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第2版)》主要从GSM原理和网络优化的角度出发,首先通过对GSM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优化流程、无线接口理论的介绍,使得用户对GSM网络原理有的理论基础。随后通过对呼叫处理流程的分析、信令协议的介绍,将GSM的BSS部分和NSS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读者对移动台和网络针对各种通信需要的信令传输过程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这一部分是GSM网络优化所的理论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该部分有的深度和难度,需要逐步地在实践中去摸索才能深刻理解。接着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和网络优化实践操作相关的知识,包括常用参数的优化调整、网络优化中应注意的部分问题、网络故障的处理、直放站相关知识、网络测试、交换优化等,这一部分是GSM网络优化理论的应用和实践。《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第2版)》附有大量实例,可以使读者在面
内 容 提 要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5G承载网络的关键技术及规划设计的思路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5G承载的标准化与进展、5G承载需求分析、5G承载的关键技术、各大运营商的5G网络架构及其演进思路、网络部署的规划与设计等多个方面。本书内容全面翔实,对系统地掌握5G承载理论技术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网络规划建设和运行维护等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书既可以作为通信类工程师了解和学习5G承载技术原理的参考书,又可以供电信网络工程师规划建设和维护网络参考,还可以作为相关大专、中专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以Microchip公司的16位dsPIC33EV系列DSC为对象,主要介绍其原理与应用,共分为14章。第1章介绍高温DSC的发展和特性,第2~13章详述各功能模块的原理及特点, 4章介绍dsPIC33EV系列器件在高温井下探测系统中的应用。书中给出的编程实例已全部经过调试,并进行了详细注释。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DSP教学的选用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迅速掌握dsPIC33EV系列高温DSC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获得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974250)的资助。
本书基于Android Studio 3.1集成开发工具,对Android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内容涵盖Android基本理论概述、集成开发环境的安装配置、UI界面程序设计、Android四大组件技术应用、Android网络编程、百度地图应用和传感器使用等技术。 本书以案例为驱动,深入浅出,重难点突出,主要强调动手操作能力。所有案例都在Android 7.0及以上版本进行成功调试,使得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各项重难点知识。全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编程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移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移动终端程序设计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培训机构、自学爱好者的Android学习参考资料。
本书以Microchip公司的16位dsPIC33EV系列DSC为对象,主要介绍其原理与应用,共分为14章。第1章介绍高温DSC的发展和特性,第2~13章详述各功能模块的原理及特点, 4章介绍dsPIC33EV系列器件在高温井下探测系统中的应用。书中给出的编程实例已全部经过调试,并进行了详细注释。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DSP教学的选用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迅速掌握dsPIC33EV系列高温DSC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获得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974250)的资助。
极化作为电磁波的固有性质,是无线通信可资利用的重要信息。但在无线通信中,对这一信息资源研究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能与其重要性相称。本书围绕无线通信中极化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展开,共分为7章。~2章介绍了极化信息处理概况及极化基础理论;第3~6章深入探讨了无线通信中极化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极化信道建模,极化调制/解调,极化频谱感知,极化频谱共享等;第7章展示了实验验证平台在极化频谱共享方面的功能和成果。
《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第2版)》主要从GSM原理和网络优化的角度出发,首先通过对GSM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优化流程、无线接口理论的介绍,使得用户对GSM网络原理有的理论基础。随后通过对呼叫处理流程的分析、信令协议的介绍,将GSM的BSS部分和NSS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读者对移动台和网络针对各种通信需要的信令传输过程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这一部分是GSM网络优化所的理论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该部分有的深度和难度,需要逐步地在实践中去摸索才能深刻理解。接着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和网络优化实践操作相关的知识,包括常用参数的优化调整、网络优化中应注意的部分问题、网络故障的处理、直放站相关知识、网络测试、交换优化等,这一部分是GSM网络优化理论的应用和实践。《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第2版)》附有大量实例,可以使读者在面
“LTE丛书之学好LTE系列”是专为LTE学习而打造的,内容脱胎于作者深受好评的LTE公开课程,并加以完善和增补,循序渐进,娓娓道来,非常适合LTE学习。 本书是“LTE丛书之学好LTE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LTE系统的待机和联机状态的处理机制,详细讲解了LTE系统的信令流程。
本书从印制电路与印制电子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信号完整性、可制造性、可靠性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何为教授团队近十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了挠性及刚挠结合印制电路、高密度互连(HDI)印制电路、特种印制电路、高频印制电路、图形转移新技术、基于系统封装(SiP)的集成元器件印制电路技术、集成电路(IC)封装基板技术、光电印制电路板技术等,力求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的统一。
本书内容涵盖了承载领域IPRAN/PTN设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IPRAN/PIN技术概述、计算机网络基础、路由协议、MPLS基础、IPRAN/PTN的保护技术、IPRAN/PTN同步技术、IPRAN/PTN设备、中兴NetNumen U31网管系统。本书既体现了知识的实用性、前沿性,也考虑了技术发展的关联性。 本书由校企合作共同完成编写,实践性、技术性、综合性较强,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信息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供相关岗位培训使用,或作为一线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以Microchip公司的16位dsPIC33EV系列DSC为对象,主要介绍其原理与应用,共分为14章。第1章介绍高温DSC的发展和特性,第2~13章详述各功能模块的原理及特点, 4章介绍dsPIC33EV系列器件在高温井下探测系统中的应用。书中给出的编程实例已全部经过调试,并进行了详细注释。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DSP教学的选用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迅速掌握dsPIC33EV系列高温DSC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获得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974250)的资助。
本书以Microchip公司的16位dsPIC33EV系列DSC为对象,主要介绍其原理与应用,共分为14章。第1章介绍高温DSC的发展和特性,第2~13章详述各功能模块的原理及特点, 4章介绍dsPIC33EV系列器件在高温井下探测系统中的应用。书中给出的编程实例已全部经过调试,并进行了详细注释。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DSP教学的选用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迅速掌握dsPIC33EV系列高温DSC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获得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974250)的资助。
本书首先给出进行电子线路实验的预备知识,然后展开主体内容的介绍。主体部分分为六个部分: 部分为数字电子线路实验,包含九个实验;第二部分为低频电子线路实验,包含八个实验;第三部分为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包含五个实验;第四部分为电子线路综合实验,包含三个实验;第五部分介绍了电子线路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使用方法;第六部分介绍了电子线路实验常用EDA软件。书中留有专门的原始数据记录页,方便读者在实验中使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类专业学生的实验课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子线路实验知识的教材或教参,还可作为广大电子行业工作者和电子技术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首先介绍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万用表的使用方法,然后重点介绍各种元器件知识,包括电阻器、变压器与电感器、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场效应管与IGBT、光电器件、电声器件、显示器件、继电器与干簧管、贴片器件与集成电路。本书在介绍某种元器件时,先通过一个实验展示元器件的特性(书中有实验图片,附赠视频有实验演示),让读者对元器件有一个感性认识,再针对实验进行提问,让读者带着问题学习元器件的相关知识。本书起点低、通俗易懂,适合作为职业院校电类专业的教材,也适合作为电子技术爱好者的自学教材。
本教程系统地讲解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注重物理概念的阐述,尽量把MATLAB的多媒体功能用于图形、动画和声音等形象的演示,是一本自始至终使用MATLAB来阐述问题和进行计算的数字信号处理教材。本教程中的全部例题程序和演示程序都可以免费从网上下载。本教程把《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定位为讲述“用数字方法处理(任何)信号”的技术,因此,对模拟信号的计算机处理给予了充分的篇幅,而这正是目前许多数字信号处理教材的弱点。 本书适合作为电子信息专业的大学本科学生教材,书中采用了大小两种字号混排,目的是适应不同专业和不同要求的本科学生。对于学过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但没有用MATLAB来解决有关问题的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在简单介绍视频编码与传输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分9个专题的对该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进行介绍、分析、比较和总结。主要包括:率失真优化和码率控制、分布式视频编码、可分级与多描述视频编码、多视点视频编码、视频信号的压缩感知、解码视频的差错掩盖、无线视频传输的质量保证、监控视频的智能分析和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等内容。
《无线电压制技术及应用》全面介绍了无线电压制的基本概念以及压制系统所用的理论基础、各项技术、系统设计、具体应用及发展趋势等内容。全书共分9章,至5章介绍了无线电压制的背景、依据和基本理论,以及涉及的元器件技术及其实现;第6、7章介绍了压制系统的设计、实现及测试;第8、9章介绍了系统背景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压制系统进一步开发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无线电压制技术及应用》编写人员都是直接从事无线电压制系统研发制造和多次现场实际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无线电压制技术及应用》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无线电管理的技术人员。《无线电压制技术及应用》既可作为无线电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技术设计参考书籍。
为帮助广大ICT从业人员更好地学习信息和网络技术,华为公司在2012年9月发布了业界免费的企业网络仿真软件平台eNSP(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软件平台推出至今,下载量已超过百万,迅速成为ICT从业人员学习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工具。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看到与eNSP配套的实验学习指南,从而更好地利用eNSP学习信息和网络技术,并参加华为认证考试。 为此,华为公司与泰克网络实验室(华为授权培训合作伙伴)联合编写了《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的特点是依据HCNA的知识点,基于eNSP搭建企业网络真实场景,并给出了大量的配置案例,将真实场景与配置实例紧密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快速、更直观、更深刻地掌握HCNA所需的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增强实战经验。 《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主要内容包括eNSP使用说
本书内容涵盖了承载领域IPRAN/PTN设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IPRAN/PIN技术概述、计算机网络基础、路由协议、MPLS基础、IPRAN/PTN的保护技术、IPRAN/PTN同步技术、IPRAN/PTN设备、中兴NetNumen U31网管系统。本书既体现了知识的实用性、前沿性,也考虑了技术发展的关联性。 本书由校企合作共同完成编写,实践性、技术性、综合性较强,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信息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供相关岗位培训使用,或作为一线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信号处理的核心理论与方法。全书共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采样与重建、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傅里叶变换离散化算法、滤波器设计、多抽样率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及其通过系统的分析、时频分析等。本书以系统观点构建信号处理核心知识体系,突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与贯通。同时每章配有MATLAB仿真实验,以增强读者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实践能力。此外适当引入高阶内容,体现贯通培养的特色。本书主要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理工专业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