路分册(2013年
本书是电机学领域的经典教材,正文内容包括磁路和磁性材料、变压器、机电能量转换原理、旋转电机概述、同步电机、多相感应电机、直流电机、变磁阻电机和步进电动机、单相电动机和两相电动机、转速和转矩控制等,附录内容包括三相电路,交流分布绕组电压、磁场和电感,dq0变换,实际电机性能和运行的工程问题,常数、SI单位转换系数表等。全书在强调基本原理的同时,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永磁交流电机、变磁阻电机、步进电动机等新内容,更新与扩充了关于感应电机的内容,修订了全书中的习题与示例,引入了MATLAB,添加了便于读者学习的指导意见,同时在配套网站上提供了本书的习题解答。
《电气产品安全原理与认证实践》是在参考外电气产品安全法规、标准、决议、报告、学术论文等相关文献,外知名认证机构、检测实验室等相关技术机构资深从业人员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对电气产品安全原理与工程技术进行综述与研究的基础上编著而成。内容包括电气产品安全防护原则与理论框架、电气产品安全技术专题、电气产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与评估、常见安全相关元器件的认证与应用、外电气产品安全合格评定体系概述等,可供电子电器、机电产品等生产制造与贸易企业中从事产品研发、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的相关人员、产品认证机构与检测实验室等技术服务机构中的从业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为进一步加强火电产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发供电设备安全、可靠、经济、环保运行,国家能源集团组织编写了《火力发电厂化学技术监督工作手册》。 《火力发电厂化学技术监督工作手册》根据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结合电力生产实际,着重介绍了化学技术监督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涵盖化学技术监督管理、专业基础知识、水处理和水汽监督、在线水质分析仪器、电力用油(气)等内容。 《火力发电厂化学技术监督工作手册》既可供火力发电企业各级化学技术监督人员学习、培训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运行、维护、检修等技术人员学习、培训使用,并可作为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工作参考书。
《画说电力系统常识》从电力系统概念,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 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等发电方式的基本原理及主要设备,输电线路主要元件,变电部分和配电部分的基础知识,继电保护的概念、分类、基本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网调度,电力市场营销,电力通信等方面介绍了电力系统的常识。 n 本书可作为公司系统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教材。
PLC是从事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人员应掌握的实用技术之一。 《例说矩形PLC应用技术工程实践(电气智能化技术系列教材)》(作者肖明耀、王晟磊)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模式,全书包括认识矩形N80系列PLC、学会使用矩形PLC编程软件、用矩形PLC控制交流电动机、矩形PLC的功能指令、矩形PLC的步进顺序控制、用矩形PLC控制交通灯、用矩形PLC控制机械手、用矩形PLC控制电梯、矩形PLC的模拟量模块及其应用、矩形 PLC的运动控制、自动生产线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等内容。 《例说矩形PLC应用技术工程实践(电气智能化技术系列教材)》通过矩形PLC各种应用实例,介绍矩形N80系列PLC的基础知识以及矩形N80系列PLC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每章后面设有习题,可全面提高读者对矩形N80系列PLC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书贴近教学实际,可作为电气类、机电类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教材,
《配电网典型故障案例分析与处理》充分结合配电网发展速度快、运行环境复杂等特点,分析不同情况下的配电网典型故障,并明确配电网故障处理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旨在提升调控运行人员快速、准确处理配电网故障的能力。 《配电网典型故障案例分析与处理》共包括四章:配电网概述、配电网故障处理的基本思路及一般原则、配电网常见故障分析、配电网典型故障处理,是配电网运行管理人员提升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重要参考书籍。
《英汉水利水电工程词典》选收了水利水电工程方面的英语词汇40000余条。这些词汇涵盖水文、水资源、防洪、河流泥沙、水利勘测、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水利规划、水工建筑物、灌溉与排水、水土保持、水力发电、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水利经济、水环境、水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材材料,水力机械与金属结构、航道与港口工程、城市给水与排水、电工学、电气设备、自动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众多领域。
《数字信号处理与滤波器设计》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与滤波器设计的基础知识,涵盖了信号的分类、时域分析、频域分析、z变换、无限冲激响应滤波器、有限冲激响应滤波器、滤波器的实现、滤波器的量化分析、使用DSP芯片设计硬件、MATLAB基础等内容。《数字信号处理与滤波器设计》一个吸引人的特点是每个章节的习题都可以使用章节知识内容解决,读者可以通过解答习题充分地理解课程覆盖的知识,同时给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动手实践参考,有些问题是先理论后例子求解,有些是先解习题后叙述理论,对读者的双向理解会很有帮助。
《核磁共振中的电磁场问题》系统地介绍了核磁共振设备研制中的电磁场问题,论述了核磁共振、梯度线圈及匀场线圈、射频线圈的设计方法。针对梯度线圈及匀场线圈的设计,《核磁共振中的电磁场问题》详细讨论了传统目标场方法、谐波系数法以及等效偶极子法;针对射频线圈的设计,《核磁共振中的电磁场问题》讨论了低频射频线圈、鸟笼线圈以及横电磁模线圈的设计方法。《核磁共振中的电磁场问题》共7章,章对核磁共振的发展历程及梯度线圈和射频线圈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回顾;第2章介绍了核磁共振线圈设计所需要的数学物理理论基础;第3章介绍了梯度线圈及匀场线圈的传统设计方法;第4章介绍了梯度线圈及匀场线圈的逆问题设计方法;第5~7章介绍了射频线圈的设计原理。
本书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首先介绍PLC步进与伺服的基础知识,包括步进电机和伺服系统的概念及工作原理。然后详细介绍三菱、西门子等品 牌步进电机与伺服系统及其功能。之后通过多个具体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步进与伺服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过程,书中的每个实例均详细给出了设计思路、设计步骤及程序代码。 本书可以作为自学PLC步进与伺服工程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应用电子、计算机应用、机电一体化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参考用书。
在本书中,作者概述了这些创新的有价值的例子,并给人们机会看到它们在应用于高分辨率模-数(A-D)转换器(ADC)开发时的优势。更具体地,读者可以发现本书的主要贡献在于:使用时间交织的信号处理和校准的多步A-D转换器的设计、用于这些转换器的完全可观测性和可控性的DfT(可测性设计)技术的提出和实现、可以识别过程参数变化的传感器网络的方法与设计、使用小型样本来估计过程变化的算法的建议以及用于晶片级测试的测试模式生成器的开发。
作者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发现,在对超材料功能器件进行建模仿真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错,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一本完整且通俗易懂的专业书籍来引导他们。《太赫兹电磁超材料功能器件的设计与实现》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初学者完成超材料器件的设计流程,解决高等院校的老师指导超材料方向研究生的困扰。《太赫兹电磁超材料功能器件的设计与实现》共分为两部分。部分介绍了4类太赫兹电磁超材料功能器件的设计、加工和测试过程,4类太赫兹功能器件依次为滤波器、吸波器、电磁诱导透明结构和非对称传输器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采用高频电磁仿真软件CST对4类功能器件进行建模、仿真和数据处理的详细步骤;此外,还介绍了如何采用CST完成超材料S参数的提取,并给出了相应的Matlab程序;最后,针对一维和二维周期结构色散曲线的求解给出了详细的CST和
无线电能传输是人类的一个梦想。100多年前,的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开启了对无线电能传输的探索。2006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提出了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的机理,使中距离的无线电能传输成为可能,这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的热潮。目前,企业界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热忱远高于学术界,多种技术和产品标准相继制定,手机无线充电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桩已有产品出现。然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远没有像有线输电技术一样成为一种通用的技术。为此,本书将介绍现阶段拥有应用价值的磁感应、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系统地阐述它们的原理、特性和设计方法,以推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本书共分为8章。靠前章介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起源和靠前外的研究现状;第2章介绍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模型;第3章介绍磁感应
《智能电网中多谐波源相互影响与控制方法》是作者多年来在对智能电网多谐波源相互影响与控制方法全面整理的基础上,在相关研究基础和项目支撑下,结合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工程实践总结形成的研究成果。全书围绕智能电网中多谐波的产生机理、谐波源间交互影响和配电网中谐波优化控制三个核心方向,在全面介绍智能电网中各种典型谐波源特性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多谐波源接入后对配电网中节点谐波等的影响和相关检测方式,重点论述了多谐波源配电网中滤波器的优化配置及实现抑制谐波的方法,并结合部分工程示范案例进行阐述。 《智能电网中多谐波源相互影响与控制方法》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作为从事智能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和微电网运行控制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的学习用书,也可供电力企业相关人员参考。
本书对电压源变流器(VSC)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介绍,主要内容包括VSC系统的基本原理、通用模型、控制器设计、基于空间相量的分析方法、不同类型VSC系统的模型和控制以及VSC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本书适合发电、输电和配电领域的技术人员,特别是正在从事新能源接入和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的电力工程师,以及高等学校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阅读。
《常用焊接设备手册》以常用焊接设备的选用、管理、维护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多种外焊接设备的分类、组成、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安装调试和安全使用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焊接设备概述,弧焊电源,埋弧焊设备,气体保护焊设备,电阻焊设备,特种焊接设备,气焊设备,切割设备,火焰喷熔、喷涂和钎焊设备,焊接设备的维修和调试验收,焊接工艺装备,焊接辅助设备,焊接检测和试验仪器,焊接机器人。 《常用焊接设备手册》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内容实用。《常用焊接设备手册》既可作为焊接设备的采购、管理、操作和维修人员的常备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科研、生产单位的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火力发电厂烟气低温余热利用技术》主要阐述了电站锅炉低温余热利用技术、新型低温耐腐蚀材料的开发和新型耐腐蚀技术示范应用,介绍了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利用系统、低温余热利用对脱硫系统及机组经济性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热力计算对余热利用系统做了优化设计,采用全生命周期和SWOT分析评价了低温余热利用技术。书中既着重于系统地阐述低温腐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又深入介绍了新型耐腐蚀材料和工艺,以及低温余热利用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10/0.4kV供配电系统的施工、运行和维护》共分七章,包括10/0.4kV供配电系统概述,10/0.4kV供配电系统的施工要点,架空线和电缆的敷设,电力变压器及变配电室的施工,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施工,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和施工,10/0.4kV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本书内容广泛实用,可操作性强,文字通俗易懂。《10/0.4kV供配电系统的施工、运行和维护》可供电气技术人员在从事电气设备的施工、运行、维护中阅读使用,也可供有关职业院校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参考。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是国家电网公司推行标准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对统一建设标准、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设计效率有重大意义。《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架空线路分册(2013年版)》由刘振亚主编,分为总论、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两篇。其中,篇为总论,包括概述、典型设计工作过程、典型设计依据;第二篇为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包括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总说明,导线应力弧垂表,10kV多样化杆头布置,10kV直线水泥杆,10kV无拉线转角水泥杆,10kV拉线转角水泥杆,10kV直线钢管杆,10kV耐张钢管杆,10kV金具、绝缘子选用及绝缘导线防雷,10kV柱上开关及电缆头布置,10kV耐张及分支杆引线布置,10kV配电自动化终端及配套装置,10kV线路标识及警示装置。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架空线路分册(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