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跨越时空的奇妙故事、妙趣横生的诙谐语言、浅显易懂的生活案例和新颖奇特的说理方式阐释了 信号与系统 课程的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课程教学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提供了易学易用的解决方案。本书以章回体小说的形式介绍和解释严谨的科学道理,不仅在形式上有较强的创新性,而且内容也很具启发性和可读性,对把握 信号与系统 课程思想、理解概念和掌握方法都有较大的帮助。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 信号与系统 课程的参考读物,对讲授 信号与系统 高等数学 电路分析基础 通信原理 等课程的青年教师也有较大的启发作用。本书还可供相关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首先简要地阐述海洋导航与定位的定义以及发展历史和现状;然后介绍地球形状及导航要素、导航坐标系及其相互转换、地图投影、地球上的时间和日期、运动载体的状态参数和导航常用的参数量纲等导航定位基础知识;再介绍导航定位的基本原理、导航定位技术及其特点、导航定位精度以及航迹规划;为实现导航状态参数的*估计,本书还介绍线性系统及各种估计和滤波方法。重点介绍了适用于海洋导航与定位的惯性导航、卫星导航与定位、水下声学导航与定位、水下重力/磁力/地形/地貌匹配导航与定位,以及几种比较经典的组合导航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对部分导航与定位技术还附加了应用实例。
5G终将一统互联网、移动网和物联网,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 零 时延的操作感知,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将拉近万物的距离,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信息盛宴。 《一本书读懂5G技术》采用从总体到细节的顺序提纲挈领地介绍了5G工程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从5G和LTE的对比中,本书梳理出技术发展的脉络,帮助读者了解技术继承点在哪里,技术突破点在哪里。本书尽量以图表的方式来阐述技术,观点清晰、信息密度高。在阐述5G的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的时候,尽量使用通俗、简洁的语言,总结了很多5G方面的打油诗、行业俗语,使读者阅读起来轻松愉快。 《一本书读懂5G技术》是5G技术的科普读物,适合5G项目管理者、营销人员、售前支持人员、工程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可以作为各类院校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和计算机等专业的5G技术教
《光纤通信技术 第2版》是在作者编著的《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光纤通信技术的*新进展,更新扩容、归纳整理并重新编写的。 《光纤通信技术 第2版》共分为11章,第1章概述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史、技术进展和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6章介绍了光纤光缆、光无源/有源器件、光发射/接收和放大;第7~8章阐述了信道编码、信道复用和光调制、电复用/光复用和相干光纤通信系统、高速光纤通信关键技术及系统;第9章阐述了光纤通信系统光信噪比、Q参数预算及技术设计;第10章介绍了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第11章简述了常用的光纤通信测量仪器以及光纤特性、光纤系统和器件指标测试技术。 本书的名词术语索引与书中章节对应,方便查阅,对从事光纤通信器件制造、系统研究教学、规划设计、管理维护的专业人员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参考书。 本
《PLC编程实用指南(第3版)》围绕PLC用于顺序控制、脉冲量控制、模拟量控制、通信及数据处理五大主题,对欧姆龙、西门子、三菱及部分和利时(含ABB)、AB、施耐德、GE PLC的资源及其功能做了分析,并以这五大主题的应用程序设计为实例,系统介绍了PLC应用程序设计的理论、算法及技巧,具有理论的完整性和实际的可操作性。本书内容完整、概念清晰、算法实用、独创求新、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是PLC编程的实用指南。它可帮助您尽快步入PLC编程殿堂,进而成为精通多品牌PLC编程技术的高手。
《5G核心网:赋能数字化时代》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对5G核心网架构的全面描述,以及对云技术和3GPP Rel 15/16关键概念的解读。 本书作者是深度参与5G规范制定的专家,曾出版关于3G和4G核心网的专著,广受好评。本书是对3GPP 5G核心网技术和标准的阐述。 本书的内容包括: 1,5G核心网架构概述 2,独立和非独立架构 3,5G核心网关键概念的详细阐释 4,5G无线网和云技术概述 通过学习可以掌握: 1,5G核心网与前几代核心网的差异 2,5G如何与之前的网络进行交互 3,技术选择背后的原因以及哪些处于5G规范的范畴之外 4,5G规范与*前沿的大规模Web技术和虚拟化技术的关系 5,对协议和服务的详细描述 6,网络部署的选项
本书详细讲述了产品的电磁干扰(EMI)故障排除技术。其目的是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EMI故障排除思路、故障排除方法或诊断工具。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电磁基础、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测量仪器、辐射发射、传导发射、辐射敏感度、传导敏感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静电放电(ESD)、浪涌和雷电脉冲的瞬态抑制,以及其他特定的EMI问题。此外,本书还给出了8个附录,为读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辅助信息、技术和工具。 本书可供电子电气、电子产品的设计人员和电磁兼容(EMI)工程师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电子信息和通信类专业师生的辅助教材.
(1)目前已经出版的高光谱方面的专著以单本居多,不成体系,而且出版时间较早,不能反映我国的高光谱遥感研究的水平。本套丛书填补了这一项空白。 (2)丛书主编以及顾问团队的专家均为高光谱研究领域的院士,也是目前代表着我国高光谱遥感研究水平的专家,保证了本套丛书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
《智能电网通信 使电网智能化成为可能》全面阐述了智能电网、智能电网通信和网络技术。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部分回顾了传统电力系统及其基本法则,分析了智能电网的驱动因素和目标,介绍了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电力系统基本组成部分;第2部分介绍了通信网络这个智能电网的主要推动者,阐述了电力系统信息理论和通信架构、需求响应和高级量测体系、分布式发电和输电、配电自动化和智能电网通信标准;第3部分将通信技术应用到实际电网中,并展望了纳米电网和机器智能等智能电网前沿技术。《智能电网通信 使电网智能化成为可能》通过电力系统、通信和网络技术的交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电力系统和通信网络技术的途径,从而为人们探索和发现电力、能源和信息之间的新型关系提供了动力。
本书是1999年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号与线性系统》的修订版。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信号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对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做了必要的介绍。从连续时间到离散时间,从时域到频域和变换域,并以通信工程与信号处理作为主要应用背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讨论。 王霞、侯兴松、阎鸿森主编的《信号与线性系统(第2版)》共分为9章。绪论和第1章介绍了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预备知识。第2章讨论了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第3章和第4章分别讨论了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第5章结合傅里叶分析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介绍了滤波与调制。第6章围绕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之间的内在联系讨论了采样。第7章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的重要理论DFT与FFT。第8章和第9章则分
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一种全球性的产业竞争,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战略。工业互联网时代才刚刚开启,无论是技术还是产业应用,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研究和应用工业互联网的企业或机构可以在现有的网络、计算、通信、制造信息化等方面发挥创造力,丰富其中的技术内涵和应用模式,为新的互联网时代的工业进步探索更有效率的发展途径。本书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典型案例等进行深入研究,旨在能够与致力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各界人士分享在研究和应用中的体会,提供技术交流和发展模式探讨的渠道。
本书从LTE与LTE-Advanced技术出发,系统讲解LTE与LTE-Advanced无线接口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全书共10章,涵盖了LTE与LTE-Advanced的一般特性、NAS协议、RRC协议、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无线接口过程。 本书适合从事LTE技术发展研究的工程开发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通信工程与LTE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参考用书。
本书详尽介绍了音箱的工作原理、各种档次音箱箱体和分频器的业余设计与制作方法等实用内容,并给出了很多音箱制作的实例。本书层次清晰、资料翔实、语言通俗、实践性强,适合广大电子爱好者和音响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专业音响工作者参考的工具书。
《天线手册(第 22版)》是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经典手册之一,包含了设计完整的天线系统所需的所有信息。 本书中既有现代天线理论,也含有大量实用的天线设计与制作的实例。通过使用本书,读者不仅可以获得基本的天线设计知识,如线天线、环形天线、垂直极化天线、八木天线等,并且以这些知识为基础,还可以进一步了解高等天线的理论和应用。 本书译自英文原版第 22版,该版经过广泛修订,在原来版本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信息,全新改写了 建造天线系统和铁塔 地面效应 移动甚高频和超高频天线 移动和海事高频天线 等章节,并提供了很多令人兴奋的新天线项目,如C型极子不受地面影响的高频天线,在微波应用中的贴片天线和Vivaldi天线,用于八木天线的一组新的半构件设计等。 本书适合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天线技术和射频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工程
本书将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比如5G)中智能回传/前传研究领域里的相关人士汇聚一堂,阐述了学术上和工业上的理论与实际的技术挑战,以及新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本书还对不同种类的回传/前传技术和拓扑结构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讨论了已经可行的回传/前传的拓扑结构,阐释了部署未来智能/高效回传/前传基础设施在结构、技术和商业观点上的全部需求,并展示了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至于标准化的实施问题,本书由众多领域的具体主题组成,章节的安排从概览到特定的专题,由浅入深,结构严谨。
本书介绍了现代通信新技术中的应用技术,内容包括智能通信、航空通信、无线电监测和深空测控与通信。 本书由众多业内专家鼎力合作,精心编写,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并有较多的插图以帮助读者结合工程实践来理解。 本书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学生教材。
2023 年 3 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首次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这标志着全国一体化的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正式拉开帷幕。本书作者基于长期参与国家数据基础制度顶层设计研究相关经历,对我国从数据大国迈向数据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构建数据要素的产权、供给、流通、定价、核算、分配、跨境等方面制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政策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下一步建立全国统一、辐射全球的数据大市场的实施路径进行展望。