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题是西门子S7-200 SMART PLC的实用技术。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PLC的基础知识; PLC的基本控制指令;步进顺序控制; PLC功能指令;PLC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常用扩展模块介绍;常
本书通过大量的例程和视频教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S7-1200的硬件与硬件组态、编程软件与仿真软件的使用、指令应用、程序结构、各种通信网络和通信服务的组态与编程、故障诊断、精简系列面板的组态与仿真,以及
本书系统地讨论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算法和设计。全书共9章,包括四个部分。部分介绍离散时间信号(序列)与系统的时域、频域的分析,包括、2章的内容;第二部分介绍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包括第3、4章的内容;第三部分介绍IIR及FIR数字滤波器的理论、结构与设计,包括第5~7章的内容;第四部分介绍多抽样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以及数字滤波器实现中的有限字长效应,包括第8、9章的内容。
本书围绕TI TM4C123G的固件库函数这一主线,介绍了TM4C123G6HPM微处理器的基本外设特点、结构与功能,固件库的函数功能及其使用。本书采用了真实硬件EK-TM4C123GXL LaunchPad实验板(包括DK-TM4C123G)与虚拟硬件Proteus 81相结合的方式来介绍基于固件的软件编程与测试方法,以利于有真实板卡但资源不足或无EK-TM4C123GXL板卡的读者学习与测试基于固件的代码之用。 本书可供嵌入式工程师在基于固件的ARM Cortex M4开发时查阅,也可作为高校电类专业学习ARM Cortex M4的入门教材。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受到各国军方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各方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加速这类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本书主要针对我国航空航天领域PHM技术的应用需求,以航空系统中的电子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为案例,讲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在航空电子系统中的技术架构和具体的技术应用,对提升重大装备研制过程中的可靠性保障技术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主要讲述片上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开发方法和实例设计验证。本书从基础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开发展开叙述,具体介绍了片上系统设计技术、硬件描述语言VHDL和FPGA设计开发技术等理论知识,从设计的角度阐述了片上系统的微体系结构,涉及的内容包括基本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模块设计、存储电路设计、自主可控8位简单SoC设计及基于FPGA实验板的SoC测试验证。 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由浅入深、逐层递进,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深入剖析了SoC内部逻辑结构及时序关系,并融入了大量的设计实例,目的是使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SoC微体系结构的原理及逻辑电路设计验证方法。 本书可以作为计算机、微电子、电子信息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数字逻辑电路系统设计验证的技术参考书。
芯片封测是指芯片的封装和测试,当芯片设计和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封装和测试。封装类似于给芯片穿上坚固的防护外衣,使其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下工作,也可以保护芯片,便于散热。测试即检测芯片的好坏,同时检查相关工艺环节所带来的影响。 本书分为12章,第1章简要介绍了芯片封测的概念和流程;第2章介绍了晶圆测试,包括检测芯片的功能和晶圆的制造工艺;第3~8章重点介绍了传统芯片封装的工艺流程和原理;第9~10章主要介绍了 封装及载带焊接技术; 1章介绍了 终测试,检测芯片的 终功能及封装环节所带来的影响; 2章介绍了芯片封测的相关系统及数据异常分析。 本书涉及传统芯片封装测试的所有流程,叙述通俗易懂,并辅以大量的图示,既可以作为微电子或集成电路专业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封装测试公司新员工的培训用书,还可以作为半导
《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结合实际的电子元器件,系统地介绍了电子技术快速入门的一些基础知识。《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共分11章,分别介绍了电阻、电容、电感、半导体与二极管、三极管与场效应管的基本特性及其识别、检测等基础知识,同时还介绍了手工操作等相关知识。本书结合实际,利用丰富的图例对各知识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叙述,形象生动,可使读者尽快掌握各相关知识点。《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适用于电子技术的初学者,也适用于中学生、各电子专业的高校学生及广大电子爱好者。
无线通信简史 生动展示了无线通信发展的万丈波澜,讲述了每一次科技进步所涉及的热点事件、个人和公司,同时特别关注每一项新发明对社会的重大影响。从早期的火花式发射器开始,到无线电和电视广播的出现以及无线电导航和雷达的兴起,再到卫星通信、近场通信和光学通信的崛起。 ,揭示了家庭无线网络的发展和现代蜂窝技术的 性增长,并对上述技术对应的公司历史和关于技术标准的幕后斗争进行了引人入胜的叙述。
天线系统作为高性能电子装备的“眼睛”和“耳朵”,对保障高性能电子装备电性能的发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书主要介绍天线系统的基础知识与结构建模耦合分析方法。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绪论、天线电磁基础、天线结构与热分析、天线多场耦合、反射面天线基础、阵列天线基础、面天线机电耦合分析软件设计等。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天线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天线设计、制造及保障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由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322个一等奖获奖作品中的49篇作品组成的,选编形式包括全文和节选,入选本书的所有作品均经过组委会专家组从方案、结构、书写等方面进行考察。为便于读者参考,本书 大多数获奖作品提供作品演示,部分图片提供彩图,读者可自行扫码观看。部分报告结尾附有专家点评。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电子信息类及其他相近专业学生教学或学科竞赛教学的参考用书,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一种优选性的产业竞争,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战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与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骤几乎是一致的,正在有力地促进中国的产业变革进程,为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价值潜力。仅
本书以物联产品电磁兼容(EMC)分析和设计为主线,站在工程师的角度,从工程实践着眼,结合产品的架构,进行风险评估分析,讲解产品外部到内部再到PCB的EMC问题。通过物联产品的系统,比如对外壳(机壳)、
5G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 系统地阐述了5G系统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中的各类5G设备安装调测及维护技术规范,较充分地反映了5G系统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本书共分10章,前3章主要介绍与5G系统相关的原理与技术,主要包括5G网络架构与组网部署、5G网络频谱划分与应用、5G基本原理与业务流程;后7章主要阐述5G网络建设工作与实践,围绕“规建维优”4条主线,重点对“规建维”3个方面的工程实践技术进行总结,内容主要包括5G网络建设与解决方案,5G RAN设计、产品和配置,5G系统规划与勘察设计,5G系统安装与规范,5G基站开通与调测,5G系统运维基础理论与实践,5G系统故障处理与实践等。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移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通信行业工程技术和维护人员的参考书。
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是战略预警体系的重要骨干装备。其数据处理面临着信号电离层多层折射的路径不确定性(多路径)与低数据率、低检测概率、低测量精度(三低)等复杂特性的挑战,迫切需要开展多模态、不确定下新机理、新方法的探索。 《天波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以天波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中航迹起始、关联、融合为主线,收录了研究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等课题支持下在两级Hough变换航迹起始、多路径Viterbi数据关联、基于期望极大化的联合多路径数据关联与融合、多量测下多路径伯努利滤波、基于前置接收机的模式辨识与定位提升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具有新颖性、前沿性、理论与应用密切结合的特点。 《天波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可作为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雷达数据处理、多源信息融合、情报分析与综合等专业领域的研
本书不是心灵鸡汤,也不是百病的,更不是指点发展方向的灯塔,而是试图打开一扇窗户,让大家去看看。本书是我国运载火箭研制人员对当前美国的私营商业航天公司及其的思考,是对美国私营运载火箭及商业航天发展模式的解读。
5G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 系统地阐述了5G系统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中的各类5G设备安装调测及维护技术规范,较充分地反映了5G系统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本书共分10章,前3章主要介绍与5G系统相关的原理与技术,主要包括5G网络架构与组网部署、5G网络频谱划分与应用、5G基本原理与业务流程;后7章主要阐述5G网络建设工作与实践,围绕“规建维优”4条主线,重点对“规建维”3个方面的工程实践技术进行总结,内容主要包括5G网络建设与解决方案,5G RAN设计、产品和配置,5G系统规划与勘察设计,5G系统安装与规范,5G基站开通与调测,5G系统运维基础理论与实践,5G系统故障处理与实践等。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移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通信行业工程技术和维护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系统研究和介绍了分形信号处理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包括分形维数、多重分形谱、多重分形相关谱、奇异性功率谱、互相关奇异性功率谱等理论、方法和算法、分形建模和分形信号重构方法,以及分形信号处理理论在一维高分辨雷达目标检测、合成孔径雷达目标检测和边缘分割中的作用,体现了分形信号处理在场景建模和微弱目标探测中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本书可供从事信号与图像处理、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以及雷达、遥感、海洋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